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生死的省思 —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 佛学杂论五明研究佛教导航
生死的省思—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佛学杂论五明研究佛教导航石窟绘画雕塑建筑书法文学音乐其它综论禅宗净土法相中观天台华严唐密南传戒律三论宗藏秘西藏佛教缅甸佛教越南佛教泰国佛教朝韩佛教日本佛教欧美佛教台湾佛教斯里兰卡佛教马来西亚佛教印尼佛教印度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会道门伊斯兰教道教儒家首页|信息|文库觉之路|藏经楼讲经堂|相册佛音影视馆|站内搜索网址|结缘人才百科|BLOG论坛家园|综合网站论坛社区法师博客莲友博客网络道场地方佛教佛教经论影视音乐网络讲堂主题网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港台佛教海外佛教法物流通护生素食慈善网址佛教协会宗教局民间社团|五明研究首页|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地区佛教|佛教历史|宗教比较|观点访谈|英文佛教|佛学杂论|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五明研究佛学杂论正文文库投稿生死的省思—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生死的省思—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作者:慧开法师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47更新时间:2009-5-28生死的省思—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慧开法师南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生死学研究所所长壹﹑前言—生死的玄机「人生」—吾人一期之生命,自呱呱坠地始,以撒手人寰终,倘无「生」与「死」的事件发生,即无「人生」之课题可论。客观而论,「生」与「死」的现象乃是生物界最自然不过的事,同时也是构成人间世的最基本前提。然而不论是从人类社会的文化传统或是风俗习惯的角度来观察,一但触及「生死问题」,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是最陌生而又最恐惧的事情,甚至于成为从家庭到社会都是最忌讳谈论的话题,如此诡谲的情境构成了人生的一大难题与吊诡(paradox)。世间为什么有「生」?既然「生」了,为什么又有「死」?吾人的「生」到底从何而来?「死」究竟往何而去?这是千古以来的疑惑与难题。古今中外,多少圣贤的箴言,哲人的睿智,以及先知的福音,均曾尝试提出圆满的说法与究竟的解答,诸如:创造说﹑自然发生说﹑唯心论﹑唯物论﹑进化论﹑缘起论﹑永生说﹑轮回说……等等,不一而足。可是对芸芸众生而言,科技文明的进展,社会环境的与时推移,以及民俗文化的积习,不但使得现世「生养」与「养生」的问题愈发复杂,「老病」﹑「安养」与「送死」的问题也更加棘手。如此说来,生死的问题岂非永远令人束手无策?虽然表面上看似如此,仔细深究,其实倒也不尽然。生死攸关的问题,到头来会显得无解,主要还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世人都是处于「当局者迷」的情境;换言之,自身处在生死之流当中的芸芸众生,在面对生死问题之时,就如苏东坡的庐山诗偈所观察到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者如老子之言:「仁者见仁,知者见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如果撇开宗教的信仰前提﹑科学的假设求证﹑哲学的概念分析与逻辑的演绎归纳,而直接面对吾人的生死情境,则能体会出「生」与「死」本身其实乃是直觉与内观的经验领域,而非属客观与外求的知识范畴,虽然前者(经验)尚须仰赖后者(知识)来作某种程度的描述﹑理解与诠释,但是经验根本无法完全用知识取代。生死的玄机是一则「现成公案」,借用禅门宗师的说法,就是「答在问处」,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当吾人面对「生死之究竟面貌」此一大哉问之时,如果想要找到一个放诸四海皆准,具有绝对客观性与科学性的知识理解或标准答案,恐怕是永远无解。但是如果透过个人内在的生死经验与主体性自觉,深入地作自觉性的思考与内省,直接和生命本身展开对话,运用禅门教学所宗的「参究」法门,则另有一番光景,直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生死大事的来龙去脉会有更上一层楼的观照﹑体会与领悟。贰﹑生死的省思一﹑「未知生,焉知死」乎?「未知死,焉知生」乎?生死可知乎?中国人向来忌讳谈论生死大事,尤其是直接触及到「死亡」的议题,甚至于连容易令人联想到「死亡」的字词及语言都要尽可能地回避,以免不慎因触了霉头而带来厄运。众所周知的例子是,有许多大楼与医院里没有第「四」楼,而较少被注意到的特例是,有些国内外航线的飞机上居然也没有第「四」排。国人还为这种避谈生死的心理,找到一项权威的理论根据,就是孔子所曾说过的:「未知生,焉知死?」。这样的引述,彷佛是说睿智圣明如孔老夫子都避而不谈死亡,我们如何论得?其实这项引述与推论是对《论语》之文意严重的误读,以及对孔子之生死观极大的曲解,笔者不得不在此提出合理的诠释与应有的辨正,同时为老夫子申冤平反。按「未知生,焉知死」此一关键语句,出自《论语》<先进篇>,其原文如下: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依笔者个人多年来之思索与心得,要如实地理解孔子与季路(即子路)师徒之间的这段对话,并且正确地诠释其意涵,必须掌握两点关键:一者,远从孔子对子路性格的了解,以及孔子与诸弟子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思考;二者,近从这段问答之间的义理脉络来分析。对话是由子路提问「如何祭祀鬼神」开始,殊不知孔子向来就不喜谈论「怪﹑力﹑乱﹑神」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老夫子其实根本就不欲回答,是故直接了当地用反问的方式,把问题拋回给子路,没想到子路却未听出玄机,紧接着又提出另一个有关死亡的大议题,而孔子则是顺着先前的口气与对应模式,同样地以反问的方式,再一次把问题丢回,而巧妙地拒绝了进一步的讨论。笔者以为除了上项不谈怪力乱神的理由之外,极有可能是在孔子的心目中,子路根本就不是探讨这项生死议题的对象。因此,严格地说,「未知生,焉知死」此语,只是老夫子在无意进一步讨论的脉络之下,勉强响应子路的问话,根本就不能据以认定这就是孔子的基本生死态度。笔者颇感遗憾的是,当初提此问题的人怎么会是子路,而不是颜渊?否则老夫子很可能会乐意回答,甚至进一步畅谈深论,因为颜回是孔子心目中唯一好学的弟子,应该够资格探讨此一「究天人之际」的大哉问。可惜该提此一问题的颜渊,却可能因不幸短命死矣而来不及问,而性格豪迈冲动的季路,又因率尔提问而让老夫子在有意与无意之间,顺口回了一句:「未知生,焉知死?」成为一则千古的公案与难解的疑团,不但让许多后世的儒者与知识分子误导了国人的生死态度,并且让至圣先师遭人曲解了二千五百年之久。承上所述,「未知生,焉知死」既然是应答之语,自不足以代表孔子心中的生死观,至于孔子自身的生死态度与哲学立场究竟为何,则非一﹑二句话就能够说的得明白,而需另行专文探讨。笔者在此仅强调一点,孔子并非不知生死,亦非不论生死,而是因为身处于春秋战国之际的乱世,他的人生哲学与教育生涯所关切的议题与阐述的义理,主要是着重于启发生命价值与意义,以及其在孝道伦理上的义理彰显。在生死问题上,也偏向于强调其在孝道伦理上的意义与社会价值,至于生死本身在宗教向度上的主体性意义,亦即佛家所关怀之「生死大事」,孔子的态度则是倾向于存而不论的。然则「生死可知乎?」此一问题的答案倒是肯定的。「生死大事」不但是可以省思的,而且是从人类有史以来即不断地被人们思考与探索。庄子曰︰「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熟知其纪?」从生命本身的观点来看,「生」与「死」都是「生命之流」无法分割的一部份,换言之,「生」﹑「死」是生命本身一体之两面。吾人落在生命之大化流行中,「生」与「死」都是「生命」的展现,无「生命」即无「生死」,无「生死」亦无「生命」,所以夫子之言「未知生,焉知死」,也可藉作为一种警语,即是不能离「生」而论「死」;反之亦然,「未知死,焉知生」,亦即不能离「死」而论「生」,而必须「生死兼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生命的旅程中,早已不知不觉地就开始了「生」与「死」的疑问与探索,现在为大家分述如下。二﹑生命的疑惑─生从何来?其实无论古今中外,世界上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在其孩提时代,问过自己的父母亲这个生命的公案:「我是从哪里来的?」意即:「我是从哪里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到底是如何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然而绝大多数的父母亲,在第一次面临幼儿突然提出这个问题的当下,一时之间都觉得惊惶失措,不知如何应答,同时心中还觉得纳闷,怎么孩子这么早就开始问这种难于启齿的(「生理卫生」或是「健康教育」)问题?因此不是支吾其词,就是胡乱瞎掰一些不着边际的答案来搪塞。坦白地说,几乎全天下的父母亲都误解了这个问题的本质,二﹑三岁乃至四﹑五岁的幼儿们尚无明显的性别意识与认知,因此小朋友们所想要问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关乎「生理学」或「性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有关「存在(existence)」或是「存有(being)」的问题。再明确一点地说,这是每一个生命主体对「自我的存在」此一实存经验(existentialexperience),所作的一种内省式的关照与思考;换言之,这是一个属于「存有论」的问题(anontologicalquestion)─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千古以来不知困扰了多少的贤哲睿智,至今仍然没有任何放诸四海皆准的答案或理论。进一步地追溯与分析,对于每一个开始牙牙学语的幼儿来说,他对自己所经验到的这个新世界的感觉,其实是充满了惊奇(fullofwonder),故而亟于展开探索的活动,他要认识﹑知晓﹑熟悉周遭环境中的人﹑事﹑物与现象,所采的方式就是不断地「问问题」,范围则是「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因此在英语中,对开始会说话的幼儿有个“questionbox”的封号。)当幼儿在不断地探索外界的事物到了某一个阶段之后,总有一天,他会猛然发现居然还有一个最大的惊奇,自己过去还未曾质疑与探索到,就是:「我自身的存在」是从哪里来的?我自己的「这个存在」是怎么来的?有趣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生命的早年都曾经是个勤于思考﹑探索与发问的朴素哲学家,也都曾经参究过古往今来之大哲与禅宗祖师的公案:「生从何来?」然而,吊诡而又可惜的是,随着人间烟火的不断熏染,愈来愈加执着于感官与物欲的追逐,大伙儿不是逐渐淡忘了这千古之谜题,就是根本丧失了探讨它的兴趣,而从未料到,有朝一日当自己面对子女提出同样的问题时,居然会面红耳赤,不知如何应对。然而生命的公案是不容回避的,总有一天我们还是会返回到问题的源头与它相会。三﹑死亡的威胁─死往何去?相对于「生从何来」的疑惑,即是「死往何去」的难题,通常在我们遭逢至亲好友过世之时,或者是心爱的宠物死去之际,心中自然会升起面对生命消逝所产生的恐惧与疑惑。譬如当儿童面临家中有长辈辞世,在悲伤失落之余,自然会问到像这样的问题:「阿祖死了以后,他会去哪里?」有趣的是,台湾民间倒是有一个制式的答案:「他去苏州卖鸭蛋了。」显然这是一个刻意回避问题的应答之语,一方面只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抚慰幼小心灵的悲伤情怀,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吾人普遍不愿意认真面对(甚至于刻意逃避)死亡问题的基本态度。众生对于死亡的恐惧是个普遍的现象,其原因可有以下数点:一者﹑源自对死亡的无知与无奈,二者﹑对死后生命是否延续的疑虑,三者﹑对现世一切存有的执着—包括「我」与「我所」,四者﹑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传统文化与社会民俗对死亡负面印象的熏染与误导。对绝大多数的人而言,生命消逝的哀痛情怀与生离死别的悲伤场景,俨然加剧了死亡的恐怖与威胁。人死后,生命就这样无端地消逝了吗?还是接着另有一段续起的生命?如果死后仍有生命,那么会去哪里呢?是羽化登仙,神游太虚,翱翔宇宙吗?是上天堂而快乐永生?还是下地狱而受苦无尽?是赶赴阴曹地府报到,成了孤魂野鬼?还是轮回于六道之间,转世投胎?这些令人困惑与难解的问题,都是在我们早年的心中就已经燃起阵阵疑团,至今仍然不得其解。就如「生从何来」的公案一样,「死往何去」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属于「存有论」的哲学思考,而非牵扯到怪力乱神的迷信或聊斋之谈,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深思与探讨。四﹑生死自觉—人是「向死的存在(Being-toward-death)」所有众生一出世就朝着这一期生命旅途终点的方向走,这是一个实存的客观事实,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但绝大多数人都极力回避掩盖这个事实,而不愿认清「死亡」其实就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在他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对人的存在以「实存分析(existentialanalysis)」的观点下了一个定义:人是「向死的存在(Bein
本文标题:生死的省思 —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 佛学杂论五明研究佛教导航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550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