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从《葛底斯堡演说》看演说辞的文体特征与语言魅力
从《葛底斯堡演说》看演说辞的文体特征与语言魅力邵峰1杨义玲2【内容摘要】演说辞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有着不同于其它文学文体的文体特征。本文以葛底斯堡演说为例,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演说辞的文体特征。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演说辞这种文学文体具有铿锵有力、语义丰富、力量集中和说理有力等文体特征,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文学文体。【关键词】文学文体演说简洁一、引言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中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挫败南方军队向北的进攻。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战役,北方各州决定在葛底斯堡修建烈士公墓。1863年11月19日举行的烈士公墓落成典礼,林肯应邀出席并作了简短演说,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葛底斯堡演说,本文旨在对此篇说辞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对于文体,理论界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界定,即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1][2][3]。狭义的文体指的是文学文体,其中包括文学语言不同于其它文体的艺术特征、作者的个人的语言习惯和表现方式,以及某个文学流派的语言风格等。广义的文体指的是包括语言在内的所有的语言变体即语体,如新闻、法律、商务语体等。我们在这里的语体指的是狭义的文体分析就是文学文体的分析。从文体分析的目的来看,文体分析本身也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第一种可以被称为语言学文体学,第二种可称为文学文体学。两者的区别在于语言学文体学分析文体的目的在于应用文学文本中的语言素材来检验自己的语言学理论是否正确或完善,很少把语言素材研究的结果与文学批评联系起来,而文学文体学的目的则在于探究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主题思想和美学功能。如果我们把文体分析看作是语言学家证明语言理论的一种工具的话,在文学文体学家的严重文体文体分析就成了连接语言学和文体学批评的一座桥梁[4][5][6]。这种区别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比较明显。进20年来,由于语言学界和文学界都不把研究的目的局限于批评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学功能,而是越来越重视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语言学文体学与文学文体学之间的界定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二、文学文体分析下的具体分析1.文体分析方法的定义根据刘世生先生的界定,文学文体有多种分析方法,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分析文学语篇的语法结构和篇章意义。我们就将这篇演说词归为文学语篇。(1)当词汇层面上出现前景化时,可采用形体分析法分析词的新组合。(2)当词汇层面上出现前景化时,可利用词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知识分析非常规的或标记性的次序或句法组合。(3)在句法层面上,除了分析句子结构以外,还可以寻找不同类型的短语(名词短语,动词短语等)组合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使语言更趋于文学化。(4)在了解语言系统的基础上,控制某一范围内语法项的组合原则,就易于从语言日常的、非文学的用法中辨认出变异的标记性的或文学性的结构。(5)语境对理解语篇有多重要?有不同背景知识的对同一语篇会有不同的理解吗?(6)语言的比喻用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神秘的或可怕的事物变得平常或不可怕,或者使日常的事物变得美好不平常。2.文体分析方法的应用我们根据刘世生先生提出的6种方法的3种,选取本篇演说中的比较明显的文体特征分析。(1)词汇层面。当词汇层面上出现前景化时,可采用形体分析法分析词的新组合。演讲文体中所采用的词汇具有复杂、准确、正式的特点。在此演讲中,6个字母及以上的词汇量的数目为57个,占21%的比例,同时不常见的词也较多,如consecrate,hallow,perish等;这些词完全可以被其它词或词组替换,如“fourscoreandsevenyearsago”可以表达为“eighty-sevenyearsago”;“perish”可以被“disap2pear”替换。这样的用词增加了语言的难度,也可以使语言更加正式、准确、有严肃感。演讲文体中抽象词的数量比一般的文体多一些,如proposition,conceived,dedicated,consecrated,devotion,freedom等等,这同样是由《葛底斯堡演说》的内容决定的。在悼念勇士、振奋人心的基调上使用较多的抽象词是合乎情理的,并在使演讲具有感染力和增加听众对演讲人的信任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有若干理论对文体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语域(register)理论、功能(function)理论、衔接(cohesion)理论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在韩礼德看来,人是社会人,语言是人类用来进行交际的符号系统。而交际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受弗斯和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韩礼德重视语境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提出了情景语境的三要素,即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以及113这些要素在语言的不同结构中的体现形式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语域理论。话语基调分为两种:个人基调(personaltenor)和功能基调(functiontenor)。讲话人的个人基调是讲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关系。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的讲话人又会用词将两者的关系拉近。在此眼睛中出现最多的是第一人称“I”,“we”,“our”,“us”,没有出现第二人称“you”,而且只有在指代那些牺牲的先烈们时使用了一次“they”。由此可见,演讲者不自觉地把听众拉到了自己的一边,增强了鼓动性和可信性,也赢得了演讲者与听众间的亲近感。因此人称代词有助于建立和维护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实现话语人际意义的功能。(2)句法层面。当句法层面上出现前景化时,可利用词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知识分析非常规的或标记性的词序或句法组合。由于公众演讲的空间限制和形式决定它较之日常谈话更正式和严明的特点,又由于公众演讲对象水平多层次限制和演讲引起听众共鸣的目的和要求,它没有法律问题或科技问题那么正式,因此公众演讲在句法结构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鲜明特色。①句子结构。演讲问题的句子程度比日常谈话、即席演说或商业广告等文体都有明显的增加。在整篇演讲中共有271个词,10句话,平均每句话有27.1个词,在最短的句子有10个词,而在最长的句子则由82词构成,远远超过了英语中没句17.6个次的含词量,很好地描绘了未来的方向,以独特的令人易接受的方式激励人们不懈地奋斗。从对演讲的统计可以看出,含词量大部分集中在每句20—30个词之间,而不存在含词量在10个以下的句子,这与日常生活对话的含词量大多在10个以下的形成鲜明的对照。随着句子长度的增加,句子结构也自然的更复杂了,在构成整篇演讲词的10句话中,复合句占了9句(除第3句),比率高达90%之多,句子结构如此复杂是在日常谈话等交流中不常见的。此外,在短短的10句话中出现了4个动词不定式和4个动名词,这也无疑增加了句子的复杂性。在句子成分的组织上可以观察到,以主语开头的句子是7句,这样可以使读者经济便捷地抓住有效信息,同时3个以状语开头的句子的比重较日常用语有较大的增加,这样给读者设下悬念,能够引起读者兴趣,并使整个演讲富有变化、跌宕起伏,符合其文体特征和演讲目的。②句子类型。演讲与日常的双向交流不同。它要求演讲者事前要进行准备使其易于理解,并具有煽动性,避免表达和理解的重复性。因此,在演讲在动词词组的运用除有简单化的特点外,在句子类型上力求趋于完整准确,并庄重可信。其中在本篇演讲中的10句话无一例外地使用了陈述句,适应了这一要求,演讲者并没有使用疑问句是为避免演讲内容可信度的降低。既然是演说词又无一例外的要求语言的文采。在此篇中林肯的语言文采就表现在他经常使用的对偶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句整齐匀称,显示形式的整体美。这也是此篇演讲声调铿锵有力,语义丰富集中,说理有力的原因。其中的第二段是最好的例子,也是本篇的中心,共有167个词,分为5个句子,占了全文篇幅的三分之二。为了使语言简练,声调铿锵,说理有力,作者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把三个简单句并列在一起,不用连词,仅用逗号把它们隔开;三个并列的简单句都重复wecannot,为的是强调听众的印象。But,inalargersense,wecannotdedicate,wecannotconsecrate,wecannothallowthisground.接下去的一个并列句也是对偶句。两个并列句使用一对反义词(note,remember/forget)做谓语动词并各带一个以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Theworldwilllittlenotenorlongrememberwhatwesayhere,butitcanneverforgetwhattheydidhere.跟着的是两个以it为形式主语,以不定式短语为真正主语的句子构成的平行结构,把对偶和层进(climax)相糅合。这两个对偶句在意义上又是递进的阐述,进一步深入,很有气势:Itisforus,theliving,rathertobededicatedheretotheunfinishedworkwhichtheywhofoughtherehavethisfarsonoblyadvanced.Itisratherforustobededicatedheretothegreattaskremainingbeforeus⋯⋯.接下去是连续使用that,实际上是sothat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这又是一个对偶:Thatformthesehonoreddead,wetakeincreaseddevotiontothatcauseforwhichtheygavethelastfullmeasureofdevotion;thatweherehighlyresolvethatdeadshallnothavediedinvain.最后又用了三个that引导的从句,但是引导的不是状语从句而是三个宾语从句。这也是对偶的修辞手法:Thatthesedeadshallnothavediedinvain;thatthisNation,underGod,shallhaveanewbirthoffreedom;andthat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andforthepeopleshallnotperishformtheearth.第三个宾语从句中的ofthepeoplebythepeopleandforthepeople也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③短语组合模式。在句法层面上,除了分析句子结构外,还可以寻找不同类型的短语(如名词短语、动词短语等)组合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使语言更趋于文学化。为了便于不同层次的观众获得信息,演讲词的动词词组不是很复杂,演讲中共有33个动词词组,其中只含一个成分,即主动词的有15个,占到接近半数的比重,其它大多是含有两个成分的词组,以完成时和情态动词为主。含有三个成分的词组仅有一个,并且是完成时的被动形式。这些动词词组的时态情况比比较来说复杂一些,其中现在时仍占主体地位,有12个,占41.3%;过去时有8个,占27.6%;将来时有6个,占17.2%;完成时有4个,占13.9%。这主要是由演讲的内容决定的。在揭幕礼上缅怀过去、憧憬未来的内容也相应决定了各种时态应用的频率和侧重点。三、结束语总之,《葛底斯堡演说》这篇演说辞虽然短小精悍,但是声调铿锵有力,语义丰富,力量集中,说理有力。无论是从词汇层面,词组短语层面还是从句法层面都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也正是这些独特的文体特征使得本篇演说辞更加富有感染力。参考文献:[1]Cook.DiscourseandLiterature.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2]Cummings,M&D.U.Simmons.TheLanguageofLiterature.[3]任绍曾.语篇中语言形式化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王佐良.英语文体学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6]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本文标题:从《葛底斯堡演说》看演说辞的文体特征与语言魅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45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