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7.1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模拟题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模拟一一、填空题(共10分)说明:第1—10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空,每空1分,共10分。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当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一致时,学习者会很快掌握第二语言,这种迁移被称为。2.教师教了“把”字句,给学生讲了“把”字句的基本规则,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教师自己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做,了解学生哪些规则掌握了,哪些还弄不清楚,以便进行恰当的补救。这样的测试是。3.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科学性和。4.对外汉语教学是对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5.中介语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提出的。6.以社会语言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为基础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它是目前为止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外语教学法,对我国教学法影响最大。7.在课堂教学中,若干个教学步骤组成一个。8.ICCAI指的是汉语辅助教学。9.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10.偏重语言形式的训练,忽视内容和意义的教学法是_________。二、选择题(共10分)说明:第11—2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选项,每题1分。11.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是()。A.《汉语教科书》B.《汉语课本》C《基础汉语课本》D《学汉语》12.在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外部因素中,哪一项不涉及语言学习的外部环境()。A.语言环境B.学习氛围C.学习者的个性D.学习者的文化背景13.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A.对比分析B.中介语理论C.结构主义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14.不属于中介语的偏误产生的原因的是()。A.目的语知识负迁移B.文化因素负迁移C.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的影响D.学习者个性差异15.()教学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通过大量的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交际活动培养学生使用母的语的能力,在以往重视“教什么”与“怎样教”之外,增加“怎样学”的内容,并把它提高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A.听说法B.功能法C.认知法D.任务教学法16.1977年《汉语课本》首先引入了()教学。A.语法B.词汇C.句型D.任务17.商贸汉语属于()教材。A.语言技能类B.语言知识类C.文化知识类D.特殊用途语言类18.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A.母语教学B.外语教学C.第二语言教学D.对外汉语教学19.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应该先教()。A.声母B.韵母C.声调D.音节20.为了验证试题的(),可以用这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易度三、名词解释(共5分)说明:每题2.5分,共5分。21.语言迁移22.文化休克四、简答题(5分)说明:请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述。23.外国学生常常会说“一毕业,我就要结婚她”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并简要说明在教学中你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五、教案设计(20分)说明:本题是教案设计题,共20分。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要求: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1、教学步骤要清晰;2、找出应教授的词语和语法点若干,并对其中的一个词语和一个语法点进行重点分析处理。刘静:玛吉纳,你们国家的时间跟北京不一样吧玛吉纳:当然不一样。我们那儿跟北京有六个小时的时差呢。刘静:你们那儿早还是北京早?玛吉纳:北京比我们那儿早六个小时。现在北京是上午八点多,我们那儿才夜里两点多。刘静:季节跟北京一样吗?玛吉纳:对,季节跟北京一样,也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刘静:气候跟北京一样不一样?玛吉纳:不一样。北京的夏天很热,我们那儿夏天没有这么热。刘静:冬天冷不冷?玛吉纳:冬天跟北京一样冷,但是不常刮大风。刘静:常下雪吗?玛吉纳:不但常常下雪,而且下得很大。北京呢?刘静:北京冬天不常下雪。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正迁移2.诊断测试3.趣味性4.外国人5.塞林克6.交际法7.教学环节8.智能9.教材10.听说法二、选择题11.A12.C13.B14.D15.C16.C17.D18.C19.A20.B三、名词解释21.根据行为主义理论,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会形成一种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会“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并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在语言学习方面,学习者第二语言不符合目的语规律的地方是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迁移所致,也叫“语言迁移”。22.“文化休克”也叫“文化震荡症”。这是一种由于对文化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深度焦虑感,表现为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思乡、浑身不适乃至生病。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四、简答题23.(1)指出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把离合词“结婚”等同于自己母语中相应意义的及物动词。(2)改正句子:一毕业,我就要和她结婚。(3)“离合词”的教学对策:说明离合词的结构和用法特点,把离合词作为动宾短语处理,把离合词同动量补语、时量补语等的教学结合起来。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以下两个语法点:A.会用“跟……(不)一样”表达比较结果的相同或不同。B.会用“不但……而且……”表达递进关系。2)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二、教学重点:语法点一:跟……(不)一样跟……(不)一样+形容词V+得+跟……(不)一样+ADJ语法点二:递进关系的表达:不但……而且……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利用钟表讲时差的早晚。四、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约2分钟)点名。(二)复习旧课(约15分钟)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前一课的内容,最后问一问今天的天气,引出本课内容。(三)学习新课(约75分钟)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1.生词(约20分钟)(1)听写生词:1国家2时差3季节4一样5春6夏7秋8冬9家乡10气候11冷12夜13刮14雪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改错。生词认读:老师领读—→学生齐读—→点读(按先好学生,再一般学生或按座位顺序读)—→全班齐读(4)扩展生词(举例)时差:**个小时的时差/我的国家跟北京有**个小时的时差。/北京比**早/晚一个小时。季节:四个季节/四季/一年四季/北京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气候:气候不错/不错的气候/你觉得北京的气候怎么样?/你家乡的气候呢?冷:热(反义词)刮:刮风/刮大风/刮一天风雪:下雪/下大雪/下了半小时雪北京的冬天又刮风又下雪。引入第一个语法点(可以提问学生会说什么语言引入)板书:(1)他不但会说英语,而且也会说汉语。A不但V1,而且(也)V2。—→再问两个学生都会说汉语吗?引出(2)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2)不但A+V,而且B(也)+V。不但他会说汉语,而且她也会说汉语。扩展性操练主要以学生的语言、喜欢的颜色、运动、音乐、电影等来练习,最后通过一个(2)型问题(如“不但他学习《汉语教程》,而且我们也学习《汉语教程》。”)引入第二个语法点。2.语法讲练(约25分钟)板书:(1)A跟B(不)一样他的书跟我们的一样。—→再问书的价钱、颜色、样子等是否一样,板书一个句子即可。他的书价钱跟我们的一样。他的书跟我们的价钱一样。—→提示:要说清楚比较的内容。最后问学生老师的书跟大家的书一样新吗?引出下一个语法小点。(2)A跟B(不)一样+ADJ老师的书跟大家的不一样新。—→引导学生变成(1)句:老师的书跟大家的新旧不一样。再以书的价钱、大小、颜色深浅、老师或学生的衣服等练习,最后可引到学习汉语上,如以“老师一分钟写**个汉字,问学生一分钟写多少个汉字,再问他跟老师写得一样快吗?”引出下一语法小点。(3)他写得跟老师不一样快。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A+V+得+跟B(不)一样+ADJA跟B+V+得(不)一样+ADJ他跟老师写得不一样快。再扩展性地问“写得一样好吗?/写得一样漂亮吗?**跟**跑得一样快吗?/起得一样早吗?”等来练习。最后以问学生家乡的气候与北京的相比来引入课文。3.课文讲练:(约30分钟)教师领读一遍—→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读课文—→学生读课文,教师纠音—→简单绘表比较玛吉纳的家乡与北京,学生练习复述(可适当地用自己的话)。(四)本课小结(约5分钟)借助板书,归纳本课所学语法语法一:(1)A不但V1,而且(也)V2。(2)不但A+V,而且B(也)+V。语法二:A跟B(不)一样A跟B(不)一样+ADJA+V+得+跟B(不)一样+ADJA跟B+V+得(不)一样+ADJ(五)布置作业(约3分钟)可二选一1、口头作业:复述玛吉纳的家乡跟北京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说说你家乡的气候跟北京(不)一样。2、书面作业:课后练习,写作文《我家乡的气候跟北京(不)一样》。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模拟题二一、填空题(共10分)说明:第1—10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空,每空1分,共10分。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主张仿照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过程来设计第二语言教学过程。2.语法大纲是以语言结构为基础,按照______________编排教学内容。3.语法翻译法忽视了言语交际技能,尤其是_______________。4.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是他们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最大困难。5.从教学过程上看,是教学这一认识过程的真正主体,是教学实践和认识活动有目的的承担者。6.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__________。7.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_______试题8.现代外语教学史上理论基础最雄厚的教学法是_________________。9.对外汉语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_________两部分。10.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______四个步骤。二、选择题(共10分)说明:第11—2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选项,每题1分。11.下列不属于克拉申认为习得的特点的是()。A.下意识的B.在交际条件下自然地使用第二语言C.儿童获得第一语言的方式D.了解语言规则的知识12.一般的语言教学法理论研究认为,四项技能中的()是基础和核心,是语言技能综合运用的标志性技能。A.听B.说C.读D.写1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相比,不存在()A.发音教学B.文化冲突C.语言迁移D.目的单一14.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不包括()。A.是第二语言教学B.是外语教学C.目的语是汉语D.教学对象是留学生和少数民族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15.以“规范”的语言作为教授的脚本,重视使用所谓的“名著”、“原著”的教学法是()。A.语法翻译法B.直接法C.听说法D.情景法。16.()一直处于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地位。A、语法教学B、词汇教学C、语音教学D、汉字教学。17.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不包括()。A.语音教学B.词汇教学C.汉字教学D.文化教学18.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是()。A.中介语理论B.认知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19.“希望你们把中国喜欢”,这句话中所产生的偏误是由什么因素影响造成的?()。A.母语负迁移B.目的语知识负迁移C.文化因素负迁移D.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20.以下不属于任务教学法的主要特点的是()。A.强调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的真实性B.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C.注重书面语的教学,轻视口语D.学习活动以表达意义为主三、名词解释(共5分)说明:每题2.5分,共5分。21.偏误分析22.语言交际能力四、简答题(5分)说明:请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述。23.常常听到有的留学生说这样的话:“他一回家,就走进去自己的房间了。”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并简要说明在教学中你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五、教案设计(20分)说明:本题是教案设计题,共20分。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要求:1、教学步骤要清晰;2、找出
本文标题:2017.1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模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09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