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4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解析--38.规律探索(54页)
规律探索一、选择题1.(2014•湖北荆门,第11题3分)如图,在第1个△A1BC中,∠B=30°,A1B=CB;在边A1B上任取一点D,延长CA1到A2,使A1A2=A1D,得到第2个△A1A2D;在边A2D上任取一点E,延长A1A2到A3,使A2A3=A2E,得到第3个△A2A3E,…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内角度数是()第1题图A.()n•75°B.()n﹣1•65°C.()n﹣1•75°D.()n•85°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1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DA2A1,∠EA3A2及∠F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内角度数.解答:解:∵在△CBA1中,∠B=30°,A1B=CB,∴∠BA1C==75°,∵A1A2=A1D,∠BA1C是△A1A2D的外角,∴∠DA2A1=∠BA1C=×75°;同理可得,∠EA3A2=()2×75°,∠FA4A3=()3×75°,∴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内角度数是()n﹣1×7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DA2A1,∠EA3A2及∠F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014•重庆A,第11题4分)如图,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5个,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按此规律.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A.20B.27C.35D.40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图象有2+3=5个,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9个,…,按此规律,第n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n=,进一步求得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即可.解答:解: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图象有2+3=5个,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9个,…,按此规律,第n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n+1)=个,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2+3+4+5+6+7=27个.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图形与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1.(2014•山东威海,第12题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Rt△OA1C1,Rt△OA2C2,Rt△OA3C3,Rt△OA4C4…的斜边都在坐标轴上,∠A1OC1=∠A2OC2=∠A3OC3=∠A4OC4=…=30°.若点A1的坐标为(3,0),OA1=OC2,OA2=OC3,OA3=OC4…,则依此规律,点A2014的纵坐标为()A.0B.﹣3×()2013C.(2)2014D.3×()2013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OA2=OC2=3×;OA3=OC3=3×()2;OA4=OC4=3×()3,于是可得到OA2014=3×()2013,由于而2014=4×503+2,则可判断点A2014在y轴的正半轴上,所以点A2014的纵坐标为3×()2013.解答:解:∵∠A2OC2=30°,OA1=OC2=3,∴OA2=OC2=3×;∵OA2=OC3=3×,∴OA3=OC3=3×()2;∵OA3=OC4=3×()2,∴OA4=OC4=3×()3,∴OA2014=3×()2013,而2014=4×503+2,∴点A2014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A2014的纵坐标为3×()201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通过从一些特殊的点的坐标发现不变的因素或按规律变化的因素,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也考查了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2014•山东潍坊,第12题3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顶点A(1,3)、B(1,1)、C(3,1).规定“把正方形ABCD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变为()A.(—2012,2)B.(一2012,一2)C.(—2013,—2)D.(—2013,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规律型.分析:首先求出正方形对角线交点坐标分别是(2,2),然后根据题意求得第1次、2次、3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即可得规律.解答:∵正方形ABCD,点A(1,3)、B(1,1)、C(3,1).∴M的坐标变为(2,2)∴根据题意得:第1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2),即(1,-2),第2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2,2),即(0,2),第3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3,-2),即(-1,-2),第2014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为坐标为(2-2014,2),即(-2012,2)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称与平移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属于规律性题目,注意得到规律:第n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当n为奇数时为(2-n,-2),当n为偶数时为(2-n,2)是解此题的关键.3.(2014•山东烟台,第9题3分)将一组数,,3,2,,…,3,按下面的方式进行排列:,,3,2,;3,,2,3,;…若2的位置记为(1,4),2的位置记为(2,3),则这组数中最大的有理数的位置记为()A.(5,2)B.(5,3)C.(6,2)D.(6,5)考点:规律探索.分析:根据观察,可得,根据排列方式,可得每行5个,根据有序数对的表示方法,可得答案.解答:3=,3得被开方数是得被开方数的30倍,3在第六行的第五个,即(6,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利用了有序数对表示数的位置,发现被开方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4.(2014•十堰7.(3分))根据如图中箭头的指向规律,从2013到2014再到2015,箭头的方向是以下图示中的()A.B.C.D.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观察不难发现,每4个数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13除以4,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每4个数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13÷4=503…1,∴2013是第504个循环组的第2个数,∴从2013到2014再到2015,箭头的方向是.故选D.点评:本题是对数字变化规律的考查,仔细观察图形,发现每4个数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5.(2014•四川宜宾,第7题,3分)如图,将n个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点A1,A2,…An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这n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之和是()A.nB.n﹣1C.()n﹣1D.n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题意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面积的,已知两个正方形可得到一个阴影部分,则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即为(n﹣1)个阴影部分的和.解答:解:由题意可得一个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的,即是×4=1,5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1×4,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1×(n﹣1)=n﹣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和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求得一个阴影部分的面积.6.(2014•四川内江,第12题,3分)如图,已知A1、A2、A3、…、An、An+1是x轴上的点,且OA1=A1A2=A2A3=…=AnAn+1=1,分别过点A1、A2、A3、…、An、An+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1、B2、B3、…、Bn、Bn+1,连接A1B2、B1A2、B2A3、…、AnBn+1、BnAn+1,依次相交于点P1、P2、P3、…、Pn.△A1B1P1、△A2B2P2、△AnBnPn的面积依次记为S1、S2、S3、…、Sn,则Sn为()A.B.C.D.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得出点B1、B2、B3、…、Bn、Bn+1各点坐标,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S1、S2、S3、…、Sn,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1、A2、A3、…、An、An+1是x轴上的点,且OA1=A1A2=A2A3=…=AnAn+1=1,分别过点A1、A2、A3、…、An、An+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1、B2、B3、…、Bn、Bn+1,∴B1的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2,则B1(1,2),同理可得:B2的横坐标为:2,纵坐标为:4,则B2(2,4),B3(2,6)…∵A1B1∥A2B2,∴△A1B1P1∽△A2B2P1,∴=,∴△A1B1C1与△A2B2C2对应高的比为:1:2,∴A1B1边上的高为:,∴=××2==,同理可得出:=,=,∴Sn=.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得出B点坐标变化规律进而得出S的变化规律,得出图形面积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2.(2014•武汉,第9题3分)观察下列一组图形中点的个数,其中第1个图中共有4个点,第2个图中共有10个点,第3个图中共有19个点,…按此规律第5个图中共有点的个数是()A.31B.46C.51D.66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由图可知:其中第1个图中共有1+1×3=4个点,第2个图中共有1+1×3+2×3=10个点,第3个图中共有1+1×3+2×3+3×3=19个点,…由此规律得出第n个图有1+1×3+2×3+3×3+…+3n个点.解答:解:第1个图中共有1+1×3=4个点,第2个图中共有1+1×3+2×3=10个点,第3个图中共有1+1×3+2×3+3×3=19个点,…第n个图有1+1×3+2×3+3×3+…+3n个点.所以第5个图中共有点的个数是1+1×3+2×3+3×3+4×3+5×3=4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图形之间的数字运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3.(2014•株洲,第8题,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孔明做走棋的游戏,其走法是:棋子从原点出发,第1步向右走1个单位,第2步向右走2个单位,第3步向上走1个单位,第4步向右走1个单位…依此类推,第n步的走法是:当n能被3整除时,则向上走1个单位;当n被3除,余数为1时,则向右走1个单位;当n被3除,余数为2时,则向右走2个单位,当走完第100步时,棋子所处位置的坐标是()A.(66,34)B.(67,33)C.(100,33)D.(99,34)考点:坐标确定位置;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根据走法,每3步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且一个循环组内向右3个单位,向上1个单位,用100除以3,然后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出所处位置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每3步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且一个循环组内向右3个单位,向上1个单位,∵100÷3=33余1,∴走完第100步,为第34个循环组的第1步,所处位置的横坐标为33×3+1=100,纵坐标为33×1=33,∴棋子所处位置的坐标是(100,3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点的坐标的规律变化,读懂题目信息并理解每3步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2014•湘潭,16题,3分)如图,按此规律,第6行最后一个数字是16,第672行最后一个数是2014.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数字构成等差数列1,4,7,10…,易得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字为1+3(n﹣1)=3n﹣2,由此求得第6行最后一个数字,建立方程求得最后一个数是2014在哪一行.解答:解: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数字构成等差数列1,4,7,10…,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字为1+3(n﹣1)=3n﹣2,∴第6行最后一个数字是3×6﹣2=16;3n﹣2=2014解得n=672.因此第6
本文标题:2014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解析--38.规律探索(54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949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