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论_境学_与_营境学_王绍增
42风景园林论坛论“境学”与“营境学”OnTheoryofJingandDisciplineofJing-structure摘要:境,是围绕主体并与主体互动的有明显特性的多维空间,是中国风景园林文化的元概念,可以划分为人境、然境和交境三大类。境学,是研究境的特性、作用和意义的学说,包容了建筑、规划、营境和环保诸学科,在人类知识架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营境学,是通过人与天调的过程使地球表面成为善境的学科,以处理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中的人天关系为己任,是现有风景园林学的扩展。营境者必须遵循境道,秉持境德。关键词:风景园林;境;境学;境道;境德;营境学文章编号:1000-6664(2015)03-0042-04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5-01-05;修回日期:2015-01-28Abstract:Jing(境)isamultidimensionalspacearoundandinteractivewiththesubjectandcanbedividedintothreecategories:human,natural,andinteractive.Jingisthemetaclassconceptof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culture.ThetheoryofJing,isthestudyaboutJing'scharacteristics,functionsandmeaning,includingarchitecture,planning,landscapearchitectureandenvironmentalsciences,andholdsanimportantpositioninthehumanknowledgesystem.TheJing-structure(营境学,yingjingxue)isasubjectthatmakestheearth'ssurfaceagoodenvironmentthroughtheprocessofharmonyofhumanandnature,takestherelationsdealingwithhumanproductionandlivingenvironmentasownduty,andisanextensionoftheexistinglandscapearchitecturediscipline.Jing-structureprofessionalsmustfollowtheTaoofJing(境道,jingdao),andupholdtheMuralofJing(境德,jingde).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Jing;TheoryofJing;TaoofJing;MuralofJing;Jing-structure清华大学杨锐教授的论文《“境”与“境其地”》[1],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基于中国文化的风景园林学之元概念——“境”。其实论文初稿名称是《境论》,杨教授出于谦虚谨慎,思考再三,最后改成这几个非常切题又不太刺激眼球的字眼。我倒是觉得国外动不动就搞出个什么“学说”“主义”,为何中国人就不能?为何不干脆咱们中国人创立一个学说——境学。1境学的概念一个新学说首先应阐明自己的对象、范畴、架构、目的和意义。1.1境的概念境,是围绕主体并与主体互动的有明显特性的多维空间。或曰,境是主体周围并与主体互动着的一切存在的总和。所谓互动,是指境可作用于主体,至少能被主体感王绍增/WANGShao-zeng知;反之,主体也可以对境施加影响或进行改造。上述主体,除非另外指明,通常指人。有策划地并利用工具改善甚至创造自己的“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突出特性。所谓多维空间,是指除了几何维度,还有时间维度、理化维度、生态维度、感觉维度、感情维度、思想维度、民族文化维度等8个维度。每个维度还可以细分,如思想维度可分为哲理与宗教;民族文化维度可分为中国与波斯、东方与西方、地球与外星等。1.2境学定义境学是研究境的特性、作用和意义的学说。境学可分为广义境学和狭义境学。广义的“境”泛指一切包围了主体的空间与物质,甚至可以囊括宇宙,因此境是宇宙的一种形态、一种特性。狭义的“境”主要指地球上的人居环境。本文的“境”和“境学”,除非特别说明,皆指后者。43LAForum2境的分类以人为主体的境,可分为人境、然境、交境三大类(“然”者,如此、这样、天生、非人为的意思,故用以指代人造事物以外的一切,图1)。人境:人类为自己理想生活方式制造的境域,人为的境域。其中由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所决定的人境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代表人境,例如由金融资本利益决定的现代城市CBD,就是现代的人类社会的代表人境;而《清明上河图》表现的中国城市,并非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农业社会)代表,不过它反映出了当时蕴含先进因素的社会形态(工商社会)。然境:完全由物本性决定的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对它的理解可能是“自然境”(物自所然),也可能是“祂然境”(神所创造,神使所然),但这类神学问题我们不予讨论。本文通用“天然境”或“然境”。交境:人境与然境的交集。从动态上又可深化为“人然境”(人化然境,人化的自然)和“然人境”(然化人境,被自然反制的人境),强调这种动态分类,是为了向人们提出警示。静态地看,在一个空间中人境与然境的权重是反比关系。图2是地球表面三境的形象化描述。“人然境”是由于人对然境的改造和控制形成,从“人与天调”角度看,比较理想的应该是人类利用当地材料改造而成,但在现代社会,更重要的是由于人类将大量境外的物质和能源输入进来并使之有序化而形成(图3)[2]。一般讲,此过程是一种熵值减少的过程,除非人们不顾客观规律地乱改乱建。一旦离开了人的操控,像图3这种“石屎森林”毫无有序的意义,熵值必然增加。“然人境”则是自然对人境的反改造所形成,它可能是人控(有意识为之)的,更可能是失控的。总体看,人类的退出,代表着人控有序性的丧失,熵值的增加;但如果结局是由于总生物量的增加减小了熵值,则意味着原先人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太过分(图4)[3]。3境道与境德杨锐教授在其论文中提出了境的8个基本范畴:“境道”“境德”“境理”“境术”“境用”“境制”“境象”“境意”[1]。老聃在《道德经》中,论述了“道”与“德”的基本理论。“道生之,德畜之”[4],说明万物是顺从着“道”的规律产生的,而“德”的作用是维护万物和秩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5],说的是“大德”是从属于“大道”的。由此观之,境道,是然境的根本道理,在对待自然上,人们应该力求顺从自然之大道,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秩序;而境德,是人境的基本原则,在处理人境时,人们应该以保育符合自然之道的万物(也包括人自己)为大德,凡损害人类和生物长远利益的行为,都是违反境德的。人境规划,指对人境和交境中包含人为因素的空间做出规划,包括图2中有人进入的天然林以左的各种领域。从境道与境德的观念出发,人境规划也会涉及很多与此相关的然境因素,但人境规划绝不应触及纯粹的然境领域,也就是说,人类在对大地进行规划时,一定不要将手伸进然境领域。图1境的分类图2人境、交境、然境图3东京鸟瞰[2]12344风景园林论坛4境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为了搞清楚(狭义)境学的重要性,可以从明了其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入手。我国现有的学科体系是历史形成的,在组织和指导科研和高教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表现出体系性不强,轻重不均,不利于学科交叉等不足。可参照生物学“门、纲、目、科、属、种”的序列,从“顶层设计”入手,将学科进行分类。表1是笔者的一个建议方案。最高层分为3个“门”和9个纲:物门,大体是自然科学,其下分为数纲、理纲和生纲;人门,包括直接关系人的各种学科,分为医纲、思纲和社纲;交门,是人与物相交叉产生的各种技术性学问,分为工纲、农纲和境纲。9个纲(大体相当于现行的门类)下面再分出36个目,199个科(大体相当于现行的一级学科)。属以下的学科类别,可以放开,不必强求统一。此外,为了强化学科交流融合,以后可在交门中加上一个“融”纲,其目、科的设置另行考虑。越是处于元概念位置,名称就应该越简单,因为概念的内涵越简约,外延才越广大。所以,在门和纲这2级,都只用了一个字来命名。由表1可见,境学位于9纲之列,在人类认知世界的知识体系中,在处理人天关系的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境纲中,建筑学是以建造人境为核心的学科;环保是以保护然境(包括交境中的然境组分)为核心的学科;规划学是以人为核心解决交境土地安排使用问题的学科。或者,位于“目”的学科也可直呼为“xx目”,如数学目、博物目、建筑目、规划目等。5营境学(风景园林学)表1中,将现有的风景园林学更名为“营境学”,它以通过对交境的经营保育来协调人天关系为己任。所谓“营”,包含着经营、策划、测量、设计、建设、管理等含义,这也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有修养的学者们不采用日本人将architecture翻译为建筑而将自己的组织命名为“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建工的企业叫作“营造厂”,以及后来清华大学不叫“建筑系”而名之曰“营建系”的原因[6]。营境学归属于境学,所以,境学是比营境学范畴更大的学问。还有一个可选项,将风景园林学改名为“理境学”。比诸“营境”“理境”略显保守,但如果音译为外语,lijing显然比yingjing更容易发音。5.1营境学定义营境学是通过人与天调的过程使地球表面成为善境的学科。在这个定义中,内涵是境,外延限定在地球表面。善境,是学科的价值取向和目的。人与天调的含义是通过人类善待自然达到自然善待人类,是学科的手段。处理生产生活环境中的人天关系,是学科的特质。5.2景与境地球表面的境,有多重内容,除了景境,还有声境、嗅境、触境(依靠皮肤的触觉感受的境)等,此外还可以有质境(用理化性质指标描述的环境)、生境(能够满足生物纯粹生理需求的环境)、社境(满足同种生物相互关系需要的环境)、文境(文化环境)等类型。其中景境是营境学范畴内的重点,这是由于人性与学科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景:从一组客体的外部对其审视的画面。以视觉为主,人在景外。图4东京幻想——然人境(源于杉诚东)[3]45LAForum境:是在一个空间的内部对其的感受,是各种感觉和知觉的综合,人在境中。景境:由诸多景组成的周围环境。景与境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从外面看去是景,进去感受是境。从现象来看是“景在境中”,从创作来讲应该是“景从境出”。建筑与景境。建筑从外观看是景物,进入其中是空间;景境从外面看是景观,进入其中是境界。这样看,可以将中西的优长结合起来。5.3营境学的学科组成风景学:包含了国家公园系统概念下的各种学识。城乡生境:这个学科下,包含了对园林、绿地、水系、建筑隙地、游憩与体育活动等空间,以及占用了城乡生活用地指标的森林和农地的策划、规划、设计、建设、经营和保育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未来可以将非生产性的以改善生活和生态条件为主的林地、湿地和草地全都囊括进来。环境艺术:不将其列入艺术纲,是因为它要耗费大量自然与社会资源,环境艺术从业者没有权利任意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他们不能像自由艺术家一样任意表现自己。从国家政策上应该明确,建筑、规划和风景园林,都应服从于这个“境德”原则。旅游场所:除非占用资源很少,这类地块的建设管理也应该纳入境纲,理由同上。生境恢复:对被人破坏和废弃的地面进行环境重建,原则上应以恢复然境状态为宜,如果有必要和需要,也可改建为需要人为投入来管养的交境。5.4营境学评价的原则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高的幸福指数,是营境学的基本评价原则。但是具体应用还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已有的许多评价方法,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资源消耗比较容易定量,但比较难于统一成无量纲的量。当下通用的市场价格法,只能看作一种权宜之计,用满足金融资本需要的市场价格来替代资源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价值,不但误差太大,而且很容易成为资本的工具。而碳足迹方法的推广,似乎过于仓促。人工消耗是否计入资源消耗,值得深入思考。比如一件事可以用100个人工干,也可以
本文标题:论_境学_与_营境学_王绍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94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