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医内科学目录1.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理、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及研究进展。肺:感冒、咳嗽、哮证、喘证、肺痈、肺胀、(肺痿、肺痨、)心:心悸、不寐、胸痹心痛、癫狂、痫证、痴呆、厥证。脾胃胃痛、痞满、呕吐、腹痛、泄泻、痢疾、便秘、(噎膈、呃逆)肝胆: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瘿病、疟疾肾:水肿、淋证、癃闭、(关格、阳痿,遗精、耳鸣、耳聋)气血津液:郁证、消渴、内伤发热、虚劳、痰饮、血证,自汗盗汗肢体经络:腰痛、痹证、痿证、(痉证、颤证)。2.下列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肺痿、肺痨、自汗盗汗、噎膈、呃逆、痉证、瘿病、疟疾、遗精、耳鸣、耳聋、关格、颤证。3.下列病证的比较鉴别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1)感冒与温病早期。(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5)风热咳嗽与肺痈。(6)肺痈与肺痨。(7)哮证与喘证。(8)实喘与虚喘。(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10)肺胀与心悸、水肿。(11)肺痨与虚劳。(12)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13)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1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16)胸痹与真心痛。(17)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18)惊悸与怔忡。(1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20)癫、狂、痫证。(21)中风、厥证、痫证、痉证。(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23)刚痉与柔痉。(24)暑厥、气厥、蛔厥。(25)头痛与眩晕。(26)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27)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28)以下列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金匮肾气丸、失笑散、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等。(29)噎膈、反胃、梅核气、呕吐。(30)呃逆与干呕、嗳气。(31)泄泻与痢疾。(32)干霍乱与腹痛。(33)腹痛与疝气、肠痈。(34)胃痛与真心痛。(35)急黄、胆黄、瘟黄。(36)虚证黄疸与萎黄病。(37)积证与聚证。(38)鼓胀与水肿。4.下列病证的转化联系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后,由于失治误治,往往转化成另外病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病证之间的转化过程、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诊断和治疗。(1)感冒与咳嗽。(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3)肺痈、肺痨、咳嗽、喘证、哮证与肺痿。(4)哮证与喘证。(5)咳嗽与喘证。(6)咳嗽、喘证、痰饮与肺胀。(7)肺胀与心悸、水肿。(8)胸痹与心悸。(9)心悸与不寐。(10)泄泻与痢疾。(11)活人败毒散与葛根芩连汤治疗痢疾。(12)痢疾的预后与转归。(13)呕吐与反胃。(14)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在病理上的联系与转化关系。(15)鼓胀常见合并症的诊治。(16)淋证与癃闭。(17)淋证、癃闭与水肿。(18)消渴与中风、胸痹。(19)消渴常见合并症的诊治。(20)头痛与眩晕。(21)头痛、眩晕与中风。(22)下列病证的调护特点:胸痹、郁证、水肿、中风、癃闭、消渴、虚劳、痹证、胃痛、泄泻、痢疾及呕吐等。(23)湿、水、饮、痰相互转化在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发展的意义。(24)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25)肺痨与虚劳。(26)痿证与痹证。25.历代著名医家和医著中医内科学是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历代医家、医著的学术思想,医学流派对内科学的理论与临床都有一定作用和意义。掌握并运用有关学说、医论旨在更好地了解历史沿革,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医疗水平。(1)历代医家在内科学发展中的主要成就。(2)《医学心悟》论咳嗽病理。(3)《医学正传》论哮与喘。(4)《证治汇补》论肺胀。(5)《景岳全书》论血证病理。(6)《血证论》论治血四法。(7)《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论治吐血三要法。(8)《医学正传》论九种心痛证治。(9)《四明心法》论吐酸病理。(10)《医宗必读》论治泻九法。(11)《景岳全书》论痰与饮、泄与痢的异同。(12)刘河间论痢疾治法。(13)《金匮要略》论胸痹。(14)《医宗必读》关于积聚分期论治。(15)《内经》、《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关于眩晕的论述。(16)《内经》张仲景、朱丹溪、王履、张景岳、王清任等论中风病因病理。(17)《外科正宗》论瘿病。(18)《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医宗必读》论水肿。(19)《内经》论痹证。(20)《内经》论痿证3普通感冒一概述(一)、病名:是由肺卫失和引起,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二)、历史沿革。1病名首见: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诸风篇》2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伤风》--伤风病位属肺,分为辛温、辛凉两法。3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伤风》分虚证、实证。。4明清时期,多将感冒与伤风并称5清。林佩琴《类症治裁·伤风》提出“时行感冒”之名七、病机病机关键:卫表不和肺失宣肃病因1.外感风邪:外感风邪是感冒的主要原因,2.正气虚弱,肺卫功能失常: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十、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辩风寒风热,2辨兼证(2、辨气、血、阴、阳之虚3、辨兼挟症4、辨一般感冒、虚人感冒、时行感冒)(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三)、分证论治1、风寒证——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葱豉汤加味或荆防败毒散加减。若风寒挟湿,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疏风祛湿。挟痰浊者,可加二陈汤化痰除湿。挟气滞者,可加用香附、苏梗等理气疏肝。寒包火者,可用麻杏石甘汤解表清里,外寒重加荆芥、防风以解表,里热甚加黄芩、知母、栀子以清热。表里皆实也可用防风通圣散加减。2、风热证——治法:辛凉解表,清肺透邪。——方药:银翘散加减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感冒——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体虚感冒1、气虚感冒——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加减。若气虚较甚者,可加用黄芪,也可用补中益气汤加苏叶等益气升阳解表。若气虚自汗,稍不慎易感外邪者可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若偏于阳气虚衰而感受风寒者,治当温阳解表,宜选参附再造丸加减。若恶寒无汗,阳虚不甚者,也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2、阴虚感冒——治法:滋阴解表。——方药:加减葳蕤汤化裁。若产后或月经淋漓过多,肌衄,便血等出血病后,治当养血解表,宜选葱白七味饮加一、转归与预后1若感冒失治误治,邪气不能及时祛除,还可以诱发痹证、肾风水肿、胸痹心痛等病。2“伤风不醒变成痨”4咳嗽一概述一)、病名是指肺气不清、肺失宣肃而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咳------有声无痰嗽------有痰无声临床上声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所以一般统称咳嗽.二)、历史沿革1《素问·咳论》既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2《素问·咳论》以脏腑为名分为五脏咳和六腑咳.并概括其证候特点.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久咳、胆咳、厥阴咳.4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咳嗽》首次将分为内伤外感两大类.5清·喻昌《医门法律》论述了燥伤及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证治,创立温润和凉润治咳之法.八、病因病机病机关键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一)外邪袭肺1)风寒风热风燥——肺卫——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二)内邪干肺1肺脏虚弱2痰湿蕴肺3肝火犯肺4肾脏亏虚八、病因病理因素-痰、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二者互为病理产物1、肺脏自病因虚致实1)肺阴不足2)肺气亏虚2、他脏累及因实致虚1)肝火犯肺2)脾失健运3)肺脾两虚4)肾阳不振5)肾阴亏虚十、辨证论治(二)、治疗原则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内伤咳嗽:驱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治。(三)、分证论治(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治法:疏散风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若素有寒饮伏肺治以疏风散寒、温化寒饮,常用小青龙汤加减。2.风热犯肺——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3.风燥伤肺——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凉燥证——当佐温而不燥,润而不凉治法——疏风散寒,润肺止咳,方用——杏苏散加减(二)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药: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症状稳定后可服用六君子汤或合杏苏二陈丸2.痰热郁肺。——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3.肝火犯肺——治法:清肺泻肝,化痰止咳。——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4.肺阴亏耗——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5哮病一、概述一)、病名:由于宿痰伏肺,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二)历史沿革1、《金匮要略》称“上气。”《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病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又将其痰饮病中的伏饮是宿痰伏肺为哮病夙根的理论渊源。2、《丹溪心法》始以哮喘病名独立成篇贡献有三:首创哮喘病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已发以攻邪气为先3、明·虞搏对哮与喘作了明确区别哮必兼喘,为与喘证区分称哮病,提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4、《证治汇补》将其病因病机总结为“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七、病因病机病机关键痰阻气道,气道挛急(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1外邪侵袭2饮食不当3情志失调4体虚病后病理因素痰为根本发作期:诱因引触伏痰痰因气生(外感、饮食、情志、劳倦)气因痰阻痰阻气逆缓解期:反复发作,势必伤正寒痰损伤脾肾之阳痰热亏耗肺肾之阴八、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九、辨证论治先兆喷嚏流涕,鼻痒咽痒,胸闷咳嗽,情绪不宁(二)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痰浊壅肺应去壅泻肺,风痰当祛风化痰6平时扶正治本,阳气虚者应温补,阴虚者宜滋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喘脱危候急扶正救脱(三)分证论治(一)发作期1冷(寒)哮证——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若表寒里饮,寒象较甚者,可用小青龙汤,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舌苔淡白,脉沉细者为阴盛阳虚,本虚标实,当标本同治,温阳补虚,降气化痰,用苏子降气汤,2热哮证——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药: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风痰哮证——治法:化浊除痰,降气平喘——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若痰涎涌盛者,可合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除壅;若兼意识蒙眬,似清似昧者,可合用涤痰汤涤痰开窍痰壅喘急不能平卧必要时控涎丹泻肺祛痰4寒包热哮证——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热痰——方药: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半夏汤。5虚哮证——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方药:平喘固本汤。喘脱危证:——治法:补肺纳肾,扶正固脱——方药: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二)缓解期1肺脾虚——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方药:(玉屏风散)六君子汤。若脾阳不振,形寒肢冷,便溏者,加桂枝、干姜或合用理中丸以振奋阳气;若中气下陷,见便溏,少腹下坠、脱肛等,则可改用补中益气汤2肺肾虚——治法:补肺益肾——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若阳虚痰盛者,可用苏子降气汤温补肺肾,祛痰降逆。若阴虚痰盛者,用金水六君煎滋阴化痰,喘证一概述一),病名: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严重者可发生喘脱。二)历史沿革1、关于喘证,首见于《内经》。在症状表现方面,《灵枢·五阅五使》云:“故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云:“肺高者上气,肩息咳。”指出喘以呼吸急促、鼻煽、抬肩为特征。2《金贵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之“上气”即指喘息不能平卧,其中包括“喉中作水鸡声”的哮病和“咳而上气”的肺胀等病,并列射干麻黄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方治疗。3《丹溪心法·喘》云:”六淫七情之所感伤
本文标题:中医内科(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6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