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第一单元--幅式与章法
第一单元幅式与章法第1课幅式【教材分析】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1课《幅式》,共有“知识介绍”,“我先试试”、“我知道了”、‘‘我来找找”四个模块。其中“知识介绍”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我来找找”属于探究模块,“我先试试”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学情分析】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书法幅式及知道每种幅式的比例大小。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2.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3.找出生活中见到的书法幅式,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书法幅式及知道每种幅式的比例大小。【教学难点】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教学准备】学生:硬笔书法纸。教师:各种各样幅式的书法作品。【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接触一门新的课程一一书法课。掌握了基本笔法和结构以后,就可以尝试进行成幅习作。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幅式和章法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课《幅式》。二、知识介绍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书法作品常用的幅式有哪些?每种幅式的比例特点是什么?2、学生自读第1、2页关于幅式内容的介绍3、教师出示各种幅式的书法作品,学生说一说分别属于哪种幅式,这种幅式的比例特点。三、学习“我知道了”1、除了上面学到的幅式,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书法常用的词语意思。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了解“抱柱!:‘‘楹联”、“扇骨”。四、学习“我来找找”1、在生活中随处能看到书法作品,说一说你在哪里见到过哪种幅式的作品。说一说找到的其他幅式。2、学生根据要求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作品。五、“我先试试”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几种幅式,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幅式,写几张硬笔字。2、学生书写作品。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练习的字。六、总结:回顾一下常见的书法作品有哪些幅式。七、布置作业: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板书设计】第1课幅式常见幅式:斗方、条幅、横幅、中堂、对联、局面和手卷等。第2课章法【教材分析】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2课《章法》,共有“知识介绍”、“我先试试”、“我知道了”、‘‘我来找找”四个模块,其中“知识介绍“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我来找找”属于探究模块,“我先试试”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学情分析】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章法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2.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3.了解落款的写法,认识引首章,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教学重点】了解章法的基础知识,了解落款的写法,认识引首章。【教学难点】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教学准备】学生:硬笔书法纸。教师:各种各样幅式的书法作品。【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章法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2课《章法》,了解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应该如何书写。二、知识介绍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①、什么是章法?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至少应包括哪几部分?②、正文章法处理上有哪些要点?③、落款有哪些要求?④、印章分为哪几类?什么是“引首章”?2、学生自读第4页关于章法内容的介绍.3、教师出示各种幅式的书法作品,学生分别指出哪里是引首章、上款、下款、姓名印、斋馆印。三、学习“我知道了”1、刚才我们认识了落款,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落款又应该怎么写呢?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了解落款的写法。四、学习“我来找找”1、刚才我们认识了印章,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引首章在什么位置?教师出示。6页的书法作品。学生找一找引首章。2、学生找出作品中的引首章。五、“我先试试”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章法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章法知识。写几张硬笔字。2、学生书写作品。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六、总结:回顾一下书法作品的章法知识,你了解了哪些?七、布置作业: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板书设计】第2课章法章法:正文、落款和印章。第3课印章知识【教材分析】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3课《印章知识》,共有“知识介绍”、“我先试试”、‘‘我知道了”、“我来找找”四个模块。其中“知识介绍”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我来找找”属于探究模块,“我先试试”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学情分析】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印章,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2.能参照所学知识刻一方白文印,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刻印的过程与方法。3.找出生活中见到的印章,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印章。【教学难点】能参照所学知识刻一方白文印。【教学准备】学生:刻刀、橡皮、印泥。教师:各种各样幅式的印章作品。【教学过程】一、教学导人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章法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必须要印上印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印章知识》,了解应该印章的相关知识。二、知识介绍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①、什么是白文印、朱文印?②、书画作品上常见的印章有哪些?2、学生自读第7页关于幅式内容的介绍。3、教师出示各种印章。学生分别指出哪个是姓名印、斋馆印、收藏鉴赏印、肖形印。三、学习“我知道了”1、教师出示“中国印”学生说一说对它的了解。预设: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的会徽,称作“中国印:上面是白文的京字,刻成一个人舞动的样子,这就是一种“肖形印。2、分别出示“京”字的各种写法。四、学习“我来找找”1、刚才我们认识了各种印章,生活中最常见的100元人民币上就有印章,大家看一看,说一说是“朱文”还是“白文”。2、学生说一说是“朱文”还是“白文”。五、“我先试试”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印章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印章知识。刻一方印章。2、学生练习刻印章。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刻的印章。六、总结:回顾一下书法作品的印章知识,你了解了哪些?七、布置作业:给自己刻一方姓名印。【板书设计】第3课印章知识分为白文印和朱文印常见的有姓名印、斋馆印、收藏鉴赏印、肖形印。第4课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练习【教材分析】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4课《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练习》,共有“折纸方法”,“我知道了”,“我来比比”三个模块,其中“知识介绍”“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我先比比”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学情分析】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学会斗方、局面、和对联的折纸。2.了解界格,认识界格的作用,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折纸的方法。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教学重点】学会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了解界格。认识界格的作用。【教学难点】学会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教学准备】学生:宣纸,教师:宣纸。【教学过程】一、教学导人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章法的一般知识和要求。马上我们就要进入书写作品的阶段,在书写前我们要先学会折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学会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二、知识介绍1、学生自读第10页关于叠界格内容的介绍。2、教师逐个介绍指导学生叠界格。3、学生练习叠界格,教师巡视指导。三、学习“我知道了”1、学生自学12页“我知道了”。2、学生回答什么是界格?什么是乌丝栏?四、学习“我来比比”1、学生用折好的纸和没折好的纸分别写同一个内容,比比看有什么不同?2、指名学生说一说,体会界格的作用。六、总结:回顾一下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你了解了哪些?【板书设计】第4课学会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斗方、扇面、对联界格乌丝栏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幅式与章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7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