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防排烟规范宣贯答疑 (GB51251-2017)
20180830杭州消防规范宣贯问题641.规范3.1.3,当前室送风口安装于吊顶上方时,可否将吊顶内空间按送风静压箱考虑?如果可以,对吊顶有什么要求?不建议这样设计。加压风口可以往下装,但此时吊顶内空间视为竖井风道的延伸也要做内衬风管怎么做?2.规范里建筑总高度大于50米的办公建筑,当其中部分楼梯只服务1~5层(小于50米),且满足前室只有一个门,是否可按照3.1.5采用楼梯间送风,前室不送风设计?3.1.5的第1款应该可以用于裙房。但裙房与主楼间要防火隔断。3.规范3.1.6.封闭楼梯间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m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问题:1.若地下2层的封闭楼梯间(10米),是按防烟楼梯的要求满足顶部设置1m2的可开启外窗还是要设置1.2m2(地下一层的要求还大于地下二层?)还是不能自然排烟?“3.1.6封闭楼梯间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m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这一段属于对仅地下一层的楼梯间(不限10米)的放松条款。4.规范3.2.1条、3.2.2条、3.2.3条中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提出要求,但对安装高度、有效面积如何计算均无明确规定。这些无有效面积和安装位置要求。5.规范3.2.4可开启外窗的火灾是谁来开启?这种情况是否允许?需要设置现场手动操作/消控联动。6.规范3.3.1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米问题:建筑高度只有99米,但前室送风系统包括地下3层,送风系统超过100米,要分段吗?在GB50016已经写明高度以建筑高度为准。且GB51251允许地上地下合用加压系统。7.规范3.3.3直灌式理解为仅适用于改造项目。该做法允许加压送风机设置在屋顶,而3.3.5第2款中加压送风机宜设置在系统的下部两者目标不一样,直灌式改造时受各种条件限制。8.规范3.3.4,如何保证每层送风量均匀疑问:如果每个风口都要设调节阀,是否可以明确调节阀怎么设置图纸上不是往往标注“带风量调节阀的某某风口”吗?9.规范3.3.5第5款,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8.1.9条文解释中允许和平时机房合用,问:加压送风机房适合和平时空调通风机房合用?条文解释已经规定“当排烟风机与其他风机(包括空调处理机组等)合用机房时,应满足本条款要求。”即除该条规定的不能与加压系统共用机房外是可以与常规通风空调系统合用机房的。10.规范3.3.5条1、送风机的进风口应直通室外,加压风机房设在室外,机房外墙百叶,从机房吸风可否?2、且应采取防止烟气被吸入的措施,具体采用什么措施?3、送风机与排风机进出风口不在同一面,距离要求怎么把握?4、各层送风量均匀性的具体措施?15K606图示应采用风管将风机进风接室外进风口;指控制离开排烟口距离;南对北或西对东即相反的面时仍然可以10/3米;指设置风量调节阀。11.规范3.3.5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疑问:这里的送风机是指加压送风机,消防补风口与排烟口的距离是不是也要套这个要求?是!12.规范第3.3.5条规定了加压送风机应设于专用机房,加压送风机与消防补风机是否可共用机房?与平时通风机、空调机是否可共用机房?理论上加压风机与补风机应该可以共用机房。13.规范第3.3.5条、第4.4.5条、第4.5.3条规定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消防补风机应设于专用机房内。屋顶的消防风机处设置钢结构顶盖、四周设百叶或格栅围挡,是否可视为设于机房内?本来就有3C认证的屋顶排烟风机。14.规范3.3.6,当前室加压送风口安装于疏散门上方吊顶的时候,其风口风速是否有上限、下限规定?风口风速仍然是3.3.6的第3款7m/s上限吧?15.规范3.3.8建议提供风管耐火极限0.5h、1.0h和1.5h的具体做法。是否可参照《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3.0.1各类钢构件、组合构件等的表中的数据采用防火涂料即可达到耐火极限的要求?可以!GB51249-2017第4.1.2条:钢结构的防火保护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或其中几种的复(组)合:1喷涂(抹涂)防火涂料;2包裹防火板;3包裹柔性毡状隔热材料;4外包混凝土、金属网抹砂浆或砌筑砌体。16.规范3.3.7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送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于20m/s;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非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于15m/s;送风管道的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规定。请问:防排烟管道要设置在土建竖井内,管道外每楼层要防火封堵吗?管道需要检修吗(一定要设检修门吗)?条文解释图7。17.规范3.4.1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风量不应小于计算风量的1.2倍。送风机选型按设计风量,送风管道、送风口截面按计算风量确定,是否妥当?本来规范就是这个意思,1.2用于选风机。18.规范3.4.2,子母门,算单扇门,还是双扇门?国家有门的标准。防火门也引用该标准。最宽的单扇门是1.0米。19.规范3.4.2条,四个表格中风量按开启1个2.0m×1.6m的双扇门确定,当双扇门规格不一致时,风量是否可以按门扇截面积调整?按照公式计算。由于要计算门缝漏风不能按照面积打折。20.规范3.4.2条,对于深度大于24m的地下楼梯间、前室,其送风量是否要与规范对照表比大小?对于楼梯间、前室的地上、地下部分合用送风机的情况,是否要以地上、地下的总高度为基准,与规范送风量对照表比大小?也要比较。地上位于内区的楼梯间难道不用比较?地下地上合用已经超过表格内容。表格的范围在条文解释中十分明确。21.规范3.4.4条,当地上部分99m,地下部分5m时,地上、地下部分可否合用送风机?风量怎么计算?可以合用。3.3.4已经明确地下室以设备用房和车库为主时可以合用。22.规范3.4.6楼梯间自然排烟,前室加压送风。风速按公式0.6(A1/Ag+1)计算。问:这里的A1和Ag是否指所有楼层的所有疏散门的面积还是单层。问:对于住宅建筑,Ag每层疏散门数量是按一个计算还是按实际疏散门数量计算。全部门的总面积(除住宅)。23.规范第3.4.6条送风量计算中N1的取3:疑问:前室系统只负担1层或2层前室的,N1值是否应按实际楼层取?地下楼梯间超过3层的是否还是取1?前室数量小于3时应以前室实际楼层数量;地下段楼梯间独立加压时应按照24米或100米的楼梯间加压做法。24.规范4.1.2同一个防烟分区应采用同一种排烟方式问题:根据条文解释,2种排烟方式时,自然排烟口可能会成为机械排烟方式的进风口。但相邻两个防烟分区,按理可以采用不同的防烟方式,但也会产生排烟口成为进风口的问题。根据美国NFPA条文,一个防火分区内以挡烟垂壁分割的防烟分区只能一种排烟方式。否则机械排烟系统的运行会影响自然排烟计算的模型。25.规范4.1.4条与4.4.17条关系?4.4.17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不是2500m2)2000m2的制鞋、制衣、玩具、塑料、木器加工储存等丙类工业建筑,就要设可熔性采光带(窗)?4.4.17指用可熔性采光带代替固定窗的条件。26.规范4.2.2对于有吊顶的空间,当吊顶开孔不均匀或开孔率小于等于25%时,吊顶内空间高度不得计入储烟仓厚度。请问:数据中心机房一般采用封闭冷热通道,对于采用封闭热通道、设置水喷淋,需进行机械排烟的机房,热通道开孔率小于25%,是否可按此条,吊顶内空间高度不计入储烟仓厚度?(由于封闭热通道,吊顶回风,吊顶内净高一般在1.2m-1.5m;热通道和吊顶内相通)排烟量计算是否可按吊顶下空间计算,排烟风口是否只设置于冷通道吊顶?排烟口设在冷通道,见左下图,如何保证工艺要求密封?冷通道吊顶热通道吊顶封闭热通道机房平面图封闭热通道机房剖面图封闭热通道机房气流组织示意图无人工厂类的数据机房是否要排烟需要有关专业规范定义。当需要排烟且采用自然排烟时需要满足GB51251的规定。27.规范4.2.4,住宅地下非机动车库,是否必须套用本规范。(非公共建筑、非工业建筑)应按GB51251地下非机动车库在不允许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或定时使用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的前提下,宜参照机动车库甚至火灾危险性更高,省内多地均发生过电动自行车在地下非机动车库内充电火灾事故。而独立分割的非机动车库宜参照仓库。28.规范4.2.4仅执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中最大防烟、防火分区的面积,其他如防烟分区的划分(最大长边)、储烟仓厚度、排烟口极限排烟量等均按GB51251执行?表4.2.4已经明确防烟分区和排烟量按照GB50067,其它设计均要按GB51251。29.规范4.2.4,“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及其长边最大允许长度”长度的定义是啥?对于走廊环型走廊如何算,井字走廊如何算,不规则的形状的长度如何定?是否可以理解为烟气的路径最长的长度?见15K606图示3A和3B。30.规范4.3.3自然排烟窗的开启形式应有利于火灾烟气的排出。对于大于200平方的房间自然排烟窗是否必须设置下悬外开窗?4.3.5条文说明可以有多款但需位于储烟仓内的面积才算入排烟面积。31.规范4.3.4厂房,仓库的自然排烟窗设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设置在外墙时,自然排烟窗应沿建筑的二条对边均匀设置;问:如果不符合对边设置要求,类似转角有窗,是否有效?需要满足均匀布置要求;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时要用公式计算,自然排烟时排烟口至最远点2.8倍净高;自然排烟时通常排烟口最大间距4H,最小间距不小于1.0米。32.规范4.3.6自然排烟窗应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尚应设置集中手动开启装置和自动开启装置问题:1.手动开启装置一定是指机械的吗?(条文说明是机械)自动开启装置是指消控室还是烟感还是满足两者控制自动开启?根据规范,自然排烟窗基本为手动,能满足排烟的要求吗?机械排烟阀都要求具有火宅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开启、消控室手动开启和现场手动开启功能(3种)。第1个小问题涉及对手动开启的理解。例如体育馆和机场候机楼或高铁站的自然排烟窗都在地面以上几十米,十个姚明叠罗汉都够不着。这么高用厂房里天窗常用的摇杆也做不到(力矩太大和摇杆无处可以放置),钢丝绳通常也只能做6米以内的高度。这个事电气相关规范有定义,即现场有消防电子系统的手动开窗按钮就满足要求。第2个小问题其实消防局的原意是自然排烟窗位置设置有类似常闭防火阀上的70度易熔片火灾时自动开。第3个小问题还是规范理解问题。自然排烟口只需要满足4.3.6条的规定。即没有要求消防控制中心远动。后面第五章的控制部分写明“5.2.6自动排烟窗可采用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或温度释放装置联动的控制方式。当采用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时,自动排烟窗应在60s内或小于烟气充满储烟仓时间内开启完毕。带有温控功能自动排烟窗,其温控释放温度应大于环境温度30℃且小于100℃。”33.规范4.4.5对于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合用的系统,其排烟风机与排风风机的合用机房应符合下列规定。。。。问题:什么叫合用系统?设备兼用还是共用风管?如果排烟与空调通风各自设备及管道,决不能合用机房?第1个小问题是对规范的理解问题。4.4.5已经明确合用系统指排烟系统与常规空调或通风系统共用的系统,且4.4.3已经说明排烟系统动作时要关闭的通风康泰系统控制阀门不超过10个。上述要求的原因是操作的消防电源压力和操作时间问题,一个常开防火阀动作至关闭大概需要15
本文标题:防排烟规范宣贯答疑 (GB51251-201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5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