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2学年第一学期选择性阶段检测七年级科学2013年10月说明:本选择性阶段作业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题总分100分选做题总分20分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祝你学习进步!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1、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2、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擦-滴-刮-涂-盖-染-吸B.滴-擦-刮-涂-盖-染-吸C.擦-涂-刮-滴-盖-染-吸D.擦-滴-盖-涂-刮-染-吸3、刚刚结束的我校运动会的跳远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在测量时如果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4、比一比下列四种动物,哪一种“鱼”是属于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类群的()A.鲨鱼B.娃娃鱼C.鳄鱼D.鲸鱼5、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A.④→②→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⑤→①→③→④→②D.②→①→④→③→⑤6、小敏观察某装片时,首先看到了图中①所示的物像。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到图中②所示的物像,此过程中,小敏没有进行的操作是()A.转动转换器B.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粗准焦螺旋D.调节反光镜7、下列器官属于消化器官的是()A.鼻腔气管肺B.心脏肺肝胃肠C.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食道胃肠肝胰8、“炭疽”传染病,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炭疽杆菌的生物,已知这种生物仅有一个细胞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属于哪一类生物()A、细菌B、真菌C、植物D、动物9、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2.8米=2.8×1000毫米=2800毫米B.2.8米=2.8米×1000=2800毫米C.2.8米=2.8米×1000毫米=2800毫米D.2.8米=2.8×1000=2800毫米10、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211、下列各图中,表示肌肉组织示意图的是()12、下列几种植物中,属于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高等植物的是()A、海带B、油菜C、银杏D、胎生狗脊13、森林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和环境能合作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BC15、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16、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B、运动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17、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小敏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石蜡的体积大小和实验多余的步骤分别是()A.3毫升、BB.5毫升、CC.4毫升、CD.9毫升、B18、使用显微镜时,错误的操作是()A、对光是要看到白亮的视野B、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cmC、观察使用右眼看着目镜,左眼睁开,便于画图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19、造成大多数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生物之间互相争斗,弱势种群失败B.由于各种原因使生存条件恶化,丧失栖息地C.全球气温变暖,不适应高温环境D.生物种类增加,食物来源减少3图1220、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A.恐龙化石B.蘑菇C.珊瑚虫的骨骼D.会弹琴的机器人21、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长得……()A.难以预测B.像甲C.像乙D.像丙22、松与梨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A、植株是否高大B、叶是否细长如针C、是否有种子D、种子是否有果实23、将粮食妥善贮藏的环境条件应是()A.低温、潮湿、二氧化碳浓度高B.低温、干燥、二氧化碳浓度高.C、低温、潮湿、氧气浓度高D.低温、干燥、氧气浓度高24、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其中排序正确的是()①提出问题;②搜集证据;③做出猜想;④观察现象;⑤验证猜想;⑥得出结论。A.①④②③⑤⑥B.①④③②⑤⑥C.④①②③⑤⑥D.④①③②⑤⑥25、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潮虫的各处环境和潮虫的数量(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26、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都用_________繁殖后代。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7、草履虫和衣澡相比,两者的细胞结构和食物或营养的来源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28、为探究白天沙漠中的蝎子为什么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某同学模拟沙漠的环境做了一个实验,并测得了以下一组数据。干细沙的温度湿泥土的温度表面26℃24℃2厘米深处24℃23℃4厘米深处22℃22℃6厘米深处20℃21℃(1)该实验中,电灯光模拟沙漠中的________。(2)根据所测数据,你能对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作出解释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今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医生就通过检查人的体温来诊断是否被感染。(1)普通人的正常体温是,现有一位疑似病例他的体温是38℃,读作。(2)如图12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它们的制造原理都是,并且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二个不同点:(1);(2);地点潮虫只数水泥路上0水槽边的石头下24种花的湿花盆底下18干草地中2干细沙湿泥土430、右图为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填写:(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安放→→放片→调焦→观察。(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某同学转动物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镜上(3)用显微镜观察写在透明胶片上的“b”字,你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此时目镜上刻有5×,物镜上刻有15×,此物体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__。31、上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1)图E的操作方法可避免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3)若此序列图表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步骤,则图D所滴液体应为__________;(4)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上后,发现一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移动。32、如图为六种动物形态图(大小无比例关系),请回答。(1)根据图中动物体内有无_______这一特征,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说出其中相同的一大类动物_____(填序号)(2)图中属于同一类(纲)的动物是____________。(3)A的体温_______(填“恒定”或“不恒定”),B用________呼吸,C成体主要用______呼吸。33、据下右图回答:图中1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过程,其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图中2表示的是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34、右侧图左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体积是________mL53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标号写括号里,名称写横线上,对应填正确才得分)(1)图_____所示是植物细胞的结构,[]________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2)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3)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来自于[]______结构。(4)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_______结构中。三、分析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36、探究题阅读科学探究小论文,回答下列问题:佳佳同学学习了《植物的茎》后,懂得了爬山虎生有攀缘茎,是靠“小手”抓在墙上的。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反而对此产生了疑问,爬山虎的“小手”究竟有什么秘密呢?他考虑了很长的时间后,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小手”上有水蛙一样的吸盘,能紧紧地吸在墙上;二是“小手”上有像壁虎的脚趾一样的横褶,能紧紧地抓住墙壁;三是“小手”上会分泌一种黏液,能紧紧地粘在墙上。为了揭开爬山虎“小手”的秘密,他对“小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他发现爬山虎的“小手”与墙贴的很牢,怎么也扯不下来,即使扯下来一些,这些“小手”也要把一小块墙皮拉下来。有的“小手”已呈焦黄色,有一圈棕色的物体,与墙紧紧粘在一起,这多像一层干透了的胶水呀!他挖了一些“小手”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手”像一个小绒球,上面长着数不清的小毛毛,外圈是棕色的,里面是淡绿色的。他把“小手”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小绒毛变成了小气泡,哈!原来小绒球是许多小气泡组合而成的。他想:黏液可能就是小气泡里分泌出来的吧!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又做了一个实验,用解剖刀向嫩绿的“小手”边缘切去,并迅速用玻璃片盖上,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果然一个个破裂的小气泡流出许多黏糊糊的液体。于是,他高兴地欢呼着,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在上述的探究过程中,(1)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立的假设是:a“小手”上有水蛙一样的吸盘,能紧紧地吸在墙上。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收集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获取事实和证据的过程中,他采用的科学方法有:_____________。(5)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获取事实和证据的过程中使用的仪器是哪些?使用这些仪器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你在上述的探究过程中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选做题(每空一分共20分)一、选择题(5分)37、西瓜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其中细胞数目增多是由于()A.细胞的分裂8.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成熟38、小敏在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时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不合理的是()A.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吗B.细菌和真菌在什么环境中多一些C.什么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D.为什么密封的食物中细菌和真菌繁殖很慢639、哺乳类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哺乳动物高等的是()A.体内有脊柱B.用肺呼吸C.体温恒定D.胎生、哺乳40、番茄的果实内含有保护、机械、分生、营养和输导等组织,则番茄的果实从生物的结构层次上属于()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41、老师给小敏一个纸板做的方盒子,问小敏,里面是什么?小敏拿过盒子轻轻摇晃一下,回答说:里面可能是一个苹果。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敏的回答是()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事实证据D.检验评价二填空题4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时要用到显微镜。若所用的显微镜的目镜有12.5×、10×,物镜有10×、40×、则显微镜最大可放大倍43、下图中温度计读数为:A、;B、;C、。43题44题44、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根据图中所示,测得正确长度是,哪把尺的测量结果不正确,为什么?45、探究题:常常见到,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蚂蚁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小敏猜想:A.可能蚂蚁有特殊的认方向的本领;B.可能蚂蚁会
本文标题:七年级科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87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