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高考作文拟题方法--导学案(学生版)
喀左高中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拟题学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明眸善睐百媚生,花香袭人蝶自来——作文拟题方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作文拟写标题的重要性2、掌握作文拟写标题的原则和方法【学习重难点】掌握并运用拟题方法【学习方法】探究法评价法总结法【学习过程】一、故事导入从前有位厨师不但菜做得好,还精通诗词,喜欢舞文弄墨,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来。一次一位秀才故意刁难他,给他出了一道题,让厨师用两个鸡蛋做一桌酒席,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他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旁边几根青葱丝,表示;第二道菜,是把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表示;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表示;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半蛋壳,表示。秀才见了,深表佩服。二、拟题的重要性:郑板桥曾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诗如此,作文也如此。高考作文(命题作文除外),从应试的角度来讲,题目不仅本身占分,而且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高考作文中拟好题目对作文至关重要:1、心理作用:先入为主,第一印象。对于作文,首先跃入阅卷老师眼中的是文题,题目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题目不好,也会影响到得分。2、高考评卷:不拟文题扣2分,拟题不当扣1分。实际上,由于前二者的原因,如果不拟题或拟题不当,其隐性失分绝对不止一两分。3、标题是让阅卷老师眼前为之一亮的第一点:明眸善睐百媚生,花香袭人蝶自来,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三、拟题原则:(一)准确鲜明。标题应紧扣符合材料和文章内容,突出主旨,一目了然。标题决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应紧扣话题、有的放矢。(二)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饶有情趣,用词活泼,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激起阅读兴趣。(三)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给人广阔的联想空间。(四)富有意蕴。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高雅的情调、格调,又富有启发性。(五)具有文采。标题有诗意,有文学韵味,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喀左高中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拟题学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四、目前拟题存在的问题:1、照抄话题,误把话题当题目。2、过于平白直露,没什么文采。3、题目偏离话题或材料的限定。题目与文章内容不符,文不对题。五、合作探究:拟写标题,探究方法。(一)2019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拟题:(二)【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拟题:五、方法总结(一)拟写实力型标题三种方法此类标题以无招胜有招,有大道至简的底气,质朴无华,亮出的都是“干货”。因洗尽铅华,故能让阅卷者一目了然;因有的放矢,故能让阅卷者了解主旨。方法一:亮出观点即在标题中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喀左高中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拟题学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的见解,旗帜鲜明,先声夺人。如:①作别眼见为实(全国卷Ⅱ·辽宁考生)②打破定式,走向创新(全国卷Ⅱ·重庆考生)③不忘根本,放眼未来(浙江考生)人们肉眼见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象,而非真相,为此,例①用“作别”二字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眼见为实”这一习惯认识的否定态度;例②破的是“定式”,立的是“创新”,先破后立,观点鲜明;“不忘根本”是“继往”,“放眼未来”是“开来”,例③鲜明地表达了作者“要在传承中发展壮大”的深刻见解。方法二:亮出内容即在标题中直接亮出文章的议论中心。如:①花袭人的暖心世界(江苏考生)②钱塘潮涌奇,我自泛扁舟(浙江考生)③水应深潜,酒应细尝(全国卷Ⅱ·重庆考生)例①亮出的是叙述缘由,用《红楼梦》中的花袭人之言展开议论,她要求宝玉答应的三件事既体贴,又理性,正是“情切切良宵花解语”,因而富有事趣;例②亮出的是带有水乡特色的意象——钱塘潮、扁舟,抒发了作者勇做时代“弄潮儿”的豪迈情怀,因而富有情趣;例③亮出的是水、酒两个事物,借对二者“深潜”“细尝”的态度,表达了“浅显之知浮于表面,深处挖掘才获得真知”的主旨,因而富有理趣。方法三:亮出层次即提取写作提纲中的关键词,在标题中直接亮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结构层次,使文章构思清晰,布局分明。如:①立大志,成大器,担大任(天津考生)②变时变识变实(全国卷Ⅲ贵州考生)③新路·心路·兴路(全国卷Ⅲ·贵州考生)例①中的三个短语形成了严密的逻辑推理链,“立大志”是“成大器”的重要前提,而“成大器”又是“担大任”的重要前提,逐层推进,展示出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例②和例③均采用“一字立骨”的方法,选择三个音近而意丰的词语,巧妙相连,缀而成题。在标题中,例②展示出文章从时间在变、认识在变到精神在变的总体架构,例③展示出文章从除旧布新、凝心聚力到民族复兴的总体架构。(二)拟写新锐型标题三种方法此类标题“新”在与时俱进,与时代的主旋律、时尚的新潮流同频共振,“锐”在别出机杼,独辟蹊径,带给阅卷者扑面而来的“新”气、“锐”气。方法一:镶嵌热词即在标题中镶嵌一些年度热词、网络热词等,彰显其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意识和与时代同行、倾听时代声音的使命感。如: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全国卷Ⅰ山东考生)②走好长征路,领航新时代(全国卷Ⅲ·四川考生)③丢弃“佛系”扬“儒系”(浙江考生)例①中的“初心”和例②中的“新时代”取自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7”年度字词,这两个词语传递的是正能量,洋溢的是家国情怀;例③中的“佛系”取自网络流行词,标题鞭策了“佛系”不争不抢、喀左高中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拟题学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不求输赢的消极的“出世”态度,倡导“儒系”自信昂扬、奋发进取的积极的“入世”精神。方法二:点击时事即在标题中点击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时事,彰显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和对时事的敏感度、认知度。如:①雄安的绿色长征路(全国卷Ⅲ·云南考生)②且看少年芳华,助力国之成长——一封“时光瓶”中的信(全国卷Ⅰ·湖南考生)③只问使命,无问西东——2035年的一份成人礼(全国卷Ⅰ湖北考生)例①的拟题灵感来自中国政治、经济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设立雄安新区,此举乃千年大计,举世瞩目;例②和例③的拟题灵感来自热映的两部国产影片——《芳华》和《无问西东》,这两部影片奏响了“青春注定历经磨难,青春必然风雨兼程”的热血乐章,勃发的是“青春无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的筑梦豪情。方法三:焕发新论即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打破成见、定论,在标题中焕发出独到的见解、新论,彰显其辩证、发展的眼光和逻辑思辨的能力。如:①己所欲慎施于人(上海考生)②浮云不遮慧眼,众议难掩明心(全国卷Ⅱ·重庆考生)③器,善用者赢(天津考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名言,但作者却对其进行了反向思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出发点是“利他”,“己所欲,施于人”的出发点则可能是“为己”。“利他”与“为己”是划分“被需要”动机和效果的标准。例①为此焕发出“己所欲慎施于人”的新论。“浮云遮望眼”“众口铄金”观照的是“浮云”“众口”等外因的作用,但作者却换一个角度进行了思辨,“眼”“心”等内因不够强大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例②为此焕发出“浮云不遮慧眼,众议难掩明心”的新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孔子的名言,但作者却对其进行了延伸思辨,“利其器”只是前提,“用其器”才是关键,人们应该做“器”的驾驭者,让“器”帮助自己成大器,而不能被“器”绑架,沦为“器”的奴隶。例③为此焕发出“器,善用者赢”的新论。(三)拟写新奇类标题四种方法新奇类标题“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考生将长期积淀的文学素养幻化为标题中一抹极具文采的云霞,妙手偶得,溢彩流光,让阅卷者拍案叫绝。方法一:留意押韵此类标题句式整齐,尾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得词句结构之美,更得汉字音韵之美。如: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写给2035年的你(全国卷Ⅰ·江西考生)②以大国之泱泱,添天下之风光给“十八岁的你们”的一封信(湖北考生)③巍巍浙江,日月争光(浙江考生)例①上下句的尾字“马”“华”押拼音体韵,意深韵长;例②上下句的尾字“泱”“光”和例③上下句的尾字“江”“光”均押拼音体ang韵,铿锵有力。方法二:机智集句此类标题看似集词、集句,实则集思、集智,出于原句而不拘于原句,既得原句之妙,又融新意之胜。如:①变通则久(全国卷Ⅲ贵州考生)喀左高中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拟题学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②粗粝能甘,纷华不染——寄往2035(全国卷Ⅰ·湖北考生)③上善若水,烟雨平生——写给2035年的你(全国卷Ⅰ湖北考生)例①从名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中集词而来;例②从警()句“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围炉夜话》)中集句而来;例③上句集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下句集于“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这些集词、集句不着斧痕,浑然天成。方法三:妙用修辞此类标题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词句的表达效果,既扣文题之隐旨,更化平淡为神奇。如:①握崭新机遇,担永恒使命——致新时代青年(全国卷Ⅰ·湖北考生)②多元思维,破解问题的利刃(全国卷Ⅱ辽宁考生)③三“味”浙江人(浙江考生)④在时代的浪尖上舞蹈(浙江考生)例①中,“机遇”“使命”扣题旨,“崭新”“永恒”显特色,“握”“担”明态度,富有见地,对仗工整;例②运用比喻揭示多元思维在破解问题时的重要作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例③既可以理解为三次“品味”浙江人,也可以理解为浙江人身上的三种“味道”,一语双关,意蕴丰厚。例④以“舞蹈”喻成长、发展,典雅而生动形象,富有诗的意境和韵味。方法四:巧妙引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拟题时许多考生对“引用”这一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如:①江山代有才人出(全国卷Ⅰ·河北考生)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全国卷Ⅱ·吉林考生)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全国卷Ⅲ四川考生)④大“器”磅礴,唯我中华(天津考生)⑤轻舟驶过万重山(全国卷Ⅰ·湖北考生)⑥路漫漫,吾将备变而求进(全国卷Ⅲ四川考生)⑦“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漫谈(全国卷Ⅱ·吉林考生)此类“引用”源于与作文题目要求在意蕴上的契合,例①、例②和例③分别成为2018年考生在拟写全国卷、全国卷Ⅱ和全国卷Ⅲ标题
本文标题:高考作文拟题方法--导学案(学生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51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