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毛泽东运用他的聪明和才智,凝聚了全党全军的集体智慧,创造性地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巨大财富--伟大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历史地位;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作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2、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打赢高技术战争的法宝1、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作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战争艺术大师,在20世纪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就指挥革命战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经验之丰富,毛泽东当是首屈一指的。他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并将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其独特贡献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宝库中价值连城的珍品。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民族,改变了整个世界。2、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打赢高技术战争的法宝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现代战争和军队建设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科学真理,对指导我国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及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对我军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的中国革命战争,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关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产生时期、形成时期和丰富发展时期。产生时期(1921年7月──1935年1月)⑴接受了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掌握和影响了部分武装力量⑵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⑶人民战争的基本理论及战略战术原则初步形成“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秋收起义部队与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形成时期(1935年1月--1945年8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两占遵义,越过乌江,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三大红军主力会师会宁,胜利到达陕北,一路上过关斩将,用兵如神,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的作战经验,全面地检验了他的军事思想。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在指挥作战之余,进一步研究了中外军事理论,总结了自遵义会议以来的建军和作战经验,成就了他一生最辉煌的军事理论著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⑴《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发表)⑵《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年发表)⑶《论持久战》;(1938年发表)这些军事著作所阐述的内容,包括了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时期(1945年至今)1、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2、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3、确立了发展“两弹一星”的国防科技战略4、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有了新的发展(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二)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三)人民战争思想(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五)国防建设理论1、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毛泽东独具匠心的建军创举。可以这样说,毛泽东同志作为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核心地位的形成,就是从遵义会议起,他开始掌握兵权时形成的。2、创立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一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二是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三是创立了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的原则军民一致的原则瓦解敌军的原则国民党起义官兵欢迎解放军进入北平1、人民战争思想的含义2、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根据3、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1.人民战争思想的含义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基本特征:--战争的正义性(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战争的群众性(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加)2.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1)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2)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3)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4)党的正确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1)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战争是力量的抗争,人民战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也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人民战争思想,就必须首先认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毛泽东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就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理论基础。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人民军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战争中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2)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正义战争是进步的,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人民群众不但真心拥护,积极支持,而且踊跃参加。非正义战争是退步的,违背民众的根本利益,必然要遭到人民群众的坚决抵制和反对。战争的革命性、正义性是唤起民众、激发热忱的政治基础。革命战争的目的与民众的根本利益的一致,就能调动民众自觉的行动和勇敢的奋斗精神。这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只有正义的革命战争,才能实行最广泛的人民战争。(3)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人和武器是构成战斗力的两个基本要素,正确处理人与武器的关系,是人民战争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武器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些东西。”--毛泽东(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人民战争领导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二是懂得和掌握群众路线的指导方法,善于制定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方针和政策。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2、保存自己、消灭敌人3、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4、歼灭战是基本的作战方针5、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6、三种作战形式密切配合并适时转换7、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8、慎重初战,实行有利决战9、战争指导上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战略头脑出高谋《巍巍昆仑》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刘邓大军陈粟大军陈谢兵团西北野战军华野一部武汉南京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孙子:“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岳飞:“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毛泽东:“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作灵活性。”⑴因时用兵⑵因地用兵⑶因敌用兵⑷因己用兵⑸因势用兵⑴因时用兵。战机,即有利于我不利于敌之作战时机,亦即最佳歼敌之机。毛泽东历来主张,在敌我强弱悬殊的条件下,必须实行保存军力,待机破敌的原则。不但要善于发现、选择和捕捉战机,而且还善于在没有战机时制造或等待战机。即战机成熟,有好打之敌,则迅速抓住战机坚决进行作战;战机基本成熟,尚有一定不利因素时,应相机进行作战,并尽力促使情况向有利于我之转化;战机不成熟,则创造和忍耐等待战机出现后,再行作战。毛泽东对这一艺术运用得十分灵活巧妙,他善于在稍纵即逝的战机出现时,抓住有利战机,果敢行动;或乘虚而入,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而当无隙可乘时,他又善于冷静地观察战局变化,等待或创造战机以便为己所用。⑵因地用兵。即战争指导者必须善于把注意力放在战略全局中最有决定意义的战略战役重点或关键问题上。毛泽东在战争指导中,总是立足全局,善于抓住关键,解决战争全局中的主要矛盾。他强调,为了夺取战略战役主动权,必须学会“抓住战略枢纽去部署战役,抓住战役枢纽去部署战斗。”他总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于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关节点上,抓住有决定意义的枢纽去带动和促进整个战争的发展。东北野战军东北剿总华北剿总东北地区战略地理⑶因敌用兵讲究的是敌变我变的艺术。战争不但是力量的竞赛,而且是智慧的搏斗,善“变”者往往立于主动而握胜。毛泽东提倡我军的每一个指挥员,“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所谓敌变我变,即在战争指导中,第一,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变化着的敌情、地形等实际情况;第二,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运用高于敌人的战法,能动地去夺取战争的胜利。例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二、三次反“围剿”作战,依据敌作战方针的变化分别采用的“钻牛角”战术和“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作战方针;解放战争后期根据敌快速败退方式,所实行的大迂回大包围追击方针;抗美援朝战争前期,根据运动战中敌之攻防特点,所提出的对美英军实行小歼灭战的思想等,都是敌变我变艺术的成功例证。⑷因己用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毛泽东因己用兵,有两大要则:一是择其优,避其弱二是知人善任,择优选将蒋介石在用人选将上多不是以才取人,而是以是否嫡系来划分亲疏,尤其对黄埔生宠爱有加,并委以重任。对其他派系则进行排挤打击,或削弱其兵权。毛泽东恰恰相反,他既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法,又懂得用才之道。我军初创时期,我军的一些高级领导人来自于不同山头。毛泽东从不以山头分亲疏,而以才华降大任。⑸因势用兵。势指态势、气势。简明地说,“势”是“形”的运用,也就是军队实力的发挥。善于从全局着眼来“谋势”.“造势”和“借势”,能使己方处于劣势和防御时而立于不败之地,敌虽居优势,但在战略上却不舒展、不顺手,处处别扭,难以达成预期目的;而当我方居于优势和进攻时,这种大势可以张大自己的声威,造成破竹之势,使敌将无战心,士无斗志,形成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渡江战役示意图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1)重点用兵(2)后发制人(3)击其要害(4)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一是重点用兵要想集中兵力,必须重点用兵。二是后发制人以劣胜优、以弱胜强,是我军的传统战法。古今中外,先弱后强,弱者胜强不乏其例。著名军事家,刘伯承元帅把以弱耗强,以散耗集,后发制人,作为我军以弱胜强的基本战法。这种打法,刘帅比喻为“猫盘老鼠”战术。意思是说,同强大的敌人作战,要象猫盘老鼠一样,盘软了再吃。盘的过程,就是调动敌人,将肥的拖瘦,瘦的拖疲,疲的拖垮,使其由强变弱。尔后集中兵力,加以各个歼灭。三是击其要害先弱后强,先打分散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并不排除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打“强”敌。打敌要害,往往能够取得全盘皆活的效果。孟良崮战役示意图临沂费县蒙阴莒南夏庄孟良崮整编第74师一是该敌是重装备部队,进入沂蒙山区,难以发挥作用;二是师长张灵甫平时骄横狂妄,同友邻敌军矛盾很深。74师3万2千人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被击毙。四是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古今中外,聪明的军事家都力争打运动战。在毛泽东的著作里,军队的机动被他简单地称之为“走”。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颇为有趣的计算:从秋收起义开始,毛泽东率军实际作战的时间,远不如他率队转移
本文标题:毛泽东军事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3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