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中国近代史纲要(2008修订版)--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了解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和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进程,懂得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三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斗争,掌握国民党政权覆亡和第三条道路最终破产的原因、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重点掌握人民共和国建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基本经验,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目的: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1)有利形势:国际上,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力量得到发展;在国内,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万,解放区人口达1亿。1、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被捕的革命群众。(2)不利形势:消灭共产党是蒋介石集团的既定方针,并得到了美国的公开支持。“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蒋介石于1945年5月据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报告:“自从对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政府以赠予和借贷的方式给予国民党中国的援助总数约达二十亿美元,这个数字在价值上等于中国政府货币支出的50%以上,与该国政府预算相较,在比例上超过战后美国对任何西欧国家的援助数量。除了这些赠予和借贷外,美国政府还曾以大量军用与民用的战时剩余物资卖给中国政府,其采买原价值在十亿美元以上,而通过协议美国政府所取偿的只有二亿三千二百万美元。”——《中美关系史资料汇编》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2、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针对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要求,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3.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1)重庆谈判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三次电邀,8月28日毛泽东赴渝谈判。毛泽东与蒋介石在宴会上频频举杯互相致意10月10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毛泽东(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召开,中共和国民党以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38名代表参加。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五大决议:A、改组国民政府;B、召开国民大会;C、实施《和平建国纲领》;D、整编全国军队;E、制定宪法。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1、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1946年6月底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对比力量状况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军队数量430万人120万人装备情况接收100万日军的精良装备,有美国援助建立的空军和271艘舰艇、8亿多美元的剩余物资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飞机、坦克,大炮很少拥有人口3亿多1亿多拥有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农村,小城镇,偏远地区外援情况合法政府,有美国等支持基本无外援•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2、中共的战略指导思想、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1)战略指导思想(2)政治方针: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3)军事原则: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3、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6.6—1947.2国民党全面进攻1947.3后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粉碎全面进攻: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山东解放区:孟良崮战役1946.7—1947.2,共歼敌71万蒋介石不得不放弃全面进攻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二、土地改革和农民的发动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我方主动转入战略进攻敌方被迫转入战略防御解放战争第二年度军事形势的总的特点1、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中原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苏鲁豫皖,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内线解放军也渐次开展了攻势作战。中共中央规定解放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大反攻解放石家庄两区连成片华北聂荣臻西北彭贺收复延安三军挺进中原陈谢兵团豫陕鄂陈粟主力豫皖苏刘邓大军大别山东北林罗内线作战外线作战使敌孤立发动攻势BACK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总形势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形势图刘邓大军进大别山。刘邓大军过黄泛区。刘邓大军进大别山。刘邓大军过黄泛区。•战略进攻的意义:“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毛泽东)2、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7年12月会议制定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具体行动纲领。毛泽东在会上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提出:政治纲领——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军事纲领——十大军事原则。其核心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首的垄断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山东海阳县民兵。山东海阳县民兵。1、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1946年5月4日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政策—“五四”指示1947年10月颁布《中国土地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2、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1948年秋1亿解放区农民分得土地,农民踊跃参军保卫胜利果实。老贫农分到了土地,喜气洋洋翻身农民积极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1.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逃难的老百姓。逃难的老百姓。国民党的“劫收”、独裁、内战等政策导致国统区严重政治经济危机,人民流离失所。通过了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坚决反对,拒绝参加伪“国大”。蒋介石独裁统治的野心彻底暴露,蒋介石在政治上空前孤立,国统区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国民党“制宪国大”的破产按照政协决议,真正的国民大会,应当是在全国停止战争的和平环境中,由改组后的民族联合政府召开。1946年“国大”是蒋介石一手包办的,是伪“国大”非法“国民大会”一九四八年,国民党政府召开选举总统、副总统的“国民大会”。蒋介石被选为总统。图为时人所画的漫画《二十年江湖独脚戏》以讽刺此次选举。蒋介石为求得美国援助,进一步出卖中国的权益。1946年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时间财政总收入支出赤字赤字占支出总额百分比19461947近2万亿元13万亿元5.5万亿元40万亿元3.5万亿元27万亿元64%67.5%时间法币发行量抗战前1946年1947年1948年14亿元8.2万多亿元40万亿元660万亿元1937年可买两头牛1945年可买两个鸡蛋1946年可买六分之一块肥皂1947年可买一只煤球1948年可买五百分之一两大米1949年可买五十亿分之一两大米2、学生运动的高涨1945年底昆明学生“一二一运动”;1946年12月北平学生“一二三0运动”;1947年5月南京学生“五二0运动”。“一二•一血案”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在大街上游行1946年12月30日北平学生举行抗暴游行1947年5月20日,各地学生6000余人在南京举行反饥饿、反内战游行,并向国民党政府请愿。3、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1946年下关惨案▲1947年抢米风潮▲1947年台湾二二八起义▲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斗争周恩来赶赴医院慰问受伤的马叙伦图为台北人民在火烧国民党政府的专卖局意义:标志着新的人民革命高潮即将到来;蒋政府已处在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政治包围之中。思考: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统治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国民党代表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在抗战胜利以后逆历史潮流而动,实行了一系列背离民心的政策:独裁、内战、亲美、“劫收”等;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利益,顺应战后进步潮流,制定正确政策,与国民党进行坚决斗争,深得民心,加速了国民党的灭亡。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党派名称成立时间成立地点中国致公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925年10月1930年8月1941年10月1945年12月1945年12月1946年5月1947年11月1948年1月美国旧金山上海重庆重庆上海重庆香港香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毛泽东与民主党派人士在一起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中共对各民主党派采取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1947年春,蒋介石限令中共撤消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代表团,封闭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图为中共代表团撤离南京前,宴请民主同盟负责人,并留影纪念。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民盟由于抗战特别由于政协的机缘,客观上一时造成了他在全国的第三党地位,使他中间许多领导人物代表着中产阶级的想法,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寻找出第三条道路。”——周恩来1、第三条道路的主张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道路。2、国民党对民主党派的迫害暗杀李公朴、闻一多取缔民盟闻一多李公朴1947年10月27日,国民政府以“勾结共匪、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限期解散。3、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1948年1月沈钧儒恢复民盟拥护中共1948年1月民革成立宣布拥护中共1948年1月5日,民盟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民盟组织,与中共携手合作。图为部分民盟领导人的合影。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1948年4月中共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得到各民主党派响应1949年1月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共55人发表《对时局的意见》拥护中共领导“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格局的基本形成。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8.9—1948.11辽沈战役歼敌47万1948.11—1949.1淮海战役歼敌55万1948.11—1949.1平津战役歼敌52万BACK1948年9月---11月东北解放军范汉杰廖耀湘辽沈战役示意图BACK黄百韬黄维杜聿明淮海战役示意图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BACK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示意图东北解放军华东解放军陈长捷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一九四九年元旦,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代总统上台,提出了“和谈”。4月1日北平谈判开始。15日周恩来把《国内和平协定》交给国民党代表团。国民党政府谈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纲要(2008修订版)--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57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