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项目一 企业纳税实务认知
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主讲人:顾芸慈156-2628-1588guyuncinancy@126.com《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本课程地位与课程考核与税务会计相关课程说明《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一、课程地位与课程考核地位:税务会计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是自学考试和各类考试的必考课程。学分:4分考核方式:考试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考勤:40%作业:30%课堂表现:30%《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推荐网站:中税网()中财讯网站()国家税务总局()马斌说税《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职业能力目标】1、能明确税收的含义与特征、税收与税法的关系、税务机构的设置和税收征收管理范围的划分,熟悉税收的分类、税法的构成要素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划分。2、能识记税务登记的类型,能根据相关业务资料进行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注销登记和外出经营报验登记,并能办理税务登记的年检验证、换证工作,能把握税务登记相关法律责任。《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3、能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登记,能判定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的情况。4、会领购发票及开具发票,能做好发票和账证的保管。5、能明确纳税申报的主体,能区分纳税申报方式,并能把握纳税申报的具体要求。6、能区分税款征收方式、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能明确税款征收的含义、税款的退还和追征制度,能明确税款缴纳的程序和税款的减免税的程序,能应对税务检査。《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情境认知】李丽是一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本学期开设《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每次在学习新知识前,都要到某企业财务科见习。刘主管是某企业集团财务科财务主管,该集团有十几家下属企业,涉及到工业、商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多种行业,整个集团公司缴纳的税收涵盖了我国所有的税种。刘主管负责整个企业集团的财税工作,对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税种都很有实战经验。《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初学《企业纳税实务》的李丽到公司见习学生李丽:刘主管您好!这学期我们准备学习《企业纳税实务》,您能介绍一下企业税务岗的主要任务吗?财务科刘主管:好的,李丽。从广义上来说,企业税务岗的主要工作任务主要有四个方面:税的计算、纳税申报、税的会计核算和纳税筹划。其中,税的计算是基础,纳税申报是责任,税的会计核算是工具,纳税筹划是目的。但《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有可能只包括税的计算和纳税申报,税的会计核算和纳税筹划可以单设为其他课程。《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财务科刘主管:除此以外,企业税务岗位在企业设定之初及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其工作任务还有税务登记,包括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注销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等,日常工作还包括发票的领购、发票的开具、发票和账证的保管等工作,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还要进行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工作;等等。总之,这门课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同时对于以后的工作也非常重要,好好学吧。学生李丽:好的,谢谢刘主管,我一定好好学习这门课。《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任务一税收的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本章重点1、税务会计的概念及其特点。2、税务登记。3、纳税申报1、税收的三个基本要素的理解。2、发票的领购及开具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第一节纳税基础第二节税务会计概述第三节税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核算对象与应遵循的基本制度第四节税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凭证以及科目的设置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第一节纳税基础一、税收的概念、特征和作用(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行使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且较为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强制性(保障)无偿性(核心)固定性(基础)(注: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二)税收的特征《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注意:强制是双方面的。在西方国家,人们常说:“税收和死亡一样,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1、强制性《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对纳税人支付任何代价。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的东西。—列宁《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是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连续规范地定量课征。3.固定性《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说明:税收的以上三个特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的财政收入才是税收,否则,就不是税收或者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决定《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三)税收的职能与作用税收职能与税收作用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一、税收的职能是税收本身固有的功能,它是客观存在的、稳定的是本质的反映。123财政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1、组织收入职能(财政职能)税收的财政职能,是指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即税收作为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手段,能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由社会成员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能力。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税收的组织收入职能是税收的最基本职能。《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2、调节经济职能(经济职能)税收的调节经济职能是指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中,改变国民收入原有的分配格局,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能力。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对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调节2.税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①当社会总需求总供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增税减支”;②当社会总需求总供给,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包括免税、退税),扩大财政支出,“减税增支”《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3、社会监督管理职能(社会职能)税收的社会管理职能是指它在促进或阻碍生产关系变革方面的功能。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获取收入的能力不同,占有财产的状况不同,因此在收入分配上必然出现较大差距。这种个人收入分配悬殊的状况如任其发展,势必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社会安定,因此需要用税收进行再分配,加以调整和校正。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工具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作用播放视频《中华税收漫谈之税收史画》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作用作用是职能的外在表现。它随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二、税收的种类和税法的构成要素(一)税收的种类1.按照计税依据(计征标准)分类:从价税、从量税2.按照征税对象分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3.按照税收是否可以转嫁分类:直接税、间接税4.按照税收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分类:价内税、价外税5.按照税收管理和收益权限分类: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二)税收与税法的关系税收与税法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税收是经济基础,税法是上层建筑。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三)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一个完整的税种应包含的要素,一般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期限、减税免税、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罚则、附则等项目。具体说明如下。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三个最基本要素。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2、纳税人纳税义务人又称“纳税主体”。我国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税收征收管理权的各级税务机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根据各具体税收法律关系不同,各具体税法的调整对象不同,其纳税主体也有所不同。1、总则总则主要包括税法的立法意图、立法依据、适用原则等。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纳税的主体,即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负税人是指税款的实际承担者,而纳税人是指负担税款的法律主体。扣缴义务人是指虽不承担纳税义务,但在向纳税人支付收入、结算货款、收取费用时有义务代扣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虽不承担纳税义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收取商品或劳务收入时,有义务代收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3、征税对象(广度)又称课税对象、纳税客体,是指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税法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体现着征税的最基本界限,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是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征税对象质的界定。《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消费税税目:14个三男: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两女: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去开车: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汽油柴油(成品油的简称)三高档:高尔夫球杆、高档手表、游艇两木: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三男两女去开车,三高档两木来记住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3.计税依据:又称税基,是税法中规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或标准,它是征税对象量的具体化,是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额的直接数量依据。分为价值形态和物理形态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4.税率(深度):税率是税额与计税金额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税率体现征税的深度。我国现行的税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比例税率(2)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超率累进税率(4)定额税率个人所得税税率土地增值税税率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5.纳税环节:是指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如: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纳税环节又可以分为全部流转环节征税和特定流转环节征税。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6.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征税机关申报缴纳税款的期限。三个概念:纳税期限缴库期限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应当承担纳税义务的起始时间。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7.纳税地点是指纳税人缴纳税款的地点。分三种情况:1、在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的所在地缴纳税款。2、在营业行为发生地缴纳税款。3、汇总集中缴纳。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8.减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或者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是税法的原则性和必要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减税免税可以分为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3种形式。相关概念:起征点、免征额项目一企业纳税实务认知《税务会计》顾芸慈《税务会计》顾芸慈项目140015001600起征点(应纳税额)免征额(应纳税额)例题:假设现有起征点
本文标题:项目一 企业纳税实务认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1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