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食品QS食品厂设计布局图例
食品加工车间布局原则(1)确定设备布置形式根据车间的生产纲领,分析产品—产量关系,从而确定生产类型是大量生产、成批生产还是单件生产,由此决定车间设备布置形式是采用流水线式,成组单元式还是机群式。(2)满足工艺流程要求车间布置应保证工艺流程顺畅,物料搬运方便,减少或避免往返交叉物流现象。(3)实行定置管理,工作环境整洁,安全.对车间布置时除对主要生产设备安排适当位置外,还需对其它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在制品暂存地,废品废料存放地,检验试验用地、工人工作地,通道及辅助部门如办公室,生活卫生设施等安排出合理的位置,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及生产安全。(4)选择适当的建筑形式根据工艺流程要求及产品特点,配备适当等级的起重运输设备,进一步确定建筑物高度、跨度、拄距及形状。(5)采光、照明、通风,采暖、防尘、防噪声。(6)具备适当的柔性,适应生产的变化内包装间地面材质我公司生产速冻米面制品。QS认证时,审核老师看到我们内包装间的地面用的是金钢砂(整个车间都用的是这个材料)。开了一个不合格项,说是要改为环氧树脂。但是,车间的基建已结束了,包装机已安装好了,现在再改已来不急了,不改又无法关闭不合格项。求助:1、不知国家相关标准中是否要求此内容,是哪个标准?2、金钢砂、水磨石、环氧树脂、水泥地面、瓷砖(地板砖)、食用漆之间的区别?速冻食品车间不同区域应该选用哪种?3、要是必须改的话,我公司现在的情况如何改造?一般各个故意犯都是这样对地面进行要求:地面应耐腐蚀、耐磨、防滑并有适当坡度,易于排水、无积水,易于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洁;地面和墙壁之间的连接部分应采取弧形连接,易于清洁。碳化硅又称金钢砂或耐火砂。碳化硅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产绿色碳化硅时需要加食盐)等原料在电阻炉内经高温冶炼而成。目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碳化硅分为黑色碳化硅和绿色碳化硅两种,均为六方晶体,比重为3.20~3.25,显微硬度为2840~3320kg/mm2。包括黑碳化硅和绿碳化硅,其中:黑碳化硅是以石英砂,石油焦和优质硅石为主要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其硬度介于刚玉和金刚石之间,机械强度高于刚玉,性脆而锋利。绿碳化硅是以石油焦和优质硅石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盐作为添加剂,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其硬度介于刚玉和金刚石之间,机械强度高于刚玉。碳化硅的硬度很大,具有优良的导热和导电性能,高温时能抗氧化。个人觉得审核员是有他的道理的,不知各位有没有考虑金刚砂清洗时的问题,是否会影响地面的质量。我也是第一次听说用金刚砂作地面,不过我觉得这种问题不错,很有探讨性;速冻面米实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881—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是这样规定的:4.5.3地面4.5.3.1生产车间地面应使用不渗水、不吸水、无毒、防滑材料(如耐酸砖、水磨石、混凝土等)铺砌,应有适当坡度,在地面最低点设置地漏,以保证不积水。其他厂房也要根据卫生要求进行。4.5.3.2地面应平整、无裂隙、略高于道路路面,便于清扫和消毒。生产车间卫生设施平面图食品厂厂房要求1、厂区道路应采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土,沥青及其他硬质材料辅设,防止积水及尘土飞扬。2、厂房之间,厂房与外缘公路或道路应保持一定距离,中间设绿化带。3、厂区内裸露地面应进行绿化。4、给排水系统有防止污染水源和鼠类、昆虫通过排水管道潜入车间的有效措施。5、厂区内垃圾密闭存放,便于清洗、消毒,远离生产区,排污沟渠也应为密闭式,存放远离生产车间,且不得位于生产车间上风向。6、要配备非手动式洗手消毒设施,龙头设置以每班人数在200人以内者,按每10人1个,200以上者每增加20增设1个。7、洗手设施还应包括干手设备(热风、消毒干毛巾、消毒纸巾等);根据生产需要,有的车间、部门还应配备消毒手套,同时还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指甲刀、指甲刷和洗涤剂、消毒液等。8、生产车间进口,必要时还应设有工作靴鞋消毒池(监督部门认为无需穿靴鞋消毒的车间可免设)。9、消毒池壁内侧与墙体呈45度坡形,其规格尺寸应使工作人员必须通过消毒池才能进入。10、更衣室应设储衣柜或衣架、鞋箱(架),衣柜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离地面20cm以上,如采用衣架应另设个人物品存放柜。更衣室还应备有穿衣镜,供工作人员自检用。11、淋浴室可分散或集中设置,淋浴器按每班工作人员计每20~25人设置1个。淋浴室应设置天窗或通风排气孔和采暖设备。12、生产车间人均占地面积(不包括设备占位)不能少于1.50m2,高度不低于3m。13、生产车间地面应使用不渗水、不吸水、无毒、防滑材料(如耐酸砖、水磨石、混凝土等)铺砌,应有适当坡度,在地面最低点设置地漏,以保证不积水;地面应平整、无裂隙、略高于道路路面,便于清扫和消毒。14、生产车间墙壁要用浅色、不吸水、不渗水、无毒材料覆涂,并用白瓷砖或其他防腐蚀材料装修高度不低于1.50m的墙裙;墙壁表面应平整光滑,其四壁和地面交界面要呈漫弯形。15、窗台要设于地面1m以上,内侧要下斜45度;非全年使用空调的车间、门、窗应有防蚊蝇、防尘设施,纱门应便于拆下洗刷。食品厂房建设注意事项A.厂址选择的卫生要求:①厂区周围无畜禽饲养场、屠宰加工厂,畜禽交易场所及医院垃圾场,污水处理站,污水河沟等等的污染源,要求在大气含尘、含菌浓度低,无有害气体,自然环境好的区域②远离矿山、铁路、机场、交通要道、货场等易产生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场所,并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公共娱乐场;(要有怎么办?洁净厂房与市政交通主干道等《车流量约800辆/小时》距离不宜少于50米③厂址以地势平坦区域最佳,或在稍有斜坡的地方,但不能建在低洼地带;④厂区所处位置尽量选择在交通便利,水、电、气等市政公用设施配套齐全的地方2,水源要求: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必须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3,厂址选择要求经环保部门环境评估认可,有政府出具的环评报告;B.厂区布局设计厂区布置的根本要求是要有系统观点,兼顾各方面要求,合理布局精心安排,讲究整体效果。一般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工艺原则厂区布置首先应该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即全厂的工艺流程要顺畅,从上工序转到下工序,运输距离要短直,尽可能避免迂回和往返运输。2.经济原则生产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在各部门的配合下才能顺利进行,其中,基本生产过程(产品加工过程)是主体,与它有密切联系的生产部门要尽可能与它靠拢,如辅助生产车间和服务部门应该围绕基本生产车间安排。在满足工艺要求前提下,寻求最小运输量的布置方案,还要求能充分利用土地面积。3安全和环保原则厂区布置还要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有足够的消防安全设施,各生产部门的布置要符合环保要求,还要有三废处理措施等等。C.厂区布局中的卫生要求:1,厂区要有足够的面积,可按企业生产规模每1000万元产值10亩地概算,适当留有发展余地,一般不少于20亩;2,厂区应按行政、生活、仓贮生产和辅助功能合理布局,并不得互相妨碍,要求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3,厂区道路设置要贯彻人流、物流分开的原则,走向合理,主要建筑物四周要有消防通道,道路宽度主道路一般不少于8米,次道路不少于5米,消防通道不少于4米;4,洁净厂房应布置在厂区内环境整洁,人流、货流不穿越或少穿越的地方,并考虑产品工艺特点和防止生产时的交叉污染,间距恰当,主厂房之间间距应不少于10米;5,三废处理、锅炉房等有严重染污的区域,应置于厂区全年最大频率风向下风侧;6,兼有饲料、原料药和制剂生产的药厂,饲料和原料厂区应置于下风侧;7,有动物房的,设置应符合《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有关规定,有专用的排污和空调设施,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并取得动物实验合格证;8,洁净厂房周围应绿化,可铺植草坪或种植对大气含尘、含菌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树木,但不宜种花,尽量减少厂区内露土面积;9,建筑物、道路及硬化场地、绿地及水池的比例应适当,以单层建筑为例,可考虑三者各占1/3;10,厂区内留有水池较好,一是可以解决建筑时的用土,二是可以美化环境、制造小气侯,三是可以作为消防备用水;11,厂区卫生间应当有冲水、洗手、防蝇、防虫、防鼠设施,墙裙以浅色、平滑、不透水、无毒、耐腐蚀的材料修建,并保持清洁;12,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的排放或者处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3,厂区建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辅料、化学物品、包装物料储存等辅助设施和废物、垃圾暂存设施;14,厂区不得建在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厂区内不得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15,厂区路面平整、无积水,厂区无裸露地面;16,工厂围墙应该坚固耐用,墙高不低于二米五;17,工厂大门要求是严密的推拉式,采用不变形材料制成,门缝应小于2.5CM,以防止害虫侵入D.车间布局设计车间布局应遵循的四个原则:安全管理规范化;生产流程合理化;空间利用最大化;目视管理简洁化。E.车间布局中的卫生要求:1,车间面积要求与生产相适应,布局合理,排水畅通;2,车间地面用防滑、坚固、不透水、耐腐蚀的材料修建,且平坦、无积水、并保持清洁;3,车间出口及与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装有防鼠、防蝇、防虫设施。4,车间内墙壁、天花板和门窗使用无毒、浅色、防水、防霉、不脱落、易于清洗的材料修建。门要求是严密的推拉式如果是车间通向外界的,建议使用专业的快速提升门。推拉式的门体距墙的缝和推拉轨道积水不好处理,采用不变形材料制成,墙角、地角、顶角应当具有弧度。5,车间内的操作台、传送带、运输车、工器具应当用无毒、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坚固的材料制作。6,应当在适当的地点设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干手设备或用品,水龙头应当为非手动开关。根据产品加工需要,车间入口处应当设有鞋、靴和车轮消毒设施。7,应当设有与车间相连接的更衣室。8,食品加工车间以采用钢混或砖砌结构为主,并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在结构设计上,适合具体食品加工的特殊要求。9,车间的空间要与生产相适应,一般情况下,生产车间内的加工人员的人均拥有面积(除设备外),应不少于1.5平方米。过于拥挤的车间,不仅妨碍生产操作,而且人员之间的相互碰撞,人员工作服与生产设备的接触,很容易造成产品污染。车间的顶面高度不应低于3米,蒸煮间不应低于5米。10,食品加工区与加工人员的卫生设施,如更衣室、淋浴间和卫生间等,应该在建筑上为联体结构。水产品、肉类制品和速冻食品的冷库与加工区也应该是联体式结构。11,车间的布局既要便于各生产环节的相互衔接,又要便于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防止生产过程交叉污染的发生12,加工车间的生产原则上应该按照产品的加工进程顺序进行布局,使产品加工从不清洁的环节向清洁环节过渡,不允许在加工流程中出现交叉和倒流13,清洁区与非清洁区之间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便控制彼此间的人流和物流,从而避免产生交叉污染,加工品传递通过传递窗进行。14,要在车间内适当的地方,设置工器具清洗、消毒间,配置供工器具清洗、消毒用的清洗槽、消毒槽和漂洗槽,必要时,有冷热水供应,热水的温度应不低于82℃15,车间整个地面的水平在设计和建造时应该比厂区的地面水平略高,地面约有6---10斜坡度,以利排水;16,车间的墙面应该铺有2米以上的墙裙,墙面用耐腐蚀、易清洗消毒、坚固、不渗水的材料铺制及用浅色、无毒、防水、防霉、不易脱落、可清洗的材料覆涂。车间的墙角、地角和顶角曲率半径不小于3厘米呈弧形。车间的顶面用的材料要便于清洁17,车间门窗有防虫、防尘及防鼠设施,所用材料应耐腐蚀易清洗18,窗台离地面不少于1米,并有45度斜面(一般车间内不建议设内窗台,若设内窗台要求45°倾角)19,车间内生产用水的供水管应采用不易生锈的管材,供水方向应逆加工进程方向,即由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流。20,为了防止水管外不洁的水被虹吸和倒流入管路内,须在水管适当的位置安装止回阀21,车间的排水沟应该用表面光滑、不渗水的材料铺砌,施工时不得出现凹凸不平和裂缝,并形成3%的倾斜度,以保证车间排水的通畅,排水的方向也是从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方向排放。排水沟上应加不生锈材料制成活动的蓖子。22,车间排水的地漏要有防固形物进入的措施,畜禽加工厂的浸烫打毛间应采用明沟,以便于清除羽毛和污水。排水沟
本文标题:食品QS食品厂设计布局图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74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