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初中信息技术整套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技术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1课成立编辑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刊物的编辑流程。2.编辑计划书的撰写。情感目标:让学生尝试与同学合作,通过民主讨论作出决定,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完成编辑计划书。教学难点:用计算机编辑刊物的工作流程。三、环境与素材1.教室、多媒体教室、机房均可,建议在多媒体教室。2.收集一些正式出版的杂志给学生传阅;另外应准备一些用Word编辑的杂志展示给学生。四、教学建议建议课时:1课时。本学期将围绕一个总任务展开教学,因此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还要初步了解杂志的编辑流程。本课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学时间应安排学生的课堂活动,在教学设计中应将教师定位成一个活动的幕后组织者,让学生走向前台,不仅是作为这节课的参与者,还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参与感。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鼓励学生勇于展现自身的特长,争做主编。作为学期第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最重要的,上好了第一课,对整册教材的教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下发统一的纸张让学生书写各自杂志社的编辑计划书,课后收上后教师可以做一个统计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后的课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杂志主题作一些教学补充和调整。了解了各杂志社的人员组成,也为下节课各个小组的座位编排提供依据。五、练习实施建议·随堂练习1,让学生把编委会的讨论结果记录在练习的空格处。·随堂练习2,参观杂志社有困难的话,可以参照“教学资料”中所提供的网址,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浏览学习。·练习答案:略。六、教学资料略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2课选择编辑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文字处理软件。技能目标:1.软件的启动。2.Word文档的保存。3.Word中文字的格式设置。4.Word帮助的应用。情感目标:通过启动不同的应用软件,掌握一种计算机操作方法,让学生体验在应用中总结计算机操作规律的感受。通过对不同文字处理软件使用的比较,体验用计算机处理文字信息的感受,让学生初步形成文字格式的美学标准。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格式工具栏设置文字格式。教学难点:在Windows中启动应用软件。三、环境与素材1.多媒体网络教室(以后每课均需要此教学环境)。2.在教师机上设置好“杂志范例”和“杂志素材”共享文件夹。3.在“杂志范例”文件夹中加入供学生欣赏的杂志范例。4.在“杂志素材”文件夹中加入教师自己所收集的相关素材,供学生参考使用。四、教学建议建议课时:1课时。本节课是学期中第一次在机房中上(今后所有的课都将如此),建议教师首先对学生在机房的座位重新按各杂志社为单位调整一下。然后重申机房的有关规范,可以请各个主编负责小组的管理。在机房中上课,一般70%以上的时间要让学生操作,完成学习任务。本节课教材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完成操作任务中了解文字处理软件并掌握操作技能,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将相关知识点给学生一一讲述,学生完成操作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建议将本课设计成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课,教师先提出一个个学习小任务,然后学生上机操作,每一个任务后师生以问答方式作出小结。最后可设计一个总的任务,如将教师机中的一个文本复制到Word中进行格式设置,结果可作为课堂作业上交到教师机。操作中教师应了解全体学生的情况,辅导能力弱的学生不要单纯地示范,而是要提示和引导。本节课是整册教材的操作基础,一定要确保所有学生都掌握。教学开始阶段可以让学生欣赏相关的范例,让学生对文字格式设置的效果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则引导学生对文字格式形成一定的美学标准,即如何让文字朴素美观而不是华而不实五、练习实施建议·随堂练习1,可以让学生访问“教学资料”中提供的网站,加深对相关文字处理软件的了解;编辑一首小诗主要包括输入文字和设置文字格式。·随堂练习2,教材中没有具体介绍Word帮助的使用方法,可以通过本题的练习,探索应用软件中帮助的使用方法。·随堂练习3是本课操作的自我检查。学生可一边操作,一边完成该练习。也可以布置在课后让学生完成,使学生课堂上有更多的操作时间。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该练习必须在下一节课结束之前完成。以便第一节课未完成的操作,在第二节课中能自行或通过向老师提问完成这些必须要完成的操作。(注:以后每一节课的“本课操作自我检查”,均按此方法处理。)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练习答案:略第3课打印计划书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打印机。2.知道打印文档的步骤。技能目标:1.能在Word中输入计划书。2.熟悉Word的编辑环境,对计划书进行编辑。3.利用Word的打印预览功能,预览打印效果。4.能把输入的计划书用打印机打印出来。情感目标:通过输入、编辑、打印计划书,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Word输入计划书,并进行编辑。教学难点:利用打印机把计划书打印出来。三、教学准备1.调试好局域网,学生的计算机都能通过“网上邻居”进行相互访问。2.每台计算机的标识要规范,便于学生能相互知道各自的计算机名称。3.在电脑室中至少准备一台打印机,最好是激光打印机,以供教师演示时用及让学生把编辑好的计划书打印出来。4.一份编辑好的计划书范例。四、教学建议建议课时:1课时。本课是把上节课第一次编委会讨论的编辑计划书,输入到Word中,进行排版美化,通过打印机把计划书打印出来,每人一份,以使编辑组内的每个编辑明确编辑的内容及各自承担的任务。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文字输入技能,同时已经掌握Word排版的基本技能,如插入艺术字、剪贴画、设置字符底纹、字体颜色等。对编辑计划书的排版美化,不必强求一律,要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排版技能,排出个性化的计划书,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计划书打印出来是本节课的难点,如果全部在课堂上打印出来,时间上不可能;在课堂上可以每组打印一份,其余的,可以安排在课外,也可以让学生到自己家里打。在WORD中打印文件时,应先设计纸型的大小。如果不按实际的纸张大小设计纸型的大小,电脑是按默认的纸型大小打印,结果打印在实际的纸张上,与在WORD中看到的会不一样。打印机因型号不同、品牌不同,打印机的使用方法也会有不同,因此在本课时中教师主要讲解在Word中打印文件的方法,对打印机的使用方法只要学生稍加了解就可。在电脑室里最好有一台激光打印机。对已经完成本课任务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通过上网,搜索有关Word排版技巧的文章或打印机方面的内容,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五、练习实施建议·随堂练习1:本课的任务就是把计划书编辑并打印出来,随堂练习1就是本课的任务,对未能打印出来,可以安排在课外,如学生家里有计算机和打印机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打印出来。初中信息技术教案·随堂练习2:本课操作的自我检查。学生可一边操作,一边完成该练习。第4课规划资料库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杂志资料分类的方法,树立有序存放资料的概念。2.了解文件的共享及共享类型。技能目标:1.学会创建资料库文件夹。2.学会设置带密码的共享文件夹。3.利用网上邻居,查看带密码的共享文件夹。4.根据栏目,规划栏目清单。情感目标:通过创建资料库文件夹、规划栏目清单,让学生懂得做事得预先要有计划的重要性,养成将资料有序存放的习惯。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创建资料库文件夹。教学难点:规划每个栏目的资料清单。三、教学准备1.调试好局域网,学生的计算机都能通过“网上邻居”进行相互访问。2.每台计算机的标识要规范,便于学生能相互知道各自的计算机名称。3.保证学生能上因特网。在规划好资料库后,提供给操作熟练的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四、教学建议建议课时:1课时。本课主要是为第5课累积资料作准备的。任务一是根据编辑计划中确定的栏目来创建资料库文件夹,以便用来分类存放资料;任务二是根据确定的杂志栏目,制定详细的栏目清单。创建资料库文件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第一册第三单元构建资料库时,已经学过按资料的分类来创建资料库文件夹,因此任务一只要让学生知道根据杂志配置的栏目来创建即可,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建立资料库是为了归类和整理我们收集资料而准备的,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要养成随时收集、整理各种资料的好习惯,有序存放资料,才能有效利用资料的目的。把创建的资料库文件夹设置成共享,是为了编辑部内的成员能把各自收集到的资料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里,有时为了防止所有的人都能看到,就可以设置带密码的共享,这样只有同一编辑部内的成员才能访问文件夹,也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资料。确定栏目清单,是本节课的难点,编辑杂志的好坏关键是要有好的创意和有趣的内容,并且要有个性,要选择可读性强的,有一定价值的内容。栏目清单的写法,可以按教材上的表格形式来规划,也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这节课可操作性的内容并不多,建议在完成课内任务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始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五、练习实施建议·随堂练习1:就是为学生在规划栏目清单时填写的。本课的任务之一就是规划栏目清单。·随堂练习2:是本课操作的自我检查。学生可一边操作,一边完成该练习。也可以布置在课后让学生完成,使学生课堂上有更多的操作时间。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该练习必须在下一节课结束之前完成。以便第一节课未完成的操作,在第二节课中能自行或通过向老师提问完成这些必须要完成的操作。初中信息技术教案·随堂练习3:是为操作熟练的、已完成本节课任务的学生准备的。这些学生可以根据随堂练习中所规划的资料清单上网进行搜索,并把搜索到的资料存放在资料库相应的文件夹。第5课积累资料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关键字的概念。2.了解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3.了解多媒体的概念。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利用关键字搜索。2.熟练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图片并保存。3.复习巩固保存搜索到的网页、网页中的文字。4.学会运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或帮助功能。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去搜索信息,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培养他们辨别因特网上有用信息、无用信息以及有害信息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搜索引擎的使用,搜索网上信息资源并下载的方法。教学难点:高级搜索功能的使用。三、教学准备1.设置好学生机,保证每台机器都能登录局域网以及互联网,确保每台学生机都能通过网上邻居看到其他局域网内机器中的共享文件夹。2.通过上节课的操作,学生机中应该已建立名为“快活小虾杂志社”的共享文件夹,并在其中已建立相应各个栏目的文件夹。四、教学建议建议课时:1至2课时。为学生创设一个杂志社编辑部的情景,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巩固搜索引擎的使用、不同资料的保存等等的操作。本节课要求学生利用因特网搜索编辑杂志所需的资料并保存到本地计算机的相应的共享文件夹中。因特网的搜索引擎为用户查找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任何想要的资料都会从世界各个角落汇集到电脑前。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快捷方便的找到自己所要查找的资料却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操作不当,搜索效率也是会大打折扣。面对搜索引擎返回的大量无关的信息,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才能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在搜索引擎上利用关键字来搜索信息这个操作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但是很多情况下找不到所需的信息,这是因为在关键词选择方向上发生了偏移,教会学生从复杂搜索意图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从而提高搜索效率。另外还要提醒学生细化搜索的条件,给出的搜索条件越具体,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也会越精确。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己阅读搜索引擎中提供的帮助或者功能介绍,从而了解不同搜索引擎的不同功能和特色,提高搜索的效率。例如Google的图片搜索功能;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搜索引擎中提供的“搜索建议”,提高搜索的效率。最后要求学生们将搜索结果下载到本地计算机的硬盘中,针对不同的结果有不同的保存方法,这个操作很多学生基本已经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操作经验,逐步渗透文件、文件夹、树型结构等概念。本节课内容操作性比较强,
本文标题:初中信息技术整套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83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