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取经路上谁挑担两周前,在中文专业班讲课。下课前,我要学生记一道思考题:唐僧师徒取经路上谁挑的担?随着全班一阵轻微的哄笑,一个学生问,这是不是智测题呀?我说不是。又有学生说,这问题是不是有点低幼化?地球人谁不知道,是沙僧呀!我问他根据是什么?他说是《西游记》电视剧呀!我问他读过《西游记》原著没有?他说没有,又说那还能不一样吗?我又问全班学生有多少读过原著的,竟一片哑然。我说那就请你们课后读读原著,看看吴承恩是怎么写的。然后每人写一份“调研”材料。一周后上课,我把收来的材料综合整理如下――原著《西游记》第十四回唐僧收悟空为徒之后,只有悟空“背着行李,赤条条,拐步而行”。尚无担;第十九回,唐僧、悟空收下八戒。师徒告别高老庄时,方才“收拾了一担行李”,由“八戒担着”;第二十三回,收了沙僧,过了流沙河,还是八戒挑担。八戒还抱怨说“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直到第九十七回,还有“八戒挑着担,努着嘴”的明确记叙。当然,最有力的证据是第一百回,如来关于唐僧师徒转正升级的总结性评语――如来说八戒虽然“色情未泯”,但因其“挑担有功”,所以才“加升”他为“净坛使者”;对沙僧,如来说他“登山牵马有功”,故“加升”为“金身罗汉”。由此可知:“取经路上谁挑担”这一问题的答案有二:其一,根据《西游记》电视剧所拍,挑担者是沙僧;其二,根据《西游记》原著所写,挑担者是八戒。不管是谁挑担,似乎都无关大局。但一叶落知天下秋,一枝动而百枝摇,由此可涉及文学教育与文学理论的诸多话题。所以,我带领学生继续讨论――八戒、沙僧乃文学名著《西游记》成功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对他二人“谁挑担”的两个答案,当代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为什么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因为:名著改编的影视剧观众越来越多,名著读者越来越少。文学阅读的“读文”正在被泛娱乐化的音像“读图”所取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涉及到二者特质的不同:读文学名著,对读者的文化素养(如识字多少等)有一定要求。阅读时还要有一个主动的理解、想象加工过程。好比是自己喝自己亲手炖的鸡汤。当然,每人炖的汤其色香昧是不会一样的,正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可是,“读图”则与之相反,由于电视剧的图象是编剧导演用他们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加工出来的成品,所以,读图者(观众)只能被动的、懒惰的接受。更为重要的是,而今,很多人家里没有文学名著,但却都有电视机。通过电视这一科技媒体,改编的电视剧一夜之间就能“占领”全国人甚至全球人的眼球与大脑,就能让千家万户的千千万万男女老少同时“吃”同一种色香味的“肯德基”。故可谓“千千万万个观众只能有一个哈姆莱特。”至此,我对全班学生说,基于上述原因,我希望你们能做到:要看根据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更要读名著原作。这样,才能防止思维的懒惰与退化,才能减少曲解与误读,才能避免迷信与盲从,才能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是原著写八戒挑担写得好?还是电视剧改沙僧挑担改得好?原著中,对挑担一事写得最具体最生动的是第二十三回:当时,刚收了沙僧,过了流沙河。八戒对悟空说:“哥啊!你只知道你走路轻省,那里管别人累坠?这一行爬山过岭,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悟空劝他说:“呆子,你这般言语,似有抱怨之心。还象在高老庄,倚懒不求福的自在,恐不能也。既是秉正沙门,须是要吃辛受苦,才做得徒弟哩。”八戒又说:“哥哥,你看这担行李多重?”接着,八戒还数了一段描述行李沉重的顺口溜,然后又抱怨说:“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悟空笑道:“呆子,你和谁说哩?”八戒道:“哥哥,与你说哩。”悟空道:“错和我说了,老孙只管师父好歹,你与沙僧,专管行李、马匹。但若怠慢了些儿,孤拐上先是一顿粗棍!”八戒道:“哥啊,不要说打,打就是以力欺人。我晓得你的尊性高傲,你是定不肯挑;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不料悟空说:“你说他是马哩!他不是凡马,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最后,八戒无奈,只好老老实实地一路挑下去。八戒明知悟空“高傲”、“定不肯挑”,为什么还一遍又一遍地只对悟空诉苦,而不向唐僧、沙僧诉苦呢?因为八戒知道悟空是权威老大,只有博得老大的同情、恩准,才能给他调动一下工作。可是老大先劝他要转变“倚懒”习惯,树立“吃辛受苦”思想,接着又明确了“你与沙僧,专管行李、马匹”的分工,并且又以武力威吓:“但若怠慢”就是“一顿粗棍”。最后,八戒又以“兄弟之情”对老大提出最低微的要求――想让那匹马替他分担几件行李,老大仍未同意,理由是那马“不是凡马”,是高干子弟、龙王之子!言外之意:这马比你老猪的身份高,怎能为你分担行李?八戒一次次苦苦央求,悟空为什么始终不说让沙僧分担行李的话呢?因为,在悟空心目中,你八戒是俺老孙把你打败然后用绳子捆绑来的,来时就很没面子;沙僧则不然,八戒打不过他,俺老孙不善水战,也拿不下他。无奈,请观音、木叉前来,才把沙僧收下。所以,沙僧入门入得很有尊严。第一印象往往决定永久形象。欺软怕硬,人之常情。后来在取经路上,俺老孙没少欺负八戒,却从未欺负过沙僧,如此,俺老孙怎么能说让沙僧分担的话呢?八戒为什么没有像悟空老大那样,以老二自居,硬把担子交给老三沙僧呢?因为,他既怕老大不准,又怕老三拒绝:因为,在八戒心且中,老三虽然初来乍到,可他曾是吃人妖怪,熬是凶猛。流沙河一场恶战,自己使尽“吃奶的气力”,也只“绷得个手平”。所以,八戒既不敢硬把担子交给老三,也不敢向老大提出让沙僧与他分担。吴承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一是在表现八戒贪吃贪睡贪色却又怯懦憨厚勤劳个性的同时,也衬托出悟空逞强好胜而又欺软怕硬的个性;二是揭示出由于身份地位不同,取经队伍中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优秀的叙事文学作品,不仅能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能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不仅能写出人物个性,还能写出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个性。八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个性呢?原著交代得很清楚:八戒身为元帅高官时就不思进取、追求异性。被撤职查办后,在高老庄做上门女婿兼农民工的那一段经历,是他永远怀恋的美好记忆――在那里,他“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村人曾夸他“倒也勤谨”。他不想升官、也不想发财。只要有饭可吃、有觉可睡、有妻可爱,乐得个“倚懒不求福的自在”就十分满足――什么样的土壤生长什么样的树,什么样的环境培育什么样的人。八戒这样的个性,就是在高老庄那块桃源式的田园沃土中培育出来的。在《西游记》原著中,即便如挑担这样的小事,吴承恩也写得如此细密、严谨,如此生动、鲜活,不能不让人为之感动、为之叹服!在《西游记》电视剧中,高老庄收八戒之后是八戒挑担。流沙河收沙僧之后,没有任何缘由、没有任何交代,突然就出现了沙僧挑担的镜头画面。为此,已造成中外亿万观众认为原著中也是沙僧挑担的大面积“误读”。试问:改换为沙僧挑担就比八戒挑担好吗?如果说不好,就没有必要换;如果说好,好在哪里?对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塑造、个性展现等等,究竟有什么作用?也许是我们师生水平有限,我们研讨了好久,也没有研讨出可以令人信服的理由。说到这,有学生问:剧中沙僧的扮演者读过原著没有?为什么导演让他挑担他就挑担?我说可悲也可惜!从电视新闻上得知,沙僧扮演者阎怀礼先生已于4月12日驾鹤西去,已不能为之答疑。所以,我们很想听听编剧戴英禄、邹忆青和导演杨洁的高见。
本文标题:取经路上谁挑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82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