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ppt课件
辛弃疾南宋时,有一个人,他是一员武将,戎马一生,满心想的都是收复失地;有一个人,他.是一位词人,笔耕不辍,魂牵梦萦的还是收复失地!魂牵梦萦的那片土地呀,是他一生的牵挂!这个人就是……1清代著名的词论家陈廷焯曾这样评价辛弃疾,说他是:人中之杰词中之龙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3题目解说“水龙吟”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4写作背景《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5检查自主学习•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鲈鱼堪脍()•倩何人()•揾英雄泪()céngōngzānjìkuàiqiànwèn7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891.思考: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0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1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1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132.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上片通过“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气象宏大,笔力迥劲。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表达了作者飘零江南的愁恨、抑郁和孤独之情。143.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15看、拍、会、登“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16上片:景色:江天、山景、落日、断鸿动作:看、拍、会、登寓情于景借景抒情17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思考18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的味美的鲈鱼,于是弃官回乡。——《晋书·张翰传》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1)尽西风,季鹰归未?19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后来许汜把这事告诉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三国志·陈登传》(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20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几围粗,便感慨地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说树已经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21从“休说”“怕应羞见”可以看出辛弃疾对张翰和许汜是不赞同的,辛弃疾希望去收复失地,抗击金兵,洗雪国耻。用桓温的典故,词人表达了自己已经渐渐衰老,可是祖国仍处在飘摇的风雨中,自己杀敌报国的壮志却难以实现的痛苦心情。3.在前两个典故中,辛弃疾是怎样的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辛弃疾借用桓温的典故想要说明什么?2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思考23•张翰:乐于归隐有家难回的乡思,以及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许汜:谋取私利不学、不愿,刘备:雄才大略赞赏,志在为国为民桓温:叹时光流逝忧惧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反例正例用典24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文为词”的特色。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归纳总结25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建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才臻于完善而达到高潮。苏辛词比较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意境,空旷辽远;语言,大气豪放。比较《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2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71.这首词上片勾画出的农村夏夜图具有怎样的特点?词人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月色皎洁,稻花飘香,农村的夏夜是优美的;月光惊动了鸟鹊,清风惊醒了鸣蝉,农村夏夜是宁静的;一片片蛙声是在诉说丰收景象,夏夜的气氛又是热闹的、欢乐的。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衬托,用鹊声、蝉声、蛙声衬托夏夜的静谧。28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两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应为“溪头路转,忽见社林边旧的茅店”。在山前疏雨将来时,“忽见”从前歇过的那家茅店,心情是惊喜的。用倒装句除了满足韵律的需要外,将“忽见”后移也可强调惊喜之情。29
本文标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470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