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分子与细胞——生物小测试
1《分子与细胞》生物测试1.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军事上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该毒素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结构图可知,肉毒类毒素由氨基酸组成,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C.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D.高温下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主要原因是高温首先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2.由于酒后开车,对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危害极大,因此,我国把酒后开车按严重违章论处。但是一些人因酵母菌感染而导致酒精中毒,常呈醉酒状态。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可进行无氧呼吸,但二者的细胞结构明显不同B.酵母菌与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组成成分不同C.酒精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在正常情况下,酵母菌都是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来获取能量3.红柳可以生长在茫茫沙漠和戈壁滩上。它与胡杨树一并被我国西北人民称为“沙漠英雄”。沙丘埋它一次,它就生长一节,总是站在沙丘之上。下面有关红柳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柳生长环境缺水,所以依靠叶子从空气中吸收水分B.红柳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C.红柳根毛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细胞核D.沙漠中富含无机盐,无机盐可以自由扩散到根细胞内,为红柳生长提供必需元素4.下表为一实验设计,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与此相关的正确分析是()试管编号abcdef2mL3%淀粉溶液+++———2mL3%蔗糖溶液———+++1mL%淀粉酶溶液++++++反应温度(℃)406080406080斐林试剂++++++①本实验试图研究两个问题②可以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来检验实验结果③虽然不知道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但可以预期b号试管的反应颜色最深④设置的b、c、d号试管均可看作是a号试管的对照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5.若在100×下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m个细胞,则换用200×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为A.B.C.m-m/4D.200m4m2m26.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②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8.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与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虽然其成分是相同的,但其用法和用量均不相同。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先用15%的盐酸对根尖进行解离,然后选择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C.叶绿体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画有色素滤液线的滤纸条,在层析液内经层析,出现四条色素带,其中最宽的是叶绿素b。D.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可用0.3g/mL的KNO3溶液代替0.3g/mL蔗糖溶液。9.在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的实验时,有学生取两支试管分别将淀粉溶液与唾液混合后,分别将试管放在冰水、沸水中5min后,待试管冷却后分别加入3滴碘液,结果两支试管都变蓝,证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多选)A.酶与淀粉不能在设置各自温度之前接触B.缺少温度为37℃的对照实验C.这两支试管都不应变蓝D.不能用碘液检验是否存在淀粉10.下列是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实验,你认为哪个结果是不.可能的:A.将经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14CO2的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3小时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验到14C的存在B.将叶绿体色素的丙酮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C.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变成蓝色D.将叶绿体色素的丙酮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下照射5小时,加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11.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3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①实验组②对照组③黑暗中培养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育好⑥生长不良A.②③⑤B.①③⑥C.①④⑤D.②④⑥12.在下图中,图1、图2为不同材料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示意图),图3、图4为不同条件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13.下图表示一农田中一昼夜温度变化I、光照强度变化II、植物吸收CO2的变化III的数量关系。下列不正确的叙述是A.III与时间轴交点c、e预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B.a点的数值变化主要与夜间低温有关C.从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e点有机物合成停止D.增大曲线III与时间轴围成的正面积的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适宜温度和充足的水等。14.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图1菠菜叶片的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A—叶绿素a—叶绿素b图2在缺Mg的营养液中,长期培养的蕃茄叶片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BCO2含量ab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a<b图3水稻光合作用强度与空气中CO2含量的关系C0—阴天—睛天图4水稻在夏季白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D光合作用强度061218时4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15.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记录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45甲种植物(mg/L)1501138358504848484848乙种植物(mg/L)150110755030188888A.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小B.在0~25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C.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16.实验室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蔗糖溶液(编号A、B、C、D),已知四瓶蔗糖溶液的浓度都不同。现利用半透膜袋进行渗透实验(装置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半透膜袋①和③变得胀硬,半透膜袋②萎缩。四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低的是()A.蔗糖溶液AB.蔗糖溶液BC.蔗糖溶液CD.蔗糖溶液D17.下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以下表达正确的是()A.①中水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产生于第三阶段,测定叶片的①的强度一定要将装置放在光照下B.③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上进行,一定在黑暗中才可以进行C.②中产生的O2用于①的第二阶段,生成CO2,释放出少量能量D.当植物体内CO2不足时,X物质将积累18.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的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l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他们发现携带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是A.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B.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C.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迅速衰老、凋亡D.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19.观察与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四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具有科学性的是()A.甲同学:菠菜的稍带叶肉的下表皮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5B.乙同学;质壁分离发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液泡逐渐缩小且颜色逐渐变深C.丙同学:经解离和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D.丁同学:经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有紫色的脂肪颗粒20.右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实验材料,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相关实验(时间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时间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图中代表尿素溶液处理结果的是A.aB.bC.cD.d21.右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过程可以体现生物膜之间结构和功能具有密切的联系B.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C.图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研究DNA的半保留复制D.该过程无需线粒体的参与22.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下所示。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A.自由扩散B.细胞内吞C.主动运输D.协助扩散23.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分子上含有A、G、C、U四种碱基B.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m+n-1个肽键6C.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那么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D.丙的合成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控制的24.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B.图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右下角,逆时针方向流动。C.图丙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在两次高倍镜观察之间时间不宜停留过长。D.丙图中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25.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加入50ml含少量K+的溶液并插入负电极,右室加入50ml含大量K+的溶液并插入正电极(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隔板小孔处的薄膜通常由一层磷脂分子构成B.通电前后,右室中的液面先上升后下降C.若将含K+的溶液换成含Ca2+的溶液,实验结果相同D.本实验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26.细胞壁液泡膜细胞质叶绿体细胞液体制片低倍镜下观察吸水纸0.3g/mL的蔗糖溶液L高倍镜下观察清水高倍镜下观察K+K+K+K+K+K+K+K+K+K+
本文标题:分子与细胞——生物小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8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