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康静里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康静里小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学校依据区教委小教科“关于学生学习习惯检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订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习惯的培养,例:读书看报、良好的书写习惯、练后反思、课前预习的习惯等。对个别习惯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关教授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谈到: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的行为。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从我校语文教学切实状况来看:我校学生由四分之一本地孩子和四分之三的外地务工人员子女构成。外地孩子的主要优点是纯朴、肯吃苦。但是,这些学生存在着知识面窄,养成习惯差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少数后进生和大批中差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能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因此,要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要克服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二、研究内容(一)研究的切入点:在学校大课题的引领下,发挥学科教学的特色,以学科学习习惯为切入口,进行习惯的研究。(二)研究的内容为如下:倾听、写字、审题、质疑问难、预习、勤于动笔、合作学习、阅读搜集三、培养目标根本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科质量。具体目标:(一)通过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从而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就学生习惯培养的方法、途径等研究总结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三)通过三年到四年的研究,了解并揭示出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轨迹;整理、筛选出适应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的系列方法;初步总结出关于学生良好康静里小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四)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将促进我校语文教师从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朝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方向进行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科成绩。四、语文学科研究的具体内容要素以及水平描述康静里小学语文学科学习习惯评价标准学科要素水平描述达标待达标语文倾听1.能够做到视听一致,安静听别人发言,听清楚老师的讲课内容和别人发言内容。2.基本记住内容。1.听课时候精力不集中。2.不能转述别人的话。写字1.写字时候身子坐正,头摆正,两脚放平,两肩保持一致,做到“一拳、一尺、一寸”。2.合理用笔,书写正确,字迹清晰。1.审题或者坐姿不正确。2,汉字书写不正确或者不不规范不美观。审题1.主动读题,全面、准确地提取信息。2.自己独立圈阅重点词语和标点。3.能借助不同(用语言、图画、批注)等手段理解题意。1.不批注或者画批。2.画批不正确。3.提取信息不准确或者不全面。4.不能利用各种手段提取题意。质疑问难1.能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且举手发言。2.能够对提出的问题参与讨论,表达流利,有价值,每节课举手两次以上。1.不会或者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2.不参与讨论,只是倾听。预习1.在新课前,能够按照教师要求或者教材内容进行预习,了解大1.不预习。2.预习不记录下来。康静里小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意,提出不懂的问题,简单批注。2.把预习的内容落到笔头上,并进行订正。勤于动笔1.采用多种方法(文字、图画、批注)随时记录下学习的轨迹。2.形成书面的过程习惯材料。3.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不做过程性思维的记录。合作学习1.学习方法要多样。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者问家长、老师和同学。2.能够用简单、准确、多样的评价语言等进行评价交流。3.尊重他人发言,共享学习成果。1.不能倾听别人的发言。2.不会评价别人的发言。阅读搜集1.根据学习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主动查阅、筛选相关的资料,并且进行整理。2.运用这些课外资料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或者实际问题,对事物进行分析。1.不主动搜集资料。2.不会利用资料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分析。本学期重点培养习惯1.能借助不同(用语言、图画、批注)等手段理解题意。2.在新课前,能够按照教师要求或者教材内容进行预习,了解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简单批注。五、具体措施在操作层面上采用三结合模式。把课题研究和日常教学、家庭教育和主题活动相结合,主要通过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情感,通过日常教学管理与家庭教育改善学生的行为,把认识和情感转变为习惯。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习惯培养的实际情况等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一)日常和学期末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频数力图做到每日一评价、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表彰,逐级提升,让学生日日都可以得到肯定,天天都有前进的目标,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学生就会在这种评价活动中找到自信,以巩固康静里小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良好习惯的养成。到了学年末,经过考查测试(观察法、问卷法、座谈法等),确定孩子们是否达到培养目标并反馈给家长。在这一过程中,各年级组要开展相应的活动,并且利用校讯通、家委会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建立相互的联系,确保在培养孩子的目标上达到统一,方法上达到一致。这样,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评价更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二)学校教育和家庭培养相结合学期开学初,各年级将语文教育目标确定并且通知家长:孩子在这一年龄段应该养成的好习惯有哪些,学校将如何重点培养,家长应怎样配合。这样一来,该年级教师、学生共同监督,学校清楚,家长了解,家校合作,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三)主题活动和平时操练相结合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多多实践。对于小学生来讲,记忆力、意志力都比较差,有些动作往往讲过了他们也不会记住。对于每一项内容,首先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组织练习,在多次的重复中强化正确的行为。开展活动,寓教于乐。活动使评价的最好载体。开展教学评比活动:课堂大赛、读书评比、好“节娃”评比、语文专项比赛等活动去评价学习习惯的养成效果。六、研究过程设计本课题研究将进行为期三年四个阶段的研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阶段(2011.1—2011.2)为研究的酝酿确立阶段。1.制订方案计划,进行小范围的论证;2.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现状进行调查;3.制订语文学科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目标,构建目标体系。第二阶段(2011.3—2011.12)初步研究阶段。1.组建课题组:组长(于桂青孙晓娜)——组员(语文组成员)。2.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研究,初步探索出本学科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内容、途径、方法。3.对小学生习惯培养与学习能力发展关系进行分析、思考。第三阶段(2012.1——2013.7)提高阶段1.总结前一段研究的成绩。2.把研究和教研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方法的领会和学科质量的提高。第四阶段(2013.8——2013.12)总结阶段康静里小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1.在阶段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在全校调研,准备继续研究本课题的相关内容。2.修正、调整研究目标、方法等,并初步形成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策略;3.全面反思、总结,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奠定基础。阶段性成果形式:①课题研究的阶段报告和专题论文的发表。②有操作价值的研究案例。③总结第一阶段康静里小学语文学科良好习惯培养策略的结题报告。康静里小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北京市朝阳区康静里小学2010-12-21
本文标题:康静里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4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