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严明纪律防松治散目的: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官兵充分认清当前松散现象的表现及危害,明确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是防松治散的重要手段,从而进一步强化官兵组织纪律观念和落实条令的意识,正规部队秩序。内容:一、当前部队松散现象的表现及危害。二、严明纪律,防松治散。时间:45分钟方法:理论讲解、多媒体演示、课后讨论。要求:一、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二、积极思考仔细记录三、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同志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奉命深入北非与德军作战的美军第二军在战斗中失利,部队士气低落,松松垮垮。士兵蓬首垢面,胡子很长,越来越多的士兵取下了沉重的头盔;脚上的鞋子或靴子上粘满了泥,身上穿的是各式各样非正式的服装,见到上级既不敬礼,也不称呼长官。巴顿将军受命于危难之时,接替了该军军长。一贯信奉稀拉兵打不了胜仗的巴顿上任伊始,决心用不折不扣的纪律彻底改变第二军松散的状况。他制订了严厉的惩罚措施,从整顿军容风纪抓起,要求第二军的全体官兵都要着装整齐、仪容严整,不论战斗人员或保障人员,不论一线部队还是二线部队,人人都要戴钢盔、打绑腿、系领带就连技师、护士也不例外。为纠正违令者”巴顿亲自深入部队。严格治理一周,大见成效,一扫散漫习气,第二军被带入了“战斗竟技状态”,重振了军威,巴顿率部与敌作战,同盟军一起,立下了赫赫战功。事实证明,严明的纪律是松散的克星,是顽强战斗力的保证。当前,随着老兵复退工作结束,部队的年度任务已基本完成,从时间上推算已快到了年底,松劲思想不同程度地在各类人员中产生,尤其是一些年度工作任务完成较好的单位和个人,更容易产生“忙了一年,成绩不错,部队也安全,也该“松口气”的想法,这种盲目松劲思想直接导致了部队进入“冬眠”状态,松散现象不同程度出现。如不及时治理,轻则影响部队正常工作的开展,重则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形成。那么,当前部队的松散现象主要有哪些表现呢?一、部队松散现象的表现及危害。(一)管理松懈。主要表现出“四紧四松”现象。一是上紧下松。老兵退伍后,由于考虑基层中队人员少,执勤任务重,官兵思想易松懈的特点,各级党委和领导对管理工作都很重视,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往往又是另一样,力度越往下则越小,出现了“大官管小事,小官不管事”的不正常现象。二是你紧我松。主要体现在一些单位和个人工作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在职不履职,对上级的指示要求,你说你的,我干我的。三是口紧手松。即:部分中队主官对管理工作说的重、做的轻,雷声大、雨点小,拳头高高举轻轻放,使纪律失去了严肃性、威严感。如:有些中队对上级安排的工作,提出的要求,不是结合本单位实际去抓好落实,而是满足于文件学了,要求提了,口号喊了,措施定了,就认为完事了,具体落实到了什么程度,取得了什么效果,解决了什么问题就不去管它了。四是时紧时松。老兵退伍后,部分干部工作责任心和优患意识明显下降,对即将完成的全年工作盲目乐观,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抓管理时紧时松,不能持之以恒,致使部队日常性管理工作不贯穿、不彻底、不经常。(二)作风松散。作风,是人们在工作或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和风格。军队和军人的作风,反映着这支军队及其成员的精神风貌和形象,严明的纪律是军队的命脉,优良的作风便是无形的战斗力。我军在几十年的建军实践中,非常重视作风建设,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形成了令行禁止、雷厉风行,勇猛顽强,连续作战,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等独特色的优良作风。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从井冈山起,毛泽东同志就为我军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树立了非常好的作风,我们这个军队,历来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强调自觉遵守革命纪律。而在当前部分基层中队,特别是在老兵复退后一个时期,在部分官兵中产生了“松口气”的想法,再加上执勤兵力少、任务重,训练活动开展不经常,管理工作跟不上,导致部分官兵表现出了作风松散,工作尽头下降,精神萎靡,无精打采,警容不整,一日生活制度不落实、自由主义、散漫主义抬头等现象,甚至于个别官兵对执勤训练产生消极厌烦心理,违规违纪,严重影响中队士气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纪律松弛。所谓纪律松弛,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执行纪律不严,无视条令条例,有章不循,有制度不落实,甚至有的不讲究科学带兵,搞“土政策”。老兵复退后,纪律松弛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部分中队,特别是一些年度工作任务完成较好的单位,干部骨干滋长了“好人主义”,主观认为战士辛苦一年了,加上执勤任务又比较繁重,在日常的管理教育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中,就放松了要求。对战士中存在的违纪现象,保持“一团和气”睁只眼闭只眼,姑息迁就,使违纪问题得不到处理,导致法规的权威性受到极大地损害,导致了执纪不严,违纪不究。岂不知,“严是爱,松是害”。军队是执行战斗任务的武装集团,对士兵一味放松,姑息迁就,部队就会松散,平时就会事故增多,战时就会伤亡增大,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兵法有云:“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其意就是说:对士卒如果姑息迁就而不能使用他们,一味溺爱而不能指挥他们去执行任务,违法乱纪而不惩治他们,那就像骄子一样,是不能用来打仗的。以上现象如不坚决的予以纠正,严重的则不能保证政令、军令的畅通。那么,面对当前出现的“松散”现象,该如何去解决呢?二、严明纪律,防松治散。纪律,是一定的社会组织规定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军队纪律是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制定,要求全军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严明的纪律,是历代兵家的治军之要。“令严方可以肃兵威,命重足始以整纲纪”。古今中外一切有战斗力的军队,都是军纪严明之师,没有纪律,军队一天也不能生存。如:历史上孙武演阵斩吴姬,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许多严明军纪的范例,充分说明带兵务必严其纪,治军必先严其令。俗话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在我军历史上,许多战争奇迹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来,无一例外都与严明的纪律相联系。如:红军长征时,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夺取泸定桥的命令一下达,红军战士们昼夜兼程240里,硬是“要桥不要命”,在规定的时间里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几十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险阻,不断的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靠严格的作风纪律来保障,正如毛主席在总结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阴谋经验时所指出那样:“我们党必须以纪律来保证党指挥枪这一原则的贯彻执行”。军队建设,无论是养兵、带兵、还是练兵,都离不开纪律规范。实践证明,凡是士气高昂,作风过硬,教育训练和管理工作搞得好的单位,都是军纪严明的,反之,纪律就比较松弛,因此,严格作风纪律建设是防松治散的迫切需要,特别在当前老兵退伍后,官兵思想放松,纪律观念淡化之际,必须下大力加强作风纪律建设,从严要求,整肃军风军纪,强化官兵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防治松散现象。(一)严格作风纪律,防松治散,必须加强思想教育。1、要强化革命理想信念和牺牲奉献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是军队的灵魂,是作风纪律的内核;牺牲奉献精神是我军精神支柱的本质特征,也是作风纪律的重要基础。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具备了自觉的牺牲奉献精神,才能保持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邓小平曾经指出:“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因此,必须强化军人的精神支柱,坚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教育官兵,用昂扬的革命精神激励官兵着力提高官兵的政治觉悟,从根本上培养部队的优良作风和严明纪律。2、要强化纪律观念和服从意识。坚持不懈地抓好作风纪律灌输,组织官兵学习我军的优良传统,学习条令条例和上级的有关规定。善于运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启发和警示官兵,紧密联系思想实际,澄清各种模糊认识,确保使官兵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不断增强保持优良作风、严守纪律的自觉性。3、要强化职能意识。我军的作风纪律,从根本上、是服务于战斗队职能的。通过职能和职责教育,引导官兵认清不论形势如何变化,战斗队的思想不能松懈,特别是作为担负着执勤和“处突”的武警部队,“天天执勤、经常处突”随时可能上一线,打头阵,容不得有丝毫的懈怠,必须时刻保持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不能丢,自觉增强忧患意识,克服当“和平兵、站和平哨、当和平官的思想,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和优良的战斗作风。通过严格约束和要求,引导官兵认清无论什么时候,优良作风和严明纪律的标准不能降低,时时处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二)严格作风纪律,防松治散,必须坚持从严管理。严格作风纪律防松治散,靠思想教育启发自觉,还必须要通过严格管理来转化。1、要从落实条令条例严起。一条制度就是一道防线,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不落实,是“三松”现象的具体表现。首先,要深化条令的学习和训练。当前,一些官兵条令不熟、职责不清、部队管理不严、违纪不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问题之所以比较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官兵的条令条例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条令条例的学习和训练。坚持条令月、条令日制度,使官兵养成学条令用条令、老老实实按条令办事的习惯。用条令条例规范部队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其次,要维护条令条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条令条例是新时期治军之依据,它对部队的作风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规范性。防治松散,必须要维护这些条令的权威性。要增强法规意识,树立条令条例就是法规的观念,任何决策、任何措施、任何行动都要遵循法规,要切实做到条令条例怎么规定的就怎么执行,规章制度怎么要求的就怎么落实,既不能超越法规我行我素,更不能背离法规另搞一套。第三,要从严落实条令。俗话说:“成之于严,失之于松”。从严落实条令,作为基层中队,尤其要抓好值班、点名、查铺查哨、请示报告和一日生活等制度的落实,把一日生活秩序搞正规,同时要清除违背条令条例的“土政策”、“土规定”,纠正滥施处罚的现象。要坚持始终,从小事抓起,凡是违规违章的,不论大小都要严查深究,对那些严重违纪的要根据条令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和惩治,要敢于惩罚,善于惩罚,培养违规必究、究之必严的风气。2、要从优良的作风抓起。强化官兵优良作风,增强官兵文明素质,是防松治散的主要手段。首先,要狠抓日常养成。作风培养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把日常养成当作培养优良作风的经常性工作来抓,从穿衣戴帽、言行举止等点滴入手,从早操、点名、集合站队等时机着手,注重训练官兵警容、警姿、礼节礼貌等基本内容,强化官兵令行禁止、雷厉风行、整齐划一、文明礼貌的优良作风。其次,要加强检查监督。实施广泛的行政、组织、制度、群众监督,使官兵人人都处在有效的管控之中并适时进行检查讲评,表扬好的,批评差的,扶正祛邪,形成优良作风的良好风气。第三,要抓住一个时期部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集中进行专项治理,比如,针对当前老兵退伍后出现的“三松”现象,适时安排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揭露矛盾,查摆问题,狠刹歪风,使中队经常保持良好的作风状况。3、要从干部自身做起。江泽民同志曾反复强调:“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徐向前在解放前就曾经指出:“部队的作风大半是指挥员带出来的”。当前,部队之所以出现松散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自身要求不严,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对部队管理松懈所造成的。作为一名干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时刻影响着部属,起着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如果我们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久而久之,责任意识就会淡化,工作标准就会降低,管理教育就会松懈,优良的作风就会下降。因此,从干部自身做起,首先,要强化职责意识。借助当前开展的干部“三心”教育,“暖心工程”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消除干部后顾之忧,确保干部把心思和精力放到干事业上来,始终保持爱岗敬业的革命热情,充分认清自己岗位的神圣,认清肩负责任的重大,持之以恒、振奋精神干事业,做到不辱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其次,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曹操,有一次率部出征行军经麦田,命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可是他的马突然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他命令主薄来定罪,主簿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曹操说:“制法而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于是拔剑割下自己的头发。这一割发代首”的故事充分说明了“为帅者,需严已自律”的道理。作为新时期基层带兵人要向小平同志所讲那样:“连长指导员不以身作则,就带不出好兵来;领导干部不做出好样子,就带不出部队的好风气”。可
本文标题:严明纪律 防松治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38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