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班节约粮食教案【篇一:大班第九周活动教案】活动时间:2012-10-29(星期一上午)王海容活动一一、活动内容:语言《爱惜粮食》二、活动目标:1、学习根据不同的对象(农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谈。2、理解他人的语意,获得有关粮食的知识。3、体验秋收的辛勤劳动和丰收的喜悦心情,懂得爱惜粮食。三、活动准备:1、秋收的课件。2、幼儿已了解得粮食的主要知识。3、故事《不做漏嘴巴》等内容,各种粮食的图片。四、活动过程:1、播放课件《秋收》。(1)教师引导幼儿讲述秋收情景。师:这是什么季节?你在录像中看到了什么?(2)引导幼儿发准“秋收”“粮食”“农民”。2、幼儿分组进行交流。师:你知道的粮食有哪些?粮食从哪里来?你是怎样爱惜粮食的?3、幼儿讨论。师:如何节约粮食?如何向他人宣传节约粮食并共同节约粮食?4、播放古诗《锄禾》。师:你知道这首诗吗?这首诗说了什么?5、教师讲述故事《不做漏嘴巴》,教育幼儿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看看明明为什么会漏嘴巴?6、教师小结活动,结束活动。五、活动评价:六、活动延伸:引导幼儿设计制作“节约粮食”的宣传画。活动二一、活动内容:艺术-音乐《小树叶》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欣赏理解歌曲内容,学习小树叶勇敢的精神。2、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学习用不同的歌声表现歌曲。3、学习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三、活动准备:1、小树叶一枚。2、音乐。四、活动过程:1、出示小树叶。师: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吗?(从树上落下来的)它为什么要离开树妈妈?秋风一吹,小树叶会怎么样?(飘、跳舞)它会怎么飘呢?谁来学一学?它会飘向哪里?你来猜猜看!(地上、花园、马路、屋子......)2、幼儿欣赏第一段音乐。师:小树叶飘向了哪里呢?让我们一起静静的听一听,音乐会告诉我们的!交流: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还有呢?那你们有没有听到小树叶说话?它会说什么话?(幼儿猜想)我们来认真的听一听,它是不是这样说的!3、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交流:你听到了什么?小树叶是怎么说的?谁能学一学?歌曲中用了一个好听的词语――勇敢,你觉得勇敢是什么意思?对!勇敢就是什么也不害怕(有勇气、有胆量)的意思。(说的真好,简直就是勇敢的小树叶)过渡:刚才我们从音乐中听到了许多,不知道除了刚才听到的,小朋友还能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这一次我们一起闭上眼睛仔细听!4、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感受两段音乐的不同情绪情感。交流: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5、请小朋友静下心来,再次仔细欣赏音乐。鼓励幼儿用表情、动作表现音乐。师:小朋友听的很认真,想的很丰富,如果用我们的表情动作把他们都表现出来,不知道美不美?让我们来勇敢的试试吧!小结:我觉得小朋友都很棒,你们觉得呢?你感觉这首歌曲是非常缓慢的还是很欢快的?6、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师:刚才在跳舞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已经能跟着钢琴演唱了,你们能行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唱歌时一定注意要保护自己的嗓子,用好听的声音来唱。7、幼儿演唱歌曲。师:现在老师给你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那就是一边表演一边演唱歌曲,你们行吗?就看你们的了!加油!8、教师评价。师:大家都表现的不错,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五、活动评价:六、活动延伸: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把小树叶夹到书里吗?树叶夹在书里面,就有了新的用途,新的名字――叫书签。它的作用就是能帮助我们的找到想找的那一页。你们想不想也有一片树叶做的书签呢?让我们一起到外面里面,拣树叶来做书签吧!活动时间:2011-10-29(星期二下午)王海容一、活动内容:结构游戏:《秋天的公园(四)》二、活动目标:1、能结合已有的建构经验,创造性地搭建较复杂的造型,丰富公园的内容。2、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三、活动准备:1、利用散步的时候组织幼儿观察社区的运动设施、社区的美化绿化。2、主题墙布置各种造型亭子的图片供幼儿欣赏。3、建构材料及废旧材料:木板、木棍、呼啦圈、瓶子、牛奶箱,纸盒。四、活动过程:1、回忆上次活动情况,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师:在上次活动中,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它选择了什么材料,运用什么方法进行建构的?2、出示各种造型亭子的图片。(1)教师出示亭子图片,引导幼儿从亭子的造型、颜色的搭配、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师:你喜欢哪座亭子?为什么?(2)通过欣赏各种造型的亭子,启发幼儿思考.师: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一座怎么样的亭子?(3)从设计“亭子”引申到设计公园的其他设施,丰富公园的内容。3、教师提出游戏要求。(1)在建构时设施安排和合理、注意空间的布局。(2)爱护玩具。(3)游戏时小声讨论,收玩具时,轻轻地收玩具。4、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问题学着协商解决。5、游戏评价:师:今天你要大家分享作品的名称?你的作品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你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如何吸取别人作品的优点?活动时间:201-10-31(星期三上午)王海容一、活动内容:语言:《做在大胡子里的鸟窝》二、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感受童话故事的幽默与夸张,增强爱护鸟类的意识。2、学习词语:梳理、动弹、纹丝不动、专心致志、忙碌。三、活动准备:2、幼儿学习包。3、鸟窝的图片。四、活动过程:1、出示鸟窝,图片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师: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鸟窝?师小结:鸟窝有的建在树上,有的在屋檐下,林老师还见过一个鸟窝做在很特别的地方?你们猜猜它会建在什么地方呢?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内容,学习词语:纹丝不动,专心致志,忙碌。(1)出示图片一:师:这个鸟窝建在哪里?为什么鸟妈妈要把鸟窝建在老爷爷的胡子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画还说了一件什么事情?为什么鸟爸爸要喂虫子给鸟妈妈吃。(2)师:大胡子的鸟窝发生了什么变化?鸟爸爸、鸟妈妈、大胡子老爷爷看到了鸟窝发生的变化觉得怎么样?师小结:鸟妈妈看到大胡子里的小鸟孵出来了,心里可高兴了,鸟爸爸和大胡子老爷爷也高兴极了。(3)教室根据图片内容完整地讲述故事,并学习词语:专心致志、纹丝不动、忙碌。师:鸟妈妈在孵蛋时是怎么做得呢?为什么要专心致志?大胡子发现鸟妈妈正在他得大胡子里孵蛋时,是怎么做得?为什么要纹丝不动?而鸟爸爸为了照顾鸟妈妈和鸟宝宝他又是怎么做的?3、幼儿讲述,教师观察指导。(1)分组讲述:要求:能用学过的词语完整讲述。(2)个别幼儿讲述。(3)为故事起名字。师:你们可以为这个故事起了好听的名字吗?(4)完整讲述故事:4、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师:大胡子的善良、可爱和责任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如果是你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做?鸟对大自然与人类有什么帮助?5、道德教育。【篇二:大班教案】星期一语言:《爱惜粮食》(听说活动)目的要求1、初步学习针对不同的对象(农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谈2、能倾听他人的谈话、理解他人的语意。3、学习用语言表达对农民秋收辛勤劳动的赞美和丰收的喜悦心情。1、欣赏中外不同风格的建筑的造型美,了解其历史背景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2、感受建筑艺术的多样性,萌发对身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粮食的主要知识。物质准备:农民秋收活动的录像,各种粮食的图片。物质准备: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天安门、悉尼歌剧院、长城、埃菲尔铁塔图片若干材料配套:教育挂图1、观看录像⑴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季节?你在录像中看到了什么?⑵引导幼儿说说秋收的情景,想象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⑶引导幼儿发准秋收粮食农民等音。2、教师扮农民,让幼儿向农民阿姨询问粮食种植生长的有关问题⑴引导幼儿用与同伴交谈的不同方式与农民阿姨交谈。⑵引导幼儿体会到农民耕种的辛苦。3、幼儿分组进行交流⑴分组讨论:你知道的粮食在哪些?粮食从哪里来?农民是怎么种粮食的,辛苦吗?你是怎样爱惜粮食的?⑵每组推选一名同伴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4、讨论:如何节约粮食?⑴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同伴介绍如何节约粮食。⑵小结: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饭,每一种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朋友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挑食,爱惜粮食。英语活动星期二数学活动:自编加法应用题(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2.初步获得编加法应用题的感性经验。(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教师演示材料: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3)分组活动材料:a、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b、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c、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d、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三)活动过程:1.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师: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刚才老师怎么说的?请小?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也来说一说。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2.幼儿根据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学习描述。(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2)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说?3.教师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加法应用题。(1)师: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应该怎么问?(一共有几辆汽车?)(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情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情况仿编应用题。(4)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编应用题的?4.幼儿分组活动,根据情景自由编加法应用题。介绍各组材料:第一组: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第二组: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第三组: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第四组: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玩法: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角色,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加法应用题。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活动应用题。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特别是最后的问句。师幼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玩具?怎么编题的?(四)活动延伸:区域活动星期三语言《打电话》活动目标1.乐意学习句子“xx怎么了?”,“xx发烧了(晕倒了,着火了……。).”,“怎么办?”,“快快拨打急救电话xx,不要怕,我会帮助你。”2.练习体会不同的情景,要打什么电话,要说什么。3.巩固对报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火警电话119的认识。活动准备:情景图片1.房子着火了。2.兔爷爷的腿断了。3.老鼠偷东西。4.奶奶晕倒了。5.小朋友掉到坑里了。活动过程1.学习游戏规则。两人一组玩游戏。甲出示图片:“房子(草垛,商店…)怎么了?”乙边做动作,边说:“房子(草垛,商店…)着火了。”甲:“怎么办?”乙边做动作边说:“快快拨打火警电话119。xx,不要怕,我会帮助你。”2.熟悉游戏规则。教师:“我来问,你们来回答,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教师与幼儿问答,让幼儿熟悉游戏的规则。【篇三:大班上学期《一切都在变》主题教案】【分题一】我会变【活动三】百变身体造型【活动目标】1.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各种造型,感受艺术造型的趣味性。2.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摆造型,体验合作的成功与快乐。3.能用语言、绘画,形体等各种形式开展造型艺术创作。【活动准备】1.收集字母、数字造型图片若干,视频《影子舞》;数字卡片1——10,简单的图案卡片:太阳、雨伞、房子、花等。2.白纸、记号笔、小筐若干,数码相机,电视机等【活动过程】一、以欣赏舞蹈《影子舞》引入,激发幼儿兴趣1.教师:“这些舞者他们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来展示舞蹈?你怎么看出他的影子是什么意思?”教师:“原来他们利用身体的造型,以及和伙伴之间的合作摆出了动物,植物还有建筑等造型。”二、出示数字和字母,引导幼儿变出数字造型1.引导幼儿说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2.教师边念:“身体身体变变变”边用身体摆数字7的造型,引导幼儿说出教师变的是哪个数字,
本文标题:大班节约粮食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4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