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作者:任环彬日期:2008-03-2216:56:32一、课题的提出(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在国外,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青少年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学生具体道德行为养成的研究还是不够。总的来说,对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往往注重“知、情、意”几方面的研究。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以“蓝皮书”的形式发布中国少年儿童状况的年度报告,为我们进行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我国研究成果(出版专著)主要有:《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走进学习时代》。我国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仅进行这样的一般理论研究,在实际的青少年德育中,对于克服过于注重说教以及“高大全”等现象是不力的,青少年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很难形成。(二)研究的背景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初中生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全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出的“好习惯培养计划”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已经进行过多项相关研究。我校十分重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开展了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绵阳市中学生礼仪规范》和《禾加初级中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为行为习惯培养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以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星级学生评比为主线来强化德育管理。几年的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已基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我校逐步走出一条以养成教育夯实学校德育,进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之路。(三)选题的意义1、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推进以德治国的落实,早在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就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等。2、学校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然要求改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广大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基于以上社会现状,我们提出了《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的研究。二、课题的界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指中学生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将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一系列习惯,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三、课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一)理论价值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新形势下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创新德育新形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丰富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和初中生道德发展和形成的理论研究,为实施素质教育架起新的支点。为学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二)实践价值为了进一步推进以德治国方略的落实,早在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就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等。开展这项研究,我们将着眼初中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初中生在做人、做事和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以使广大初中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为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贵在从小培养,他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外国有句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之养成,莫不由“渐”而来。做人是挺难的,一定要从小就加以训练,养成种种优良的习惯和态度,在小孩子时代已经受了良好的教育,到青年的时候,自然可以减少许多问题。“慎始则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由此可见,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培养一代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且,这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青少年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人们常说,忘不掉的是素质,而习惯就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习惯的培养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新世纪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习惯问题,研究良好习惯养成教育问题。2.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在新时期,党的十六、十七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新的奋斗目标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必须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公民。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重中之重。青少年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社会公民,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如果说以德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话,那么青少年的道德培养就是这项工程的基础工程。3.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就普遍的学生状况来说,他们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我们德育工作调子很高,但脱离学生的实际;有的教育活动只重形式,不求实效;还有我们对养成良好习惯教育在落实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等原因。对我国青少年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万丈高楼平地起”,整个社会道德大厦的基础必然建立在全体公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培育,对一个民族良好形象的树立,都具有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中央两厅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中学德育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我校的情况来看,学生流动性大、留守学生多,行为习惯差,抓养成教育,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提出了“德育为先,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正符合我校的需要。4.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目前中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不仅忽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补课。可见,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青少年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另外,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落实《建议》精神必然要求改进和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广大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三、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一)社会背景条件。以德治国的方略的落实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国家政策大背景。早在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就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等。开展这项研究,我将着眼初中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初中生在做人、做事和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以使广大初中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为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二)学校基础条件1.师资力量较强禾加初中逐步形成了“德育为先,让学生成人成才”的办学思想,确立了“文化治校,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管理思想,学校已经建立和完善了校长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制定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德育规划和工作措施,课题所需人力、物力、经费是完全能得到保障的。我校,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10人,他们中大多数人将成为本课题组成员。现在课题申报成功,我校将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支持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力争使本课题研究达到预期效果。2.德育工作力量较强学校有完善的德育工作制度,有一支能打硬仗德育工作队伍。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宋强副校长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多年,并一直从事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和研究,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一支思想素质高,有爱心、有恒心、有丰富班务工作经验的班主任队伍。近年来培养了一支敢管善管的学生干部队伍。3.科研保障条件研究资料的解决方式:购买相关书籍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学校专题研究资料库。学校调拨充足的研究经费,为课题组成员安排必要的研究时间。还可以调动其它因素辅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活动。我校成立了以赵校长为组长,学校教导主任及政教主任为主研员,班主任为成员的教研领导小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
本文标题:《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2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