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劳动力流动与就业问题研究
劳动力流动与就业问题研究金星彤2012-9-2721:19:56来源:《经济论坛》2012年第5期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的差异性特征显著,导致劳动力流动性较大、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规模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基于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以及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关系的分析,研究如何通过有效措施促使劳动力流动发生对就业实现的积极作用,最终推动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关键词:劳动力,流动特征,就业,对策图12000、2010年全国各地人口比重对比一、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分析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者因职业特点和要求而发生的工作变换,从而在组织内部和外部产生的空间上的迁移。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可从多方面加以分析,具体包括:一是组织内部、组织之间、地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产业结构失衡造成析出人口的转移压力;三是社会文化、制度环境差异产生的优势吸引等。但究其动力源之根本,最终归因于最大化剩余利益的索取。劳动者在做出迁移决策之前,要进行得失损益的比较,只有当因流动而产生的效用损失得到全面且充分的弥补时,即剩余利益的实现程度极大时,流动决策实施的几率才会提高。二、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我国在2010年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这一数据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由此可见,我国10年间劳动力的流动性日趋加强。具体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地域流向特征1.劳动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第六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说明伴随城市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正继续向城市发生转移。2.劳动力流势自西向东。2010年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其他三个区域人口比重都在下降,中部地区下降1.08%;东北地区下降0.22%,西部地区下降1.11%,幅度是最大的,如图1所示,说明我国人口流动依然保持由西向东流的态势。造成我国人口流动趋势的原因何在?研究者分析了相关经济因素。下面以广东、山东、河南、四川和江苏五省为例来加以说明,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以上五省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前五位的省区,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人口迁入区。其中,东部省份广东、山东和江苏是主要的人口迁入省;西部省份四川和中部省份河南是劳动力迁出区。如表1所示,可发现收入、失业率、教育水平等社会经济因子直接影响人口迁出或迁入。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地域不平衡,劳动力迁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劳动人口跨地区流动之所以主要是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部分原因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失业率低、城市化水平高、就业环境良好,对劳动力具有吸引力;而迁出大省通常是经济欠发达、农业人口比重高、教育水平低、失业率高、就业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这促使该地区劳动者为改变自己或家庭的境况而离开家乡。(二)经济收入特征研究发现,城镇本地劳动者与外来劳动者在失业率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别,城镇本地劳动者的失业率高,而外来劳动者的失业率低,其中农村流动劳动者的失业率最低。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就在于保留工资,即劳动者能够认可并接受的最低工资标准。处于不同行业、职业或工作时间不同的劳动者,其保留工资并不相同。城镇本地劳动者虽然在人力资本水平上较为接近市场所需的条件,但因其保留工资高,故而主动离职率高,他们总是期望在流动中能得到更多的提薪机会,因此流动倾向明显;相反,低保留工资的外来劳动者倾向于稳定,除非被动离职,否则一般会选择在一家企业长期工作。(三)职业分层特征劳动力流动与就业还存在另一特征,即在城镇就业中,本地和外来劳动者在初始工作选择上存在职业分层。由于劳动者在择业时要考虑自身的人力资本状况和保留工资的水平,本地劳动者由于具有本土优势,因而主要进入劳动条件好、收入水平较高的部门。从行业结构看,更多地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卫生、体育、金融、房地产等政府垄断性部门。相应地,城镇外来劳动者由于缺乏“先天优势”,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三、劳动力合理流动与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一)政府要改革户籍制度,破除行政壁垒和地区樊篱,积极支持、鼓励、组织劳动力跨地区合理、有序地流动基于我国二元劳动力结构的特点,使得劳动力身份在诸如农民工、城市企业职工、事业单位人员、机关干部之间存在认知差别,这种劳动力“身份”本身不应带有任何歧视,也不应该成为阻碍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但现实中的职业歧视和劳动力流动障碍普遍存在。政府在出台新政时,应剥离附着于身份之上的的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弱化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二元差别,改革现有劳动就业制度,统一城乡就业政策,保障劳动力工资收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权益平等性,积极支持劳动力跨地区流动,鼓励劳动力主动投入到自主择业、市场择业的竞争中去。表1五省部分经济指标一览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二)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Thurow等人提出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主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必然使市场间的劳动力难以流动。因此,打破劳动力市场主要与次要之分,是实现市场内自由流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先决条件。政府应不断调整政策措施,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制定和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二级市场的管理规范化,创造便于劳动力自由、合理流动的基础条件,切实保护二级市场中劳动者的正当合法权益,逐步建立统一的、现代的市场服务体系,促进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真正形成和高效运作。另外,为了创造更多、更广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还应从战略高度积极把握时机,不能囿于某一地域,要有组织地扩大劳动力跨地区、跨国界流动,扩大境外劳务输出,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三)实行趋于一致的社会化福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化福利普惠的地区,人们选择迁移的机会成本比较低,做出流动选择决策相对容易。如果能提供保障制度完善、福利水平趋于一致的环境,在职或正在寻职的劳动者便不必担心已有或者可能获得的保障优势丧失,可以完全依照“人职匹配、发展自我”的原则做出职业选择。基于此,各地应积极完善社会化福利设施,完善教育、医疗、养老、失业等各方面的保障,使之成为正向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重要环境因素。(四)加强法制化建设,赋予个人人力资本所有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劳动者都是独立的主体,不受任何人或任何组织的人身束缚。既然个体拥有独立的人格,那么对内含于自身、不断累积的人力资本自然享有所有权,任何组织不能以任何名义剥夺这种权利,进而限制个体——人力资本载体的自由流动。虽然人员流出对其原属组织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整个劳动力市场来看,这正是劳动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因此,应加强法制建设,强化企业的法制观念,严格遵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和有效合同约束各方,保证企业方能够实现自主用工,也要维护劳动者自由择业的权利。(五)增加政策性补贴,清除决策障碍迁移尤其跨地区迁移,经常会遇到信息不对称,语言、生活习俗差异,宗教、文化传统冲突等问题。由于直接与间接迁移成本、风险加大,使得劳动者在选择是否迁移时遇到相当大的决策困难。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为缩小差距、发展西部,需要有效的人才供给。但从整体上看,人才引进十分困难,主要是由于补偿剩余利益而增加的成本无人愿意负担。人才从东部迁移到西部,会提高西部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带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这种社会受益的个人行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应提供补贴,鼓励人才西迁。(六)合理引导农民工流动,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民工潮”成为描述中国农村劳动力城镇流动的专用名词。到了21世纪初,却出现了“民工荒”,而且自2009年以来这一现象日益普遍。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作为农民工的主要接纳地,出现了严重的用工缺口现象。这是不是说明我国劳动力不足了呢?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15周岁到60周岁的劳动人口9.2亿人,比2000年的8.25亿增加了将近1亿人。9亿人的适龄劳动力资源是能够满足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应需要的,而且十分充裕,但为何沿海地区出现了缺工现象?首先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企业粗放式经营,无论沿海还是内地企业,都在走低端制造业之路,单纯依赖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各地都在大抢民工,尤其电子、鞋类等工厂普工的招用争夺十分激烈。对劳动力需求激增是造成“民工荒”的主要市场原因。虽然东部省区在薪酬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内地许多城市积极采取加薪等措施,以求留住本地工人。东部地区与内地工资水平仅有200至500元的优势,而高生活成本、低优势的工资待遇,致使农民工跨省域流动的动力减弱;在传统的农民工输出大县通过积极组织劳务供需洽谈会,把工人留在自家门口,农民工就近转移的流动特征明显,使东部地区用工紧张。因此,解决“民工荒”,应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不再一味依赖劳动力数量取胜,而应看重劳动力质量,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才是解决用工紧张的最佳对策。作者简介:金星彤,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参考文献:[1]王军.劳动力流动动力问题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3):61-63.[2]刘俊英.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增长的路径研究[J].经济导刊,2008,(1):100-101.[3]李宁.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4]尹晓峰.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8.
本文标题:劳动力流动与就业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5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