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工程电子教案
教案系部计算机科学系教研室(实验室)计算机专业教研室课程名称软件工程主讲教师朱顺痣、肖蕾职称副教授、讲师二○○八年2月8日厦门理工学院教务处制首页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基础授课对象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64学时学分数4学时分配课堂讲授32学时;实践课32学时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序号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软件工程钱乐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2.软件工程与UML胡林玲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7月3.软件工程原理郑人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4.软件工程方法与实践胥光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授课教师朱顺痣、肖蕾职称副教授、助教教学目的要求软件工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软件开发的原理、方法及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方法;能够理解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从工程化角度培养学生从事大型软件特别是面向对象系统开发方法、软件测试与管理能力。训练学生的软件分析能力,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软件系统的各种开发方法,提高软件设计水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软件危机,软件的特征,软件工程的概述,软件的生命周期2、常用的过程模型3、用户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方法,需求验证,需求管理4、E-R图概念与应用,模块化原理,总体设计特征量的概念和方法,系统结构设计方法.5、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的设计技术6、面向对象的概念与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特性,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7、软件项目管理8、软件的演化难点:1、软件过程模型.2、系统需求工程3、体系结构的设计4、面向对象的分析于设计5、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的设计技术6、软件项目管理注:表中()选项请打“√”课程教案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主题:本学期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分组、各小组讨论实验题目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目的:组织组员,确定课题,合理分工,熟悉软件开发环境,培养团队精神。要求:根据各组选择的课题,如对某一门开发语言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在同一组,实行项目经理制,各组推荐一名组长,统一管理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并合理调整资源和负责项目全局;根据项目的难易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对问题达成一致的看法;针对项目的实施,熟悉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环境。实验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重点:分组讨论拟开发的系统题目难点:题目的选择教学基本内容:分组、每组6—8人讨论题目确定拟开发的系统及本系统将要使用的开发平台和系统结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老师布置、学生讨论、最后由学生总结讨论、作业和思考题:1、什么是软件2、项目开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3、如何才能合理的分工4、软件开发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有那些5、学生准备开发的项目应该具备什么功能6、确定拟开发项目的开发平台和开发结构参考资料:[1]《软件工程方法与实践》胥光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软件工程导论》(第三版)张海藩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软件工程》(第一版)齐治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本次实验课主要是为以后的实验做准备,让学生们首先对项目的开发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课程教案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软件工程学概述1.1软件危机1.2软件工程1.3软件生命周期1.4软件过程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软件危机的概念,熟悉软件工程产生的原因已经掌握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任务,熟悉各种生命周期模型,如瀑布模型、增量模型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软件危机的介绍及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软件过程重点: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难点: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过程模型疑点:软件工程方法学中传统方法学教学基本内容:软件危机的介绍软件危机的原因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软件工程介绍软件工程基本原理软件工程方法学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主要是运用多媒体工具,以教师讲解的方式为主讨论、作业和思考题:作业:教材P22:1、2讨论:教材P22:2参考资料:[1].《软件工程》江开耀西安电子出版社[2].[3].:本章节主要是概念性的介绍,因此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比较少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课程教案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可行性研究2.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2.2可行性研究过程2.3系统流程图2.4数据流图2.5数据字典2.6成本/效益分析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可行性研究的任务、能够熟练的设计拟开发系统的系统流程图和数据流图,而且了解开发一个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可行性研究的任务、过程、系统流程图和数据流图以及数据字典的使用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与步骤,最有效成本解与最大可行解的概念与应用.难点:应用净资金现值方法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技术.教学基本内容:研究可行性的三个方面: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可行性研究的步骤:1、复查系统规模和目标;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4、进一步定义问题;5、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解法;6、推荐行动方针;7、草拟开发计划;8、书写文档提交审查系统流程图举例;数据流图符号和实例;数据字典内容、用途和实现成本/效益分析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主要是运用多媒体工具,以教师讲解的方式为主讨论、作业和思考题:作业:教材P43:1讨论:讨论实验课程上拟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参考资料:[1]《软件工程方法与实践》胥光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软件工程导论》(第三版)张海藩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软件工程》(第一版)齐治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备注: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课程教案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需求分析3.1需求分析的任务3.2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3.3分析建模和规格说明3.4实体—联系图3.5数据规范化3.6状态转化图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需求分析的的任务和与用户沟通的方法,掌握文档的正确写法,能够熟练描绘出实体——联系图和状态转化图。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利用访谈或者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来获取需求的方法,实体—联系图和数据流图。重点:用户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方法,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方法与应用。难点: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方法与应用,形式化规范技术.教学基本内容:3.1需求分析的任务3.1.1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出错处理需求、接口需求、约束、逆向需求、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3.1.2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3.2与用户获取需求的方法3.2.1访谈访谈分为正式和非正式访谈3.2.2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3.2.3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技术3.2.4快速建立软件模型3.3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3.4实体--联系图3.5数据规范化3.6状态转化图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主要是运用多媒体工具,以教师讲解的方式为主讨论、作业和思考题:作业:教材P63:1、2讨论:教材P63:3参考资料:[1]《软件工程方法与实践》胥光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软件工程导论》(第三版)张海藩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软件工程》(第一版)齐治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备注: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课程教案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实验一:写出拟开发系统的可行性方案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讨论和实际的操作,使同学掌握可行性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使用系统流程图分析问题。实验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明白项目的业务流程图,绘制数据流程图,功能分析图,编写数据字典。重点:业务流程图,绘制数据流程图。难点:编写数据字典.实验基本内容:要求做到使用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分析所开发项目的需求,写出详细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数据流图的基本处理的个数不得少与5个,用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即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对编制的项目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老师布置,学生讨论,最后由学生得出结论讨论、作业和思考题::作业:2、1、分析系统流程图,流程图和数据流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3、怎2、编写合乎规范的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4、怎3、如何组织对该工作的评审?讨论:根据每个小组的项目题目,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参考资料:[1]《软件工程方法与实践》胥光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软件工程导论》(第三版)张海藩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软件工程》(第一版)齐治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备注: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课程教案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需求分析3.7需求分析的任务3.8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3.9分析建模和规格说明第四章形式化说明技术4.1概述4.2有穷状态机4.3Petri网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其他图形工具的使用,如Warnier图,IPO图;熟悉验证软件需求的方法,了解一些形式化的说明技术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列出描述复杂事物的一些图形工具;验证软件需求正确性的方法和工具,有穷状态机的应用重点:验证软件需求和有穷状态机的应用。难点:图形工具的应用及形式化语言的掌握.教学基本内容:3.7其他图形工具3.7.1层次方框图层次方框图用树形结构的一系列多层次的矩形框描绘数据的层次结构。3.7.2Warnier图;3.7.3IPO图3.8验证软件需求3.8.1验证软件需求正确性的方式从一致性、完整性、现实性和有效性等方面来验证软件需求的正确性3.8.2验证软件需求的方法3.8.3验证需求分析的软件工具4.1概述4.1.1非形式化方法缺点4.1.2形式化方法的优点4.1.3应用形式化方法的准则4.2有穷状态机4.3Petri网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主要是运用多媒体工具,以教师讲解的方式为主讨论、作业和思考题:讨论:如何应用有效的方法和工具来验证软件需求的正确性参考资料:[1]《软件工程方法与实践》胥光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软件工程导论》(第三版)张海藩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软件工程》(第一版)齐治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备注: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课程教案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实验二:写出拟开发
本文标题: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工程电子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