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中国旅游史课件—隋唐
LOGO第五章隋唐时期的旅游一、概况二、旅游活动的类型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四、旅游服务体系五、历史地位LOGO一、概况1、隋唐简介时间:公元581-618年-901年疆域:隋朝鼎盛时期:北至东北辽宁一带,西至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东临东海,南至越南北部一带。唐朝鼎盛时期:北至贝加尔湖以北和外兴安岭,西至中亚的咸海,东至库页岛,南至越南北部。LOGOLOGOLOGOLOGO地位:典章制度方面多有建树,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两税法等,对后世影响深远。隋唐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文学以唐诗成就最大。以初唐陈子昂,盛唐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元稹,晚唐李商隐、杜牧为杰出代表。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对后世影响甚大。颜真卿的书法,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王维的绘画,《霓裳羽衣舞》等音乐舞蹈,以及众多的石窟艺术,均流传后世。科学技术方面,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和火药两项均出现于这一时期。LOGO二、旅游活动的类型1、释旅背景:隋唐时期的宗教政策,尤其是佛教政策传播佛法的释游十分兴盛玄奘西游、鉴真东渡2、巡游隋炀帝:巡游江南;巡游北方LOGO大业元年(605年)三月,炀帝遣黄门侍郎王弘等“往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这年八月。炀帝幸江都,王弘便“遣龙舟奉迎”。“龙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上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饰以金玉,下重内侍处之。皇后乘翔蠇舟,制度差小,而装饰无异。别有浮景九艘,皆水殿也。又有漾彩、朱鸟、苍蠇、白虎、玄武、飞羽、青凫、陵波、五楼、道场、玄坛、黄蔑等数千艘……共有挽船士八万余人,其挽漾彩以上者九千余人,谓之殿角,……又有平乘、青龙、艇舸等数千艘,……相接二百余里……”炀帝这次下江南动用了各种类型的船只上千万艘,LOGO炀帝北巡:游玩之外耀兵边境“旌旗辎重、千里不绝”大业三年(607年):榆林(内蒙古托克托县)--云中(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业四年(608年)两次北巡:洛阳--五原(内蒙古五原)--长城--恒山;大业五年(609年):巡游河右(青海省东部)--拔挺山(西宁市东南)--燕支山(甘肃永昌县胭脂山)大业八年至十年:东征高丽巡游至辽东LOGO3、商贸、外交使臣之旅、遣唐休修学之旅考察民风民俗:大业三年(607年),杨广派朱宽、何蛮从建安(福州)出海,“求访异俗,至流球国而还”流求产物“同于江表。风土气候,与岭南相类。”“歌呼蹋蹄,一人唱,众人皆和,音颇哀怨。扶女子上膊,摇手而舞。”使臣之旅:隋炀帝多次召西域诸国使臣入朝“大业中相率来朝者三十余国”;征召“能通绝域者”,屯田主事常骏等请求出使赤土国(马来半岛宋卡城)LOGO日本遣使小野妹子来华日本向中国隋朝派出的第一个政府使团终于到达洛阳,使团首领叫小野妹子。使者称炀帝为“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并说他带一批佛僧前来学佛法。他然后向隋炀帝递呈其君主的一封信,信的开头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但是,在古代东亚地区朝贡体系中,只有中国的皇帝才能称为“天子”。因此,日方书信把本国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令炀帝大为不快,吩咐“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不过,此时中国正进行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也不希望增加树敌。因此,尽管出现这种失礼,中国人仍在次年选派裴世清等13人组团回访,LOGO4、边塞之旅边塞诗: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边塞诗繁荣原因: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LOGO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LOGO边塞之旅:初唐序幕,盛唐达到了高潮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LOGO5、以文士为主的士人之旅(漫游之风)(1)背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科举制的实行改变了以往以“门阀地主阶级”为政治中心局面,极大的刺激了文人从政、实现抱负的积极性。“天上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士人具有较全面的文化修养(史才、诗笔、议论);漫游天下、结交豪俊名流以提高声望。LOGO(2)代表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689-740)、王维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LOGOLOGO宦游:柳宗元。《新唐书》本传说:宗元少时嗜进,谓功业可就。既废,遂不振。柳宗元的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已成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唐宋八大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LOGO《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LOGO“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出匕首,福四民,制九丑。元和十二年。柳宗元。”-《龙城石刻》LOGO荔子碑、三绝碑!LOGO6、普通百姓:民间节日欢游、都市乐舞、宴饮和宗教释游“礼佛”慕道组织:自发、朝廷组织春游、“泼寒胡戏”、乡村的“踏歌”游赏由朝廷组织的元宵节夜游,“踏歌词”(唐《辇下岁时记》:先天初,上御安福门观灯,令朝士能文者,为《踏歌》。陈旸《乐书》云:《踏歌》,队舞曲也。)LOGO唐元宵节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庭际花微落,楼前汉已横。金壶催夜尽,罗袖拂寒轻。乐笑畅欢情,未半着天明--崔液《踏歌词》LOGO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LOGO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LOGO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花木丛草,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盻而归,尔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已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唐·孟棨《本事诗·情感》LOGO都市乐舞:《霓裳羽衣曲》舞者“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缨累累佩珊珊,”俨然是一副道家仙女的打扮。舞姿也是“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抑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烟蛾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LOGO宴饮:酒肆、教坊、客舍、纵歌、狂饮。如最受欢迎的胡姬酒肆群众性的“礼佛”慕道LOGO终南山隐士LOGOLOGO三、旅游资源的开发LOGO刘勋等:《唐代旅游资源结构与分布研究———以两《唐书》列传人物旅游活动为中心》,《旅游科学》2011年10月LOGOLOGO1、旅游城市:长安、营建东都洛阳LOGO2、园林御苑:造园追求诗情画意,在小的空间中体现山水的主要特点。3、宗教景区(名山大川)全国寺庙大规模的修建:文帝改变周武帝灭佛的政策,以佛教巩固统治。一时间出家人达50余万,兴建寺庙3792所、大量石窟雕刻层出不穷。隋唐佛教、道教的兴盛,寺观成为进行世俗活动和交往的中心,士人喜爱的游览地。寺庙位于城市、名山大川。寺庙多园林花木山池水景,慈恩寺牡丹、荷花华清池华清池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汤LOGO小雁塔LOGO法门寺地宫珍宝LOGO四大佛教名山、道教名山在这时期基本形成唐代旅游资源的特点唐代旅游资源结构完善。总体上人文旅游资源较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且随着时间推移,唐代旅游者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偏好越来越强烈。佛塔寺观、山岳型旅游地、楼阁亭台是唐代最主要的旅游资源,其次是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园林游憩区域、观光游憩河段、港口渡口与码头、栈道等旅游资源。唐代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和旅游资源禀赋特别优越的州府,并有沿主要交通线分布的特征。唐代已形成两京地区、吴越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都地区和永桂地区五大旅游资源富集区。唐代已形成两大旅游资源带:封禅线旅游资源带的形成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占据绝对优势。长江流域旅游资源带的形成主要受交通及旅游资源禀赋因素影响,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引自:《唐代旅游资源结构与分布研究———以两《唐书》列传人物旅游活动为中心》,LOGO四、旅游服务体系城市经济繁荣长安城是一座长方形的城市,南北长8651米,东西长9721米,周围约36.7公里。宫城、皇城和外廓城三个部分。宫城为宫殿区,皇城是中央政府官衙区,与外面的民居商肆完全分开。在外廓城中,有十二条南北大街和十四条东西大街,把全城分割成108坊,每坊广长各300余步。坊以外还有东西两市:东市有220个行,它聚集四方财货,是繁盛的商业区。西市与东市大体相同,但人口比东市多,也比东市更为繁华。有绢行、装饰品行、大衣行、秤行、果子铺、鞧辔行、药行、金银行等许多行。在市上经商的除唐人外,还有西域波斯等地的人。胡商经营的葡萄酒,当炉胡姬所跳的胡旋舞,颇受长安人称赞。LOGO交通的发展:道路体系完善唐朝继承秦汉以来的驿传制度,建立了通达全国的驿道。在各驿道上,与官驿相邻,出现许多为旅客服务的民营店驿和往来神速的驿驴。水路运输也很发达,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南方,以长江为骨干,钱塘江、珠江等河流、湖泊,构成了纵
本文标题:中国旅游史课件—隋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20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