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第8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PPT精品
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本章结构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三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1.资本总公式资本流通公式G—W—G’其中,G’=G+G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本质。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1)矛盾的表现既要等价交换,又要价值增殖。G—W—G’▲一方面,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因而,在流通过程中,无论是G——W还是W——G´阶段,商品价值量不会变化,即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另一方面,从资本总公式看,资本经过流通过程发生了价值增殖。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2)解决矛盾的条件:首先,剩余价值能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不能不能贱买贵卖卖者/买者只是价值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重新分配,而流通中的价值总量并没有增加。商品流通G—W—G’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其次,剩余价值能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不能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和商品交换都不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其次,剩余价值能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不能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即,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价值增殖(G)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G—W—G’①会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G上②会不会发生在W—G’阶段上③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W上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3)矛盾的解决: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价值增殖(G)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G—W—G’①会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G上②会不会发生在W—G阶段上③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W上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3)矛盾的解决: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4)“条件”的进一步阐释:●所谓“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是指资本家必须在流通中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所谓“又不能在流通中产生”,指的是价值增殖是在流通领域之外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二、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资本家幼虫变为蝴蝶”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区分:劳动力、劳动者、劳动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必然性=可能性+必要性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2个基本条件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可能性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必要性劳动力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圈地运动)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维持和发展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还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再生产•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延续•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还原必要的生活资料内容标准的界定(动态概念正常生活需要)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有三个部分!二是维持工人家庭生存所需要的费用一是维持工人的生存所需要的费用三是培养工人劳动能力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再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在一定国家的一定历史时期,必要的生活资料有一个可以确定的量,它是决定劳动力价值/工资的基本标准。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一般商品苹果使用价值,价值也;布使用价值,价值.——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消失消失消失转移到衣服上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的支出,即劳动。使用价值消费的过程(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创造的过程。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货币所有者劳动力所有者符合等价交换原则流通领域生产领域资本家雇佣劳动者资本获得剩余价值掩盖根源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躏。”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三、剩余价值率——“钱生钱”的艺术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工人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工人的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2.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消费所购买的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是获取m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工人劳动进入生产过程一天3元生产资料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形成了新的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元4小时,创造新价值3元劳动力价值12元布2米10元辅料1套2元例题价值15元在市场上工人生产1件需花费4小时出售15元投入假定小时劳动正好生产出自身等价工人劳动进入生产过程一天3元生产资料27元(垫支)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形成了新的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价值24元8小时,创造新价值6元劳动力价值24元布4米20元辅料2套4元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商品价值30元=24+3+3例题价值30元在市场上当工人劳动8小时,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4小时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工作日(8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再生产劳动力自身价值●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即m的生产过程劳动二重性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同时把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即补偿劳动力价值的等价(必要劳动)和剩余价值(剩余劳动)。★既遵循了价值规律,又产生了剩余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劳动力成为商品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商品价值=新创造价值=预付资本=c+v+mv+mc+v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小练习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自然属性: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和物社会属性: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要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本质体现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关系。1.资本的本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剥削关系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重温资本是什么以及资本的两重属性马克思指出:“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原有价值,价值量fk使原有价值f,能产生fk转移没有变化增殖剩余价值劳动力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划分意义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为确定资本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三、剩余价值率:1.几种表示法:vmm公式一:公式二:物化劳动表示法m’=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劳动时间表示法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美国制造业m′历史变动趋势的研究,有以下结论:★在比较长的时间跨度内,m′呈现增长的趋势1950年为111%,1960年为122%,1970年为141%,1980年为161%,1989年上升至209%。这些数字说明,在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是持续提高的。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2.剩余价值量(M)M=m/v×V=m’×V●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途径:▲一是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二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即雇佣工人的人数。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第三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工作日(8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小时=100%4小时第三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作日(8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小时=100%4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4剩余劳动时间62410工作日(10小时)m'=6小时=150%4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24小时生理界限道德界限第三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说明:第一,为什么工作日能够延长?——劳动力的使用权归资本家;第二,工作日是否可以无限延长?——在一定区间范围内;第三,现实中,工作日的实际长度取决于两大的阶级的力量对比/较量。——直到一战后,迫于工人阶级的压力,资才被迫实行8小时工作制。工人争取缩减工作日的斗争历程减少劳动时间!把工作日的减少写进法律!工人们利用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议会在1847年6月8日通过了10小时工作日法案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日运动工人为争取工作日的斗争●工作日=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工作日的缩短,并不意味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减轻,而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改变。有限的m生产空间和无限的追求m的欲望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含义: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如何/怎样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关键)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如何能实现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什么说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m是暂时现象?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工作日(8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小时=100%4小时缩短=第三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作日(8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小时=100%4小时m'=6小时=300%2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2剩余劳动时间62工作日(8小时)第三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条件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
本文标题:第8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PPT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99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