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孟子》三章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背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内城外城围气候上的有利条件比不上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地理上的有利条件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句首发语词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城墙护城河武器装备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粮食供给放弃离开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所以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巩固震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行“仁政”所以说,……。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寡助之至,亲戚之。极点内外亲属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极点归顺、服从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借所以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借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守城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举例论证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而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治国战争需“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争需要“人和”论据: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结论:得道多助顺失道寡助叛“人和”的实质小城环而攻之不胜城高兵利粮足不守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作者又是怎样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本文列举了两个有关战争的事例。攻城失利一事守城失利一事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莫定了基础。商封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从文章来看,“人和”对战争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人和”在日常生活中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列举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谈谈。示例:在抗震救灾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渡难关;一家人齐心协力,勤劳致富,终于盖起新楼房;拔河时大家劲儿往一处使,目标明确,终于赢得了对手……课堂小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整体感知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出谋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人主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纵横家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岂:难道诚:真正,确实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大丈夫: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怒:发怒惧:害怕安居:安定地生活天下熄:战争停息,天下太平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是:这焉:怎么,哪里得:能够子:你孟子说:“这怎么能够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丈夫:指古代男子男子成年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冠:行冠礼,名词作动词命:教导、训诲之:代指“丈夫”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嫁:出嫁之:到戒:告诫之:代指“女子”之:到女:同“汝”,你戒:谨慎夫子:丈夫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以……为:把……当作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顺:顺从正:准则、标准之:的道:道理什么是妾妇之道?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毫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战国后期,秦国力量越来越强,东方六国都不能单独抗秦,公孙衍与洛阳人苏秦,先后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秦国用魏国人张仪,劝说各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的弱国,叫做“连横”。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那时候,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时而加入“合纵”,时而加入“连横”,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居:动词,居住(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居:名词,住所之:的立:站立道:道路讲仁德,守理法,做事合乎道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得:实现得志的时候和同百姓一起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由:遵循之:代指正道坚守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淫:惑乱,迷惑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胁暴力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移:改变,动摇屈:屈服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不为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1.本文探讨了一个什么问题?整体感知2.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什么样子的?3.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来的?4.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5.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何不同?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主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1)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理法,做事合乎道义。(2)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3)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关羽面对曹操的极尽笼络,不为所动,千里走单骑寻刘备;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决不投降元朝,用自己的头颅,为南宋王朝划上完美的句号;方志敏不为高官厚禄的利诱所动摇,毅然选择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人格的尊严;杜甫贫穷至极也坚定自己的信念,力行写作,终成就‘诗圣’之名;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愿吃美国人的“救济粮”。颜真卿宁可跳向火堆,也不归附叛军,慷慨走向小人设置的陷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退缩,宁死不屈,自己躺向了敌人的铡刀。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富贵不能淫》论述了大丈夫的优秀品质,“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课堂小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整体感知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举:选拔、任用,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舜在田地中被任用,傅说在为人筑墙时被选拔,士:狱官市:集市胶鬲在贩卖鱼盐时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孙叔敖在隐居海滨时被任用,百里从市井之间被赎出而用为大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这,这个使……劳累使……饥饿使……痛苦将要责任,使命财资缺乏。这里指使他身处贫困之中。违背扰乱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同“增”,增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经受内心痛苦,使他经受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用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恒:常常过:犯错误。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于色:表现在脸色上。发于声:流露在言谈中。而后喻:才能被人们了解。喻,了解,明白。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征:征验、表现。发:显露、流露。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判断的失误,造成人的各种错误,而他也就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达到“能改”的境界——这个“能”,不仅体现了人的愿望、决心,也体现了人的能力。他因为自身所遭遇的困难而忧虑、痛苦、困惑,造成内心的压抑,而他也就在不断冲破这些心理压抑的尝试中,活跃了自己的思维,激发了
本文标题:孟子三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795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