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语文三年级上册德育渗透计划
语文三年级上册德育渗透计划一、德育渗透总体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激活想象力。二、单元语文德育渗透目标1、学习第一组专题教材,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体会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感悟,养成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2、学习第二组专题教材,从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了解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培养学生对他们的热爱、崇敬之请。3、学习第三组专题教材,让学生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4、学习第四组专题教材,使学生明确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5、学习第五组教材,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6、学习第六组课文,帮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学习古诗,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7、学习第七组教材,我们要懂得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学习本组课文,要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8、第八组专题教材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的命运;教育家的“逃生”实验,在同学们的合作下获得了成功;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同情与爱;自称“好汉”的小男孩查理,在帮助一位残疾小女孩的同时,也改正自己的缺点。一个“爱”字贯穿全组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教学本组课文,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爱”的情感,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三、德育渗透教育目标实施原则1、和谐共振原则。和谐是运动的和谐,这是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这里面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可以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共振,是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最佳境界。对语文教师来说,欲求这种和谐共振境界,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明了学情,把握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脉搏”和“频率”,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因人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际上是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同步运行、相互激发的和谐共振过程。2、合时适度原则。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不是在教学中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德育内容,也不是情感的随意宣泻,更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它必须遵循合时适度原则。首先,要捕捉最佳德育渗透时机,使学生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过程成为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其次,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特别注意这个“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语文教学就有可能变成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的性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德育渗透内容上的“度”,施教时要权衡德育渗透时间上的“度”,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切合“度”。既要防止“过”,又要克服“不及”,德育渗透“到位”而不“越位”,这样,恰到好处,有利于避免牵强附会、空洞说教的现象。语文德育渗透计划三年级梁喜清定襄县第二实验小学2015.09
本文标题:语文三年级上册德育渗透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2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