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菩提道次第摄颂宗喀巴大师造法音法师译洛桑嘉措院长释一九九六年八月于洛杉矶林耿如整理第一章前行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共有三种:广论、略论与摄颂,其内容有广与略的分别。摄颂是将广论的意义浓缩在四十五偈颂内,让我们边念颂边观心。但是,还有比摄颂更浓缩的,就是功德之本。通常讲述菩提道次第的前行,要教授断器三过,依六想,这是听闻佛法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断器三过:一、器倒覆。如器皿倒覆,天降甘霖也无法入内。虽在法会听闻佛法,但不专心听闻,因散漫心得不到法益。二、器不洁。器皿口虽朝上,甘霖可以入器中,但为不净所污染,不能饮用。参加法会也注意听闻,因内心邪执分别是非,意乐不善,不但无益,反而有过。三、器漏。器口向上,也很清洁,可是底漏不能住水。虽然在法会听闻,但是无法记住。为了对治这种过失,佛陀在开示时,都会先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要弟子们注意听闻。以上三种过失,我们在闻法时必须断除。依六想中:第一、病想。想自己为病人,一般人身体外表似乎都很健康,内心却常常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虽然身体没有病痛,可是心里都是病。我们的心性原本是光明的,可以了别的,由于贪瞋痴诸烦恼的束缚,心无法发挥它的能力,不能脱离朿缚。所以我们不管在听什么法之前,都要观想自己是病人,被三毒所束缚的无明大病。第二、医想。我们的无明心病,如果不依靠无上正等觉的甘露法,无法观察到内心的病痛;因为无法观察到,就无从暸解是病,更不暸解还有治疗的药方。世界上有很多人说,心就像色法一样,是由微尘积聚起来的,可以触碰得到,精神思想是源于大脑的细胞。就因为这些无知的主张,于是诸如烦恼,前后世就无法说明了。心里的病痛及治疗病痛的药方,都要靠佛陀的经典才能暸解。所以我们要观想世尊,是位能暸解我们心里病痛及治愈病的大医王。入行论中说:「医王一切智,拔苦诸圣教」。世尊及他的弟子,都是最好的医生,他们开示的法要,全是对治我们无明心病的药方。第三、药想。在般若经中说:「你得到什么病,就要用什么药去治疗它」。其中最细最广的,都在佛陀的经典中;佛陀说的法,就是甘露水,我们要依它治愈我们的无明大病。第四、疗病想。我们要观想依照佛陀的教导实行,去除内心的三毒所染大病。如果依佛陀的教法修持,我们无始以来所造的三毒恶业,都能净除;要我们清净品的功德增长,杂染品的罪障消除,必须认真修持对治,才能净除自己的病痛。所以上2师讲法时,要观想他说法的功德,都溶入自己的内心。如果听很多佛法,不依法修持;就像得到了良药不服用,病是不会痊愈的。四百论说:「如果一个人生病,到处找医生治病,却不饮用医生开的药,于病无益」。所以首先要广大的听闻,才能断除烦恼。迦当派的上师说,我们听法的时候,要观想自己像一张未经揉制的硬皮;上师的法雨,浸润了硬皮革,变成柔软,可以随心所欲的制成我们的所需的东西。第五、观善知识作如来想。我们要常常想,佛陀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因他的教诫,世间才有佛法,我们才可以听闻,如理修持,才能得到今日的善缘。我们能够凭借行持的根源,都是依世尊而来。在思惟广一点,上师的传承自然也浓缩在里面了。世尊对我们有无量恩德,依他的教法可以得到解脱,法是非常珍贵的。世尊当时讲的法,依照上座部的说法,已经两千七百多年了,西藏的算法有两千九百多年。这些法经由龙树、无着、世亲菩萨等开显,诸上师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我们现在才有机会听闻。西藏的佛法传承,是印度的一些伟大论师,以及成就者传给西藏的论师,他们的功德是很大的。西藏一些大翻译师,和信奉佛教的国王,他们是很伟大的,我们现在可以听到这些法,都是这些国王的护持,以及上师推展佛法的结果。因此,我们要继续护持佛法,后代的人才有佛法可闻。另一个传承是从印度直接传到中国,也是代代相传直到现在。这样去思惟上师的功德,信心自然会增长。时常思惟观想,那么我们看到上师的像,自然会想到他们的恩德,因而生起很大的虔诚心。生起如此信心,不是胜解的信心,而是暸解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自然会激励我们想要修行,也能随时随地心平气和,自然会思惟上师功德,可以不停的断除恶行,修持善行,本身将会有很大的改变。我们要常常想,听到的教法是从何而来的,是谁在护持教法。现在有些人虽然学了很多佛教的大论典,也在修持了,但是却无法心平气和,无法真正用在生活上。这都是因为对上师的信心不够,所以对暸解上师的信心是很重要的。如此思惟时,听到上师传记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来,就能感觉到上师的恩德是很伟大的。能如此行持,心就完全与法相应,而且每天的生活都可以将佛法应用上。这就是以善知识做如来想。第六、对正法希求常住想。我们现在能听到的法,都是历代上师不辞辛劳,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得来的,所以必须珍惜这些法,也希望这些法能够长久住世,利益有情该有多好。所以上师所传给的法,一定要好好爱惜,并且努力修持、弘扬,让更多人得到益处。听闻佛法时,依六想是非常重要的,将自己观想为病人;从世尊到自己的上师,这中间所有传承上师观想成医生;演说的法宝观想为药;依止法修持生起信心可以疗病;对善知识做如来想,观想从世尊至自己上师的传承功德是非常大的;正法若能久住是多么好,生起这种愿心使正法久住想。这六想不但听法前要串习,而且平时也要经常思惟,只是听法前要特别观想。要想:我要生起六想,再如理行之。今3天讲的是含摄菩提道次第的颂,是一种歌集,适合边念颂边观想。第二章礼敬颂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礼敬依怙上师及文殊师利菩萨。俱胝圆妙所生身满无边众希愿语如实观见尽所知释迦尊主稽首礼这颂赞礼释尊。俱胝是多的意思。圆是圆满,有三:自利圆满,他利圆满,成就二利(自利利他)的方便圆满。自利圆满就是得到最究的断证功德。他利圆满就是得到报身及化身,这是他利身;有两个原因:一种说法是要成就报身和化身,在因位的时候,就要利益众生积集福德资粮。报化二身在利益众生时,可以让弟子直接看到,所以是他利身。自利身有二:证功德的自利身是法身,断功德的自利身是自性身。自利身乃是在因位时,修的是无常、空性,所缘的是自己,慢慢断除自己的粗细烦恼而证得。另一种说法是:是利他的一切根本,但是不能让众生直接见到,所以称为自利身。自利身与他利身是以法利益众生的,所以称为事业圆满。其中分三:身事业圆满,口事业圆满及意事业圆满。事业圆满是依据众生的根器而为说法,所以称做事业圆满。「妙」是佛身不管经过多久都不会改变的,而且是见而无为,会令我们生起欢喜心,而不恼坏的。第一句整句的意思是,佛身是依无数无量的圆妙功德而产生的。因为自己的福德不够,所以不能直接见到佛。如果我们有了福德,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佛,而且和佛是没有时空分别的。「满无边众希愿语」是:依佛陀的教法,可以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在灵鹫山说法时,有人听到佛陀在讲般若十万颂,有人听到佛陀在讲般若二万颂,有人听到佛陀在讲般若八千颂。佛陀说法所度弟子,是资粮道及加行道的菩萨,其中钝根的弟子听到是广的般若经,如果不是听到广的般若经,无法暸解般若经的含义;而中根器的弟子,所听到的是般若二万颂,也就是中的般若经;根器最利的所听到的是般若八千颂,而能完全能暸解它的意义。所以般若广、中、略三种,一般说是在同一个时间说的。佛陀虽然用梵文说法,根本不需要翻译,自己想听什么,就可以听到什么。我们就不一样了,讲法都需要翻译,而且也不知道翻得好不好(众笑)!有时候是翻译翻得很好,但是讲经的人讲得不善巧(众笑)!佛陀讲法时,只要功德具足的人,就不会有远近的差别,不管在海的彼岸,还是山的那一边,或是在面前,听到的声音都是一样的。目犍连为了要测量佛说法,以神通力到很遥远的他方佛土,结果听到的声音就跟坐在面前一样。反过来说,如果4没有福报的话,就是坐在面前也听不到,这就是佛的语功德。听佛说法的时候,就像一些野兽贪着笛子的声音,即使打牠也不会跑掉,而且根本不会有人想睡觉(众笑)。我们听法呢!听了两个小时就开始睡着了,有的则是听十五分钟就开始睡了。(众笑)佛陀说法不但没有远近的差别,而因众生的根器,可以听到不同的法。因为佛陀随时都在禅定中,对众生说法不会起分别心,也不用想现在要对什么众生说什么法,弟子靠自己的业力和暂时的缘,就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法。如同云降雨一样,不会有什么念头,现在要在什么地方下雨,而是依有些地方气流冷热的因缘和合而降雨。所以能听到佛陀说法,也是要具足因缘,以及积集种种福德。「满无边众希愿语」,是说佛陀的语业是与众不同,可以满足一切众生愿望的。佛陀的语业,也是有一些特别功德的。「如实观见尽所知」,是说佛陀虽然在定中,但是世间上的一切事情,他都能用现量去暸解,尤如掌中庵摩罗果。对任何众生无始以来的前世后世,佛陀全部知道。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造什么业,会投胎那一类有情,受到何种果报,这些细微的因果,都能暸如指掌。弟子起心动念,或何时可以证果,佛陀都能全部暸解。从前有一位琉璃王和大臣马拉亚要消灭释迦族,当他们出兵时,佛陀示病头痛。世尊为释迦族说法,当下很多人证得初果、二果、三果、阿罗汉。释尊知道释迦族灭亡的时候到了,就不再朝释迦族看,而朝向树木,于是琉璃王就消灭了释迦族。后来琉璃王和大臣派人问世尊,他们造了这种恶业,会有什么果报。世尊告诉他们因为造了这种恶业,七天之内会被大火烧死堕入恶道。琉璃王和大臣想在大海的船上,木头全湿掉了,就无法起火了;但因船上有放大镜,被太阳照射起火,于是琉璃王一群全部被火烧死。这是说世尊了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因果,都能如实暸解的意义。最后一句向释迦世尊前顶礼。我们要常常思惟佛陀身口意的功德,如实了知后要常常以止修、观修的方法思惟。是无等师最胜子荷佛一切事业担现化游戏无量主礼阿逸多及妙音前一偈是礼敬佛陀,这是礼敬阿逸多和妙音,也就是弥勒和文殊菩萨。先是世尊在世间传法,未来在世间成佛的是弥勒菩萨,是第五尊佛,第六尊佛是文殊菩萨。世间上有许多师,外道的也叫做师,但是差别很大。「无等师」,就是这其中最殊胜的佛陀。「最胜子」是指依佛陀经典产生的,最有成就的佛子,就是阿逸多和妙音。「荷佛一切事业担」,佛陀身口意三业,最重要的就是口业,也就是护持佛的教法,主要是阿逸多和妙音菩萨来承担,他们在无量无边的世间,现无量无边的身,推展佛陀教法。在西藏有很多成就者,有些承袭弥勒的教法,有些承袭文殊的教法来推展佛法。文殊菩萨、龙树菩萨所传的是深见行,弥勒菩萨、无着菩萨、世5亲菩萨所传的就是广大行。所以在人间二千多年了,仍有完整的佛法存在,完全是靠弥勒和文殊菩萨的功德。如极难量胜者教造释密意瞻部严名称遍扬于三地我礼龙猛无着足这里礼敬的是开派师。「如极难量」是说非常深奥难以暸解的佛母(般若经)。在印度和西藏虽然有很多成就者,但是能完全暸解般若波罗密多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五。就是因为佛母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于是佛陀讲法,先转四谛法轮,其次慢慢地引导入佛母的第二法轮。在西藏来说,能找到真正暸解般若密波罗多并且宣扬的,是非常少的。宗喀巴大师在二十岁时就通达一切教法了,那时在西藏虽然有很多通达各种经典的善巧者,大家都把它当做是自己的体验。宗喀巴大师还不能如实地暸解空性,当宗喀巴入定观空性的时候,可以持续两三个小时,有人在旁边打鼓都无法惊扰到他。后来,宗喀巴大师请教文殊菩萨,所证的是不是最究竟的空性。文殊菩萨说:「这还不是」。宗喀巴大师于是和文殊菩萨讨论,但是还是无法完全暸解。于是宗喀巴大师说:「我如果到印度参拜一些成就者,是不是就可以暸解」?文殊菩萨说:「不需要去印度!你的愿也不会满足的,你可以在西藏依止其它上师,如果还不能暸解,我再直接向你解答」。于是,宗喀巴大师开始参访西藏很多有成就的上师,但还是没有办法暸解。文殊菩萨告诉宗喀巴大师,现在还是没有办法证到空性,要去净罪积资。另有一位通达中观的上师,他也可以见到文殊菩萨,于是问道:「宗喀巴大师已经通达这么多教法了,现在要他去净罪积资,不是很奇怪吗」?文殊菩萨说:「这个你不知道,我这样让他净罪,将来一定可以推广教法,利益更多有情」。于是宗喀巴大师在三十七岁时,带八位随从,在拉萨东南边一个叫欧喀的地方,在那里净罪积资。宗喀巴大师用一个石头做的曼达拉盘供养,因供曼达手上的肉都被磨掉了。拜十万次大礼拜,供十
本文标题:菩提道次第摄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13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