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人物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汇总编号名字国家著作·学说相关知识1苏格拉底古希腊“产婆术”“问答法”三步;讽刺,定义,助产术启发式西方最早2柏拉图古希腊《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教育为国家政治服务3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论灵魂》“教育遵循自然”,和谐教育,儿童分阶段教育,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4昆体良古罗马《雄辩术原理》又叫《轮演说家的教育》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5孔子春秋战国《论语》“有教无类”1、启发诱导世界最早“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因材施教3、学.思.习.行结合4、温故知新(轻视科技劳动与劳动相分离)6乐正克战国末期《学记》中国最早世界额最早第一部教育专著教学原则:1、教学相长2、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3、藏息相辅4、豫时孙摩5、启发诱导6、长善救失7、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7孟子春秋战国《孟子·尽心上》‘性善论’最早“教育”一词出现8许慎东汉“说文解字”分别对“教”、“育”做出解释9培根英国教育学鼻祖实验科学鼻祖,第一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归纳法”10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之父’捷克《大教学论》1632年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近代教育学之父’。1、“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2、班级授课制3、教育适应自然4、教学原则(直观性-金科玉律、系统性-循序渐进、量力性-最近发展区、自觉性);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天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11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最早把教育学这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12艾宾浩斯德国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曲线,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重学法、节省法13卢梭法国《爱弥儿》‘性善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归于自然’14道家春秋战国‘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15荀子春秋战国‘性恶论’“化性起伪”闻-见-知-行,外铄论16墨子春秋战国“兼爱”“非攻”重思维训练实用技术,亲知、闻之、说之17斯宾塞英国《教育论》生活本位论,教育目的将来做准备,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核心课程”‘实质教育论’18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们怎样思维》实用主义教育学、教育目的为当前学习五步:创设、确定、提出、推断、验证三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及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二学: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无目的:教育无目的论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意识流”把意识看做持续不断的过程;课程活动-经验活动的主要代表人物19特拉普德国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20梅伊曼德国《实验教育学纲要》实验教育学流派代表,还有法国比纳、美国霍尔和桑代克梅伊曼-实验教育学之父21拉伊德国《实验教育学》22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性恶论”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诞生,“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奠基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一个原则:教育性(德育)教学原则二个基础:《伦理学》、《心理学》的基础上三个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个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实质教育论’-和斯宾塞23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德国《教育与文化》文化教育学流派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注重人的发展培养完整的人格24克鲁普斯卡娅前苏联《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25马卡连科前苏联《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平行教育原则”“平行影响”26凯洛夫前苏联《教育学》1939年出版《教育学》论述‘全面发展’公认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27杨贤江中国《新教育大纲》1930年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著作28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教育心理学化’西方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付诸实施的教育家,儿童自然和谐发展,“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29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育》幼儿教育之父30陈鹤琴中国“活教育”活教育思想、中国的幼儿教育之父31乌申斯基俄国《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育学奠基人(之父)32卡普捷列夫俄国《教育心理学》1877出版《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33桑代克美国《教育心理学》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贡献更大所以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他的“饿猫实验”-联结-失误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善的学习理论,提出学的三大原则: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共同要素说”--伍德沃斯34罗森塔尔美国教师期望教师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35泰勒美国《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现代“课程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教学目标评价模式: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目标为中心忽视了过程36斯腾豪斯英国“过程模式”弥补目标模式提出的过程模式36廖世承中国《教育心理学》192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37房东岳中国《教育实用心理学》1908翻译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38劳伦兹奥地利‘关键期’关键期的提出39维果斯基苏联‘最近发展区’“内化论”“文化-历史”现有水平和指导所能达到水平之间称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创立“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内化说,“支架式教学”‘学校应走在发展前面’40舒尔茨美国人力资本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41舒茨美国人际关系1、包容需要、2、感情需要、3控制需要42蔡元培中国《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思想自由’取兼容并包主义”,“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教育独立”思想:教育经费、教育行政、教育学术和内容、教育脱离宗教等独立。毛泽冻:“学界泰斗,人世楷模”43黄炎培中国职业教育先驱敬业乐群;是无业者有业,是有业者乐业;利居众后,责在人先;44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国际平民教育之父”“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化农民”必先“农民化”45梁漱溟中国农村文化“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乡村建设乡村教育合二为一”46陶行知中国‘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毛泽冻:“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万世师表”47布鲁姆美国掌握学习(80%-100%)教学目标分类:知识、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认知领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动作领域:直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情感领域: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掌握学习:只要给足够时间都能达到应有水平,章节学习测验48奥苏贝尔(奥苏泊尔)美国有意义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导入);认知结构说-同化说:积极遗忘和消极遗忘。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学习方式分类: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学习内容分类: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学习动机分类:认知内驱力:最重要而稳定的内部动机为了学而学;自我提高内驱力:为了胜任工作或者排名属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为了得到老师长辈赞许获奖励属外部动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上位(总括学习)、下位(类属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又称组合学习;“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这句话是正确的。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迁移49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外铄论’家庭教育优于学校教育50埃里克森美国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基本的信任感和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培养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培养勤奋感;5、自我同一感对角色混乱(12~18岁)培养自我同一性;6、亲密感对孤独感;7、繁殖感对停滞感;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51皮亚杰瑞士《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对偶故事法--数量决定好坏:7岁之前认为听话的行为就是好的行为,按自己意愿行事就是坏行为,10岁左右孩子认为公平平等的行为就是好的,13岁左右已能公道不公道作为道德判断标准。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发展过程):1、自我中心阶段(2~5岁)无道德规则(无律)阶段2、权威阶段(6~8)(他律道德规则,接受权威指定,只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3、可逆性阶段(8~10)(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把它看做同伴的共同约定,4、公正阶段(10~12)开始走向公正、公平;构建主义理论(布鲁纳、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认知发展阶段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存,延迟模仿2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自我角度考虑,思维不可逆、泛灵论、不守恒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可逆、守恒、去自我中心、具体形象思维,4、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之间关系、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等;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由皮亚杰提出;10岁前他律道德,10岁后自律道德52加涅美国信息加工学习论;“九五矩阵”教学法;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学习结果分类:1、智慧技能:解决问题;2、认知策略:调控自己;3、言语信息:陈述性的事实性的一些知识;4、动作技能、5、态度53韦克斯勒美国离差智商IQ=100+15Z;Z=(X-X’)/SDZ:个体标准分,X个体测验分,X’群体平均分,SD群体得分标准差54比纳-西蒙法国智力量表最早的智力测验,比纳-西蒙智力量表55斯坦福-比纳美国推孟修订-‘斯坦福-‘比纳量表’目前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智力测试: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56巴普洛夫苏联经典性条件作用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对记忆是暂时的神经联系。(盖伦提出4重类型)气质类型:“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泛化(分不清)、分化(分得清),消退,恢复(狗摇铃)57斯金纳美国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强化:正强化、负强化,逃避条件作用(出现刺激)回避条件作用(未出现刺激),消退、惩罚程序教学:小步子、积极反应、自定步调、及时反馈、低错误率,行为塑造:通过小步强化到行为养成。斯金纳小白鼠按铃58苛勒德国构造主义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讲究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黑猩猩吃香蕉实验--“完型--顿悟说”,“小鸡觅食”-关系理论说(迁移理论)59马斯洛美国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格”方面的研究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职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是确实需要与生存有关、后三种是成长需要60罗杰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完整的人的‘非指导教学模式’教师是助产士,是催化剂61韦纳美国成败归因理论六因素: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三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性归因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能力√√√努力√√√难度√√√运气√√√身体√√√环境√√√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气质类型不可遏制性(兴奋型)强、不平衡胆汁质活泼型(灵活性)强、平衡、灵活多血质安静型(不灵活型)强、平衡、不灵活黏液质弱型(抑制型)弱抑郁质行为被增强行为被减弱呈现刺激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正惩罚(呈现厌恶刺激)消除刺激负强化(消除厌恶刺激)负惩罚(消除愉快刺激)62阿特金森美国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由默里提出的概念。力求成功者、避免失败者63科温顿美国成就动机理论、自我价值理论四种:高趋低避者(力求成功者)、高趋高避者(过度努力着)、低趋高避者(避免失败者)、低趋低避者(失败接受者)64班杜拉美国观察学习理论、社会模仿模式榜样示范“自我效能感”-能成功的主观判断65贾德美国经验类化说/概括化理论水下打靶实验瓦·根舍因德国范例式教学范例式教学理论,举例66赞可夫苏联《教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五条教学原则:高速度、高难度、理论知识作指导、理解学习过程、是所有
本文标题: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人物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58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