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2016年感染病例监测分析
12016年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一、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2016年共监测住院病例6560例,发生医院感染人数27人,感染例次27例次,科室上报27例,漏报0,院内感染率0.4%,漏报率0。1、2016年全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统计月份监测人数科室上报感染病例数漏报病例数漏报率(%)感染例次率(%)1月19504000.22月174300003月19053000.164月19782000.15月20383000.156月27432000.077月32972000.068月36623000.089月32991000.0310月32272000.0611月40243000.07412月41691000.003合计3403527000.0792、2016年各科室院内感染情况汇总表科室出院人数上报感染病例数感染分类漏报病例数漏报率(%)感染率(%)下呼吸道皮肤浅表切口深部切口上呼吸道泌尿系软组织外科228222465322000.97内科2112422000.19妇产科84111000.12综合科13250000合计6560277653222000.413、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手术部位感染8例,占感染病例的29.63%;呼吸道系统感染感染9例,占感染病例的33.33%;2皮肤软组织感染8例,占感染病例的29.63%;泌尿道感染2例,占感染病例的7.4%。见下表:2016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感染部位感染例数构成比(%)下呼吸道感染725.92皮肤感染622.22浅表手术切口感染518.52深部切口感染311.11上呼吸道感染27.4泌尿道感染27.4软组织感染27.4合计27100%4、病原菌培养结果未做(医院未开展细菌检测)二、资料分析2016年全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数共27例,年龄最大者79,最小者11岁;住院时间最长37天,最短3天。大多数病人存在侵袭性操作,并且侵袭性操作次数越多,病人出现院内感染的机率明显增高。三、改进措施针对以上情况,采取以下改进措施:31、各科室应针对科室感染情况,组织讨论,分析科室感染因素,制定科室感染控制制度。2、严格落实重症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落实呼吸机相关肺炎控制措施,凡使用呼吸机和气管切口病人,均使用《呼吸及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执行及督查表》,科室、医务科、护理部、控感办实施监督管理。3、凡感染病例应根据感染部位采集相应组织或分泌物送检,进行细菌培养,明确感染病原体,采取相应隔离措施,严格防止交叉感染。4、手术科室应对手术病人开展《手术院内感染风险评估》,严格执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5、手术室开展《手术室医院感染评估》,做好手术室环境和无菌物品的准备工作,降低感染风险。6、认真落实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外科换药流程,手术科室开展换药操作培训。7、严格掌握侵袭性操作的指征,每天评估拔管指征,尽量减少留置时间。8、院感办继续加强外科洗手、手消毒及换药操作流程的督导检查。院感办2016年12月31
本文标题:2016年感染病例监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8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