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说课课件(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八课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学反思1234一、说课标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结合教材,我认为课标体现了以下几点: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分析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理解古代科技在内容上的特点;掌握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课标解读: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章第八课,在农医天算中:中国传统天文学的中心是历法,数学以计算为中心,为历法提供数学工具和方法,是历法发展的条件;历法在客观上推动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专业性农书的大量出现;而医学则自成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大量健康劳动力。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先进代表,无论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还是对西方社会的转型,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第三章中,第八课古代科技是物质层面的发明,而后两课文学艺术则是精神层面的创新,物质与精神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必修三中,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既成就了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也是明清社会转型期古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与第四章《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就》,一中一西,遥相呼应;与第十九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古一今,形成鲜明对比。在新课程背景下,以课标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宗旨,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对教材进行取舍,创造性的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基于以上认识,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处理,调整之后的教学程序是:“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是什么——古代中国科技长期世界领先的原因——古代中国科技在内容上的特点——古代中国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更具可操作性,更能符合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三.课题内容的知识结构(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古代中国科技的基础知识及发展演变的过程;掌握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史,分析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四、三维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习题检测,让学生掌握古代科技的基本成就;通过教师展示文献材料,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古代中国科技长期世界领先的原因和古代科技在内容上的特点,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基本学科素养。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同时也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坚定科学的理念。五、重点和难点1、重点: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2、难点: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概况。依据:古代中国以四大发明为首的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西方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依据:本课科技成果众多,知识繁杂,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解决方式:以教师展示材料为主,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解决方式: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查自纠的方式完成。一、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教育欠发达的县级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在初中和高一学习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表现为:学生的阅读面较窄,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亟待提高。虽然学生基础薄弱但学生的求知欲又非常高。所以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是我们的教学的重要内容。二、教法学法(1)导学案:通过导学案,使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史料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提高学生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3)课堂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4)陶冶法:通过播放历史视频、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预习,自主检测(需12分钟)(在学案上完成)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需3分钟)合作探究,师生互动(需30左右分钟)分层训练,巩固提高(需30分钟完成习题+15分钟讲解)(自习上完成相关学案)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它的光彩却停留在了人们记忆的深处。还记得开幕式吗?那一幕幕、一场场视听盛宴,既调动了令人目眩的现代科技元素,又融合进神蕴悠远的古典文化精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同学们欣赏下列一组采自开幕式的图片,(多媒体展示),试着发现它们的主题。(观察发现——四大发明)四大发明现身于如此重要的场合,其意义可见一斑。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的重要史实,探究其对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导入语算筹记数摆法甲骨文中的13个数字□春秋战国的算筹◇清代象牙算盘郭守敬(1231—1316),元朝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学家。简仪浑仪人体经络和针灸疗法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主要目的:培养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基本素养。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决途径:展示材料、小组讨论探究一:古代中国科技世界领先及高度发达的原因?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依据材料,说明16世纪前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中处于什么地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中国古代科技取得成就的辉煌成就的原因。材料一、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西北为沙漠覆盖,西南有大山阻隔,可耕土地集中在中原与东、南方的大河流域及湖泊密集的区域,这些地区正是早期中华文明发源地。由于地理条件所限和农业上的需要,中国自古就出现了一系列宏大的水利工程,传说中的“圣王”即贤德的统治者也与治水有关。由于自然环境的多变与险峻,这类工程往往需要巨大的人力与成本,因而只能由具有绝对权威的中央政府来组织。条件一: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及中央集权的加强。----------------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条件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材料二元朝统一中国以前,中国所用的历法是《大明历》。这部使用了700多年的历法误差很大。元朝皇帝忽必烈决定修改历法,明初宋濂等撰《元史》记载,1276年(至元十三年)六月,元世祖命王恂与江南日官置局改历,以张易董其事,易恂奏宜得许衡明历理,遂诏命许衡赴京领改历事,至元十五年诏郭守敬,十六年诏杨恭懿改历。郭守敬等人还接受了编制新新历法的任务。1277年左右,郭守敬向政府建议,为编制新历法,组织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元世祖接受了建议,派14名天文学家,到国内26个地点进行了几项重要的天文观测,历史上把这项活动称为“四海测验”,测定了夏至日的表影长度和昼、夜时间的长度,为编制新历提供了较为精确的数据。摘编自《百度百科》:注:晚明时期出现了一批科技精英,会通中西的徐光启是杰出的代表之一,在其著作《农政全书》中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的利弊得失作出全面评价和总结。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创立了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许多名词。---------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条件三:吸取外来先进的科技材料三条件四:继承前代科技文明。材料四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在《鬼谷子》中记载说,郑国人到深山密林中去采集玉石时,为了不迷失方向,带着“司南”。这“司南”就是指南针这种机械。宋代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探究二: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古代中国科技在内容上有何特点?材料一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突出,其原因在于王朝一统天下的统治以“授命于天”为根据,历法的编制是为了“授农以时”;古代医药学以为“君亲除疾”,为民除厄为目的,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从而保证了农业有充足的劳动力;纺织技术和陶瓷技术先进,解决了皇帝的生活享乐问题,也为百姓解决了生活用具和衣着的问题。特点: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材料二古代中国科技,如农学,大体上都是各种农业生产具体经验的记载,很少有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天文学基本上就是为制订历法服务的,虽然天象观测上有许多成果,却极少探讨理论问题,更未深入研究宇宙结构模型。数学始终是以计算见长,注重解释实际问题,理论性的研究相当薄弱。医学是个例外,中医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西方近代科技传入后,传统科学各学科逐步为其所取代,唯有医学依然保持着强大生命力,继续为人类造福,这与它的理论性强不无关系特点: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理论薄弱。中国古代科技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探究三:以四大发明为首的古代科技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一造纸术的改进,纸张的大量使用也促进了汉字书写艺术的进步和汉字字体的变迁。汉字字体一改汉代流行的隶书和小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兼有隶书和楷书特征的楷隶体,并靛渐向楷书过渡。……此后,草体楷隶靛渐发展到行书,并向草书过渡。如果没有纸,这一切是难以想向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官府公文、学校课本,佛教、道教经典等方面的大量用纸,对纸张供不应求提出新的要求,大大促进了造纸业的繁荣和造纸术的发展。材料二唐以前的书籍,由于历代兵火,大部分都已不存。而宋人著作传世较多,一部分古代作品也靠宋代印本流传下来。所以宋代印刷对于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其功甚大。宋代不但首次雕印了先秦汉代诸子哲学著作,还了版了不少科技书。而医学因政府的重视,尤为发达,官私出版的医书最多。古今类书有不少版本,还出现了消遣娱乐书籍。(1).推动了汉字的发展;(2).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保存了我国的古代文化,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材料三宋仁宗赵祯鉴于北方御侮之需,便要求文武大臣和统兵将领,除精通历代和本朝用兵方略,以求在军事谋略上胜于对手外,还要熟谙军事技术的有关问题,以求在技术和战术上超越前人,胜过对方,做到“兼形势”而“用技巧”,在兵器制造上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改变以往统兵将领“鲜古今之学”而又昧于军事技术的状况,便下令由天间阁待制曾公亮、工部侍郎丁度等人,编纂军事百科性兵书《武经总要》。该书在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刊印时,完整地记载了三个军用火药配方。使冷兵器与热兵器并存.----------------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材料四罗盘与针路二者相结合,使中国人成为远洋航行最早的国家之一。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任职17年后,于1292年搭趁乘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到波斯的航船回故乡。是航队为十四艘桅船,600余人从福建泉州港起航,经苏门答腊、爪哇、印度沿海,抵达波斯。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于1330年至1339年两次从泉州出发,行踪遍及南洋、印度洋、阿拉伯半岛,甚至东非。明初,三宝太监郑和于1405年至1433年七次下西洋,远达非洲肯尼亚。其航舰之巨、船队规模之宏、船载人数之多、航海技术与指挥管理之高,堪称当时世界远洋航行之最。推动了中国的航海技术的进步.----------------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传播材料一在纸张发明以前人们书面交流思想,传播知识信息,只能采用各种原始粗重的材料,如罗马人用铜板、埃及人用纸草、印度人用白树皮和棕榈叶(我国通称贝叶)、欧洲人用羊皮、朝鲜日本用简和帛等等。这些书写材料,或失之不坚、或失之笨重、或失之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佳品。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解决了上述困难,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摘自《科学的历程》材料二:“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商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的状况,而且也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在知识领
本文标题: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说课课件(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160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