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青竹湖2019年度初一第一学期语文月考及解析
第1页共6页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初一语文(解析)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亲爱的同学们,在秋意盎然的青竹湖畔,我们迎来了初中阶段的第一次月考,希望你能冷静审题,周全思考,慎重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温馨提示: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答案填写在答卷上方有效,答卷上不要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3.请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本试卷设有书写卷面分3分。—、积累和运用(45分)1.请用规范的书写在田字格内抄写以下句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标点符号占一格)。(5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抖擞.(sǒu)潇瑟卖弄.(lòng)呼朋引伴B.看.护(kān)郎润澄.清(chén)咄咄逼人C.贮.蓄(chǔ)烘托莅.临(lì)翻来复去D.花苞.(bāo)粗犷静谧.(mì)繁花嫩叶【答案】D【解析】A.萧瑟卖弄.(nòng)B.朗润澄.清(chéng)C.贮.蓄(zhù)翻来覆去3.下列句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他离开长沙后我们便没有了联系,谁料三年后我们竟然不期而遇....了。B.李老师絮絮叨叨....地给我们上了一节很有意义的政治课。C.阅读课上同学们都在津津有味....地读书。D.班主任周老师是个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好老师。【答案】B【解析】A.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没有指定的时间、地点,让人感觉突如其来。B.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C.津津有味: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说得很尽兴。D.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青竹湖初一年级的同学们在军训期间参观了长沙市一中。B.我们初一的同学是适应初中学习的重要阶段。C.对青竹湖湘一的同学们来说,能否坚持军训,是个人能力出众的体现。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答案】A【解析】B.主语“同学”和宾语“阶段”搭配不当。应该为“初一是同学适应初中学习的重要阶段。”C.“能否”与“能力出众”为两面对一面,应在在“能力”后加“是否”。D.“解决”和“发现”语序颠倒,应该为“发现并解决”。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选项是()(3分)第2页共6页这一天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A.③④①②B.②③④①C.①④③②D.④②①③【答案】A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请问您的家母..身体还好吗?B.有什么问题您问吧,我一定不吝赐教..。C.我可以拜读一下您的拙作..吗?D.久仰..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答案】D【解析】A中的“家母”为谦辞,用来称自己的母亲,称他人母亲应用“令堂”。B.是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D.“拙作”为谦辞,指自己的作品。7.阅读下面的故事。写出一个从故事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4分)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栓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成自然,也就不挣扎了,直到长成了大象,本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答案】【解析】8.综合运用(6分)9月3日上午,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湘一立信实验学校初一2018级新生齐聚学校田径场。举行“青春可期·竹势当阳——2018级初一新生军训暨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盛大开幕仪式”,仪式由学生处主任宁东亮老师主持。(1)响亮有士气的新兵训练口号能提高军训的积极性,请你拟写一句口号:(2分)示例:服从命令听指挥,团结互助扬班威。(2)军训的过程中,李明同学觉得军训太辛苦,不愿意参加。你会怎么劝说他参加军训?(2分)(3)军训会操结束后,你们班准备围绕军训开展一次班会活动,请你设计一个活动环节。(2分)示例:军歌嘹亮我来唱【答案】(1)磨练坚强意志,培养优良作风增强国防意识,激发爱国热情(2)李明同学:你好!军训虽然辛苦,但是可以让我们的意志得到磨炼,培养我们更好的习惯,我们怎么能因为一点点小挫折而放弃呢?让我们一起在军训中成长的更加坚强吧!第3页共6页(3)军纪严明我来守9.默写(5分,每空1分)(1),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景兼点时令,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答案】(1)日月之行(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10.名著阅读(1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分)A.《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讲述了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爸爸妈妈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B.《飞鸟集》这本诗集包括325首无题诗,其中绝大多数的诗只有一两行,或者捕捉一个自然景观,或者述说一个事理。C.《心月集》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创作的诗集。作品着力描述的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诗人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D.《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答案】A【解析】A是在小林宗作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2)填空①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在回忆自己阅读《二十四孝图》时,“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反感的”是、两个故事;《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感情。(3分)②在龙应台《目送》的同名散文中,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一是目送的背影;二是目送的背影。(2分)③如果有人问豆豆叫什么名字。她会不假思索的说:豆豆,其实父母给她起的本名是;“不要打它吧,苍蝇搓着手啊,也搓着脚。”“冰雪已消融,烂漫儿童嬉戏忙,奔跑小村中。”这样琅琅上口的句子小豆豆她们称之为。(2分)【答案】①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怀念②儿子渐渐长大,父亲渐渐老去③彻子二、阅读理解(42分)古诗阅读(8分)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梦逐春风到洛城。11.从“杨柳阴阴”和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本诗写的是暮春时节的风景,“春风一夜吹乡梦”这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之情。(4分)【答案】残花落尽;浓烈的思乡12.诗的最后两句想象新奇,意境美妙,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呈现的场面。(4分)【答案】第4页共6页【解析】文言文阅读(16分)【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或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①然。(《王戎识李》)【注释】①信:果真。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撒盐空中差.可拟()(3)诸儿竟走.取之()(4)或.问之()【答案】(1)把家里的人聚集在一起(2)大体(3)跑(4)有人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词的翻译)。(6分)(1)未若..柳絮因风起。(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答案】(1)不如比作柳絮乘着风飞舞起来。(2)树长在道路边缺有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15.谢道韫被后世称为“咏絮女”,其优秀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由甲文可以看出她是在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2分)【答案】16.同样是少有才名,文本中的谢道韫和王戎,一个诗情画意,一个擅长推理,但他们也有共同点。请你结合文本说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4分)【答案】现代文阅读(18分)父亲的佛珠①父亲正在和一截木头倔强对视,彼此互不想让。②这是一截降龙木,来自太行山深处。父亲无法破译降龙木的基因里那层隐秘的佛性,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想做几串佛珠的打算。③现在,父亲开始用他那苍白的、青筋暴露的双手做起那精细活儿。他左手捏紧一粒初显雏形的珠子,右手拿着木锉,他必须小心翼翼,因为稍一用力就会凹进去一块。更何况,他的手实在颠抖得厉害。他尽量屏气凝神也无济于事,不可救药的老年性震颠依旧耀武扬威地不听使唤。一抖起来,他手背上、手臂上的阳光便一朵一朵跟着晃,而手中的珠子便趁机拼命挣扎,又是一番激烈较量。他的胳膊开始发麻,气息有点短促,他终究还是败下阵来。珠子躺在茶几上。气定神闲地对老头喊话:“看吧,你老了!”老头气哼哼地不搭理它,汗珠子啪嗒一声砸进碎木屑里。第5页共6页④父亲做第五粒珠子的那天,老三两口子又闹别扭了,每次吵架都弄得一大家子不得安生。每当这种时候,父亲便喘着粗气,对自己发誓说以后再也不管他们的事了。⑤我说:“好,那就不管,”我选择了忽略了他的口不对心。⑥可是到傍晚的时候,父亲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催促我给老三打电话,老三肯定又拒接他的电话了——每次惹了事,老三都不接他的电话。父亲也许被这个事实打击到了,有些悻悻的。但马上,他便又遭受了来自我的打击:我不肯打这个电话。父亲有一刹那的错愕,他以为,为了这个家,我们会努力去帮助他们和解。可是我选择了旁观。我想,他对我很失望。⑦我再次回家的时候,父亲正带着老花镜打磨木珠子,苍凉从他的眉目间、骨头缝里漫无边际地溢出来。我想他真的老了,老到即便在自家的地盘上,也无法再像过去那般生气地拍桌子、声如洪钟地吼我们几个不听话的小崽子了。我突然有了流泪的冲动。⑧父亲每天与木头较劲,与不服管教的老三较劲。他每天都给老三打一个电话,然后坐下来锯木头、缝木头。终于,父亲做完了17粒珠子,将它们串成了第一串佛珠。⑨那天父亲心情相当不错。——老三他们两口子有说有笑的,回来吃饭了。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就爱和老三下棋。“下棋,你不行。”老三用嘴角的微笑挑衅他。“别得意,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父亲立刻瞪着眼珠子反击。父亲果然不是对手,他的脑子慢慢跟不上节奏了。他佝偻着身子,颤抖的手捏着一枚棋子,久久不能落下,他有些茫然无措,却依然固执地坚守着每一寸阵地,他以昂扬的姿态节节败退。⑩但父亲败北的场面不荒凉,一切似乎都在相爱相杀中得到体谅与和解。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其实都是父亲手里的木头珠子,被他打磨,想从他手里逃脱,却最终被他紧紧地串在一起。⑪我很难想象这个家没有父亲的样子。17.阅读文章第③、⑨段,请概括父亲的两次“败北”事件。(4分)(1)(2)【答案】(1)父亲做佛珠时手不听使唤。(2)父亲下棋输给了老三。18.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两项是()(请注意,本题选两项,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共4分)A.父亲坚持用自己颤抖的手做佛珠,表现了他顽固不化的特点。B.题目“父亲的佛珠”既是文章的行文线索,又喻指父亲的孩子们。文章叙述了父亲制作佛珠串起佛珠的过程,同时暗写了父亲用爱将一家人紧紧串在一起。C.“汗珠子啪嗒一声砸进碎木屑里”,“砸”字生动写出了父亲汗珠的大与重,表现父亲不怕困难,坚持与木屑斗争的特点。D.第⑨段“他佝偻着身子,颤抖的手捏着一枚棋子,久久不能落下。”“佝偻”、“颤抖”生动地刻画了父亲的衰老和失意,表达了我对父亲无比心疼的情感。E.第⑦段“我突然有了流泪的冲动”是因为我觉得父亲老了,干活都没有以前那么利索了,即使在自己家里也不能大声骂我们了。【答案】AC【解析】A“表现了他纨绔不化的特点”是错误的,父亲坚持用颤抖的手做佛珠,表现了父亲做佛珠的不易,表现了父亲的坚持和对子女的爱。C“坚持
本文标题:青竹湖2019年度初一第一学期语文月考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3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