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字的具象与抽象源起,导致东西方思维巨大差异演讲人|王东岳(哲学家,独立学者,《物演通论》作者)听我的课,重点不在于知识,更不在于实用,我希望大家听思想,因为思想是人类文明得以推进的底层源代码,是每一个人行为最基础的指南。今天上午的演讲主题是《东西方文化溯源》。南非澳洲文明为何到18世纪还未发生?人种差异很小,东西方文明为何差异如此之大?生存结构是缔造文化的最重要原因讲东西方文化溯源,我们从人类迁徙路线追溯上古人类文明起源。由于气候和生存环境等因素,现代智人在九万年至十万年前从东非开始向北迁徙,人类文明发生的梯次和现代智人迁徙定居的时间密切相关。①公元前6万年左右,人类迁徙到北非尼罗河流域,奠定了古埃及文明。②公元前5万年,到达中东地区缔造了古巴比伦文明。③公元前4万年,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欧洲。④公元前3.5万-4万年,进入中国。⑤公元前4万年,进入新几内亚和澳洲,比到东亚还早。这里有一个问题,上古先民九万年前开始迁徙,最早应该到达南非,其次四万年前就到达澳洲和新几内亚,和到达欧洲的时间相等。可是这两片地区文明直到十八世纪都没有发生,为什么?①因为在1.5万年前人类文明旺盛发展期,撒哈拉大沙漠形成,使得中部和南部非洲跟欧亚文明主大陆隔绝。②由于1.2万年前第四季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这使得澳洲和新几内亚跟欧洲主大陆隔绝。可见除了文明发生的梯次和迁徙定居时间相关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跟欧亚主大陆的交流条件。那么,历史上那么多的文明形态差异巨大,比如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有人说是生物学的人种差异。但是人类作为亚种发生分歧只有4万年的时间,因为迁徙到欧洲和东亚的人,只在四万年前才发生人种学上的分歧,形成尼格罗人种、高加索人种和蒙古利亚人种。而生物学界早就明白任何一个物种,如果他要发生生理形状和智力状态上的任何重大差别,他至少需要基因突变,基因累上百万年乃至数百万年才能够实现。所以人种学不足以解释人类文明发生分化的原因。但是,为什么在人种没有太大影响的情况下,东西方文明有如此强烈的差别呢?因为文明从来不是人类智慧主动的设计,而是受自然物候条件逼迫下的自然的选择,人类文明是自然的延展。①原因先从人类和所有动物的体细胞营养供给谈起。灵长类动物出现大脑皮层并且大脑皮层丰厚化以后,只能由葡萄糖作为能量,就只能寻找碳水化合物这一中能量作为维系生存的先决条件。这必然缔造农业文明。②同样的,人类培养动物也绝不是人类智慧的主动设计,而是人类在狩猎的过程中发现动物有“印随现象”、可以驯化。由此逐渐产生了畜牧业。③各地不同的人类随着不断迁徙,逐渐把农业和畜牧业成果互相传播,这个过程也是自然的选择,环境是缔造文化最重要的原因。从东西方文明形成的具体生存结构来看:西方文明为何崇尚冒险、自由、平等、契约?地中海是夹在欧亚非大陆中间的一个巨大的内湖,风平浪静,五六千年以前古人刻一叶扁舟就可以横渡,使得南欧、北非、近东交流变得非常便利。北欧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在当时生长茂密的乔木,不适农耕。因此,很晚才进入文明时代。而南欧的希腊地形多山石、土壤贫瘠。自然条件逼迫他们必须把商品做的十分精巧,才能换回北非或者两河地区的粮食,这就培育了文化的创新精神。同时,经商是充满冒险的活动,跋山涉水几百乃至上千公里,越过一个个氏族部落,这样的历程又培育了冒险精神和自由精神。另外,由于商业活动是个等价交换的过程,双方在人格上必须平等贸易才可以展开。由此,又缔造了文化中的平等精神和契约精神。因此,在自然条件和人口暴涨的压力下,古希腊早在三千年前就进入半农业、半工商业文明。并且,由此奠定了进入完全工商业文明的基础。中华文明为何崇尚集体主义?于此相对,中华文明所处的东亚,地理是一个全封闭地貌,北方是西伯利亚高寒冻土,西面是帕米尔高原,西南是青藏高原,南方为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都是无法翻越的大山脉。剩下的东方面对着浩瀚的太平洋,只有中原地区可以耕种。并且,受到“信风”的裹挟,亿万年来形成的厚达几千米的黄土高原土质细腻,黄河多次泛滥形成大面积的冲击平原,加上中国处于温带,雨量充沛。因此,中原地区,刀耕火种,极易垦殖,构成了世界三大原始农业发祥地之一。农业生产必然造成人口密度极高,耕地有限。人民只好在每一亩土地上精耕细作方得温饱,不敢有丝毫懈怠,生存结构趋向集体化,个性不能过分伸张。因此,造成中国文化自古讲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不讲个人权力,不讲自由。看来,生存结构是缔造文化的最重要原因。象形文字背后是东方抽象思维拼音文字背后是西方抽象思维具象思维发展艺术,逻辑思维诞生科学诞生东西方文明从起点上看来差别极小,一个是纯粹的农业文明,一个是半农业半工商业文明。可是就像两支箭,在它们射出的起点上虽然夹角很小,可是等到飞向远方两者的距离就会变得极大。两种文明的生存结构一旦形成,文明内在的规定性就会逼迫着它朝一个既定方向运行。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就是今天东西方文明看起来截然不同而且兼容性极差的真正原因。文化是人类面对不同生存环境、生存结构产生的谋生行为过程和体系。作为东方文明与文化代表的中国文字,继承了甲骨文的具象基因,文字结构缔造了中国的具象思维。而西方文明与文化发源地环地中海区域,因为要面对北非、西亚、南欧三地的经商往来,逐渐抛弃了各自原有的的象形文字符号,产生统一的拼音标识。也就强迫要用一种逻辑结构为每一个拼音标识寻找被公认的概念。这也就缔造了西方文明的纯逻辑思维体系。具象思维更适合艺术的发展,而逻辑思维却是科学诞生的。中国的象形文字带来的具象思维:中国的象形文字是一开始就是半抽象的,比如说在中国甲骨文中要画一只羊,他并不把整个羊画出来,他只把雄羊的羊角画出来,他要画牛只把公牛的牛角画出来,这个字就是牛,发音模仿牛叫的声音。象形文字以形表意,“步”这个字在甲骨文中不断的出现,他画的是什么呢?古人不穿鞋袜,赤脚踩在土壤上留下的脚印的半抽象图,拉出去的这一撇代表大拇指头。我们下面讲一下原始字意怎样发生。我先画一只“羊”,下面画一个就是“美”字,为什么呢?这个字的意思是男人雄壮像公羊叫做美。为什么美字在古代是形容男人的?所有动物都是雄性美,熊鸡、孔雀、狮子,因为雌性社会地位太优越,她用不着美。动物只在一种情况下发生内斗,那就是发情期争夺雌性生殖资源。原始社会群婚制,女性是稀缺资源,所以男性需要美。今天女性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勾引男人,标志着女性社会地位大大沦落了。所有的文字都是生活场景中的一幅画,它都保持了原始先民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我们讲象形文字的造字方式是为了讲思维方式。这种象形文字使我们的思维具象化。西方拼音文字带来的抽象思维:而西方的典型思维是抽象化。这就必须提到拼音文字,拼音文字为什么会发生呢?因为交流过度。环地中海地区大家经商不断来往,你到了某地听不懂他们说话,也看不懂他们象形符号,怎么办,你只能把他们说话发音拿音标注下来,把原有使用象形文字符号扔掉。拼音文字一旦发生,它的符号、概念丢失了,如果连概念都找不见,必须借助命题,再加上命题的复杂化构成命题的结构化,一个复杂的抽象逻辑体系由此建立。因此一旦使用拼音文字,使用这种文字的人他就必须在说每一句话,都得在逻辑结构上想,否则他连相互表意都不可能。由此缔造了西方分分秒秒训练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知道西方到了公元后150年出了一个著名的学者叫托勒密,建立了地心说,中国古代张衡也建立了地心说,叫浑天说,他做了一个浑天仪。大家注意中国古代用这些字符居然完整的建立我们的宇宙观,而且这些宇宙观都是感官上建立的,而不是在逻辑上推倒的,因为象形文字就是在感官上获得的形态,不进行抽象推理,而进行感官类比获得思维结论。大家看古诗《天净秋·秋思》,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完全是一个字一幅画的连环画排列。王维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具象思维创造着艺术。今天大多数人把科学技术混为一谈,在远古根本不是一回事,什么叫技术,实践经验在前,事后找一个理论贯通起来叫技术。什么是科学,恰恰相反,逻辑模型在前,事后才建一个实验室,用实践经验来检验。在真正的西方哲学里,你永远见不到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因为真正的西方之所谓的知识,全都跟实践无关,都是纯逻辑的推演。比如说你今天说的原子分子细胞DNA,请问哪一个是你能看见。我再举一个例子,托勒密当年的地心说,居然用数学来表述整个天体运动模型,一个完整的逻辑模型,缜密而具有延展性,他有两重含义,第一个是缜密,逻辑模型由于过度缜密,而越复杂的结构越容易破坏,于是后人发现逻辑模型上破绽,就可以推翻他,其实没有任何证据。科学是逻辑模型在先,事后才找证据。跟托勒密完全同时代,汉代的张衡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地心说模型呢?浑天仪,一个实物模型。所以中国文化都是具象思维文化,产生技术和艺术,西方文化产生抽象思维序列,它的文化构型叫哲学和科学。文化具有遮蔽效应,需要交流对撞因为任何文化不能突破自身你想学习,必须听到不同的声音什么叫遮蔽效应,我们大多数人会形成一个很错误的观念,认为文化天然具有拓展性。错,文化首先具有遮蔽效应,只有在交流和对撞的过程中才会产生拓展效应。为什么?因为任何一个全然不同的文化,它在内在结构上都是自恰的,自身是不能突破自身的。人类信神信了上万年,从来没有想过神学解释世界不对的,直接近代科学出现,但是现在西方80%人信神,信科学不超过20%。中国人把科学理解成什么呢?客观规律、相对真理完全错了。由于科学是西方传来的舶来品,由于要理解科学的前提条件是理解纯逻辑游戏的哲学,这导致中国人对科学毫无所知,以至于我们很荒诞地把哲学视为客观规律,要知道哲学科。这个东西历来是主观规律,而且是越错越快的主观规律,才叫科学。什么意思呢?要知道给科学找个定义,即使在西方都是很困难的事情,波普尔说,什么叫科学,证伪主义,凡是能够证明是错了的学问,才叫科学。大家看科学史,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今天看来都是错的。牛顿学说缔造了整个工业时代,可是牛顿学说才出现200年,爱因斯坦相对论一出现,牛顿学说立即崩溃。我在讲什么呢?科学总是错的,而且越错越快,以至于爱因斯坦不得不宣布说他的学说只是一个短命的过渡,我们会看到所谓科学史就是科学结论不断出错。我在讲什么,遮蔽效应,由于我们对科学根本不能理解,因此我们被全面遮蔽。什么叫有效学习,你必须听到不同的声音才叫有效学习。因为任何学说都不是真理,任何学问都是一个内在自恰的系统,他自己无法突破自己,而人类的任何知识都和真理无缘。你听我的课,跟你在其他地方听的都不同,我讲的都是无用之学。你在其他地方听的都是进步、创新的东西,而我告诉你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一个灾难,而且灾难越来越严重。我不想颠覆大家的思路,我只想拓宽大家的思境,通过我的课了解人类的思想史,了解人类思想得以发生的步骤,机制,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即使你做的事情跟我的观点相反,你也至少有了思想的利器。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何以成为三大盛世之道孔子的思想和老子的学说就其根本精神和文化品格而言有着极大的分别,孔子的学说极端的积极,而老子极端的消极。最能代表孔子文化品格的是论语中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因此中国后代文人用入世形容孔子,就是积极参与社会的意思。老子相反,最能代表老子文化品格的是道德经反复出现的六个字“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我什么都不做却把什么都做成了。可以看到老子文化品格极端消极,消极到一无所为的程度,后世总结为出世,就是出离人世的意思。《史记》记载孔子34岁这一年到东周首都洛邑拜老子问礼、问道。从老子和孔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老子对孔子全都是批评的态度。而孔子对老子的评价却非常高,《史记》说:“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这就是著名的“犹龙之说”,也就是孔子讲我今天见到老子,才知道龙是什么样子了!“弱者道之用”“顺天道而行就叫德”最伟大的思想家都倾向于反动老子的《道德经》分上下篇,上篇叫《道篇》(也叫《道卷》),下篇叫《德篇》(也叫《德卷》)。所谓《道卷》讲的是宇宙观
本文标题:王东岳演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44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