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1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2•第一节货币需求•第二节货币供给3第一节货币需求一、经济学上的需求概念需求的两个基本要素:①希望得到或持有②有能力得到或持有4二、货币需求•基本要素:①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意愿②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能力简言之,货币需求就是人们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而持有的行为。仅有意愿,毫无意义,因为“不嫌其多”。“欲望”是无限的,“需求”则是有限的。5•可持有的资产多种多样(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等)各有特点。概括为:三性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微观定义: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偏好,通过对“三性”的全面衡量和比较,使自己的资产组合保持在最佳状态下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宏观定义:社会(国家)满足商品交换需要的货币量。货币:盈利性最低,流动性、安全性最高因此:6•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收入或财富既定的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所持有的数量。(一)货币需求的含义及理解•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概念•2.货币需求是能力和愿望的统一。•3.货币需求既包括对现金货币的需求,也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4.货币需求既包括对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对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8(二)货币需求的存量与流量•分析货币需求量,通常是从存量意义上来观察和计算的,但由于货币本身固有的流动性属性,讨论货币需求仅仅局限于存量概念是不够的,必须同时考察货币需求的流量。9(三)货币需求研究的宏观与微观角度•宏观分析是从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出发,强调货币作为交易工具的职能,在分析市场供求、收入及财富指标的变化上,探讨一国需要多少货币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微观分析是从社会经济个体出发,分析各部门的持币动机和持币行为,研究一个经济单位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需要持有的货币量。11(四)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区分并研究名义货币需求对于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和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名义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社会各经济部门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13(五)货币需求函数(thefunctionofmoneydemand)•所谓货币需求函数,就是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而建立起来的数量变化关系。•M=f(Y,r,Cr,Cp,V,Q,P,E,…….)14货币需求函数的作用•第一,分析各种因素对货币需求的不同影响,包括影响的方向,也包括影响的程度。•第二,通过计量研究来验证货币需求理论的某一结论。•第三,在取得各种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货币需求函数来测算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货币需求量,以作为制定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给的依据。15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变量•(一)规模变量——财富与收入•(二)机会成本变量——预期收益率•(三)其他变量16三、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一)收入状况(数量;时间间隔)1、与收入数量成正比在时间间隔既定条件下:①收入数量→财富→货币需求。②收入多→支出多→需要持有的货币多。2、与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成正比17(二)信用的发达程度:负相关债权债务相互抵消;短期证券替代货币。(三)市场利率:负相关市场利率机会成本持有货币货币需求上升下降增加减少增加减少18市场利率价格有价证券货币需求券持有量,增加有价证上升下降下降上升增加减少股票价格与利率的关系(贴现现值理论):nntttRPRDV11119(四)、消费倾向•一般:同方向变动。•两个特例:1、支出不均匀;2、窖藏现金。20(五)P、Q、V货币流通规律:M=P·Q/V21(六)人们的预期和偏好•1预期r上升,Md增加预期r下降,Md•2预期P上升,Md减少预期P下降,Md•3偏好流动性,Md增加偏好盈利性,Md减少22四、货币需求理论•(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二)传统货币数量理论•(三)凯恩斯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四)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23(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以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或背景的。研究的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观点:•(1)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2)商品价格有多少,就需要有多少货币来实现它。•(3)货币始终存在于流通之中,发挥媒介作用。•公式:•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结论:•1、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2、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必要量是由商品的价格、数量和货币流速三因素决定。•3、金币能自发地调节流通中货币量。26货币流通规律公式:M=P·Q/V货币流通量决定于客观货币需求量。(黄金贮藏的蓄水池功能)27马克思的纸币需求理论•纸币是金币的代表,纸币之所以流通是由于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因此纸币一旦进入流通,就不可能退出流通。•在纸币作为唯一流通手段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水平受流通中纸币数量的多少而涨跌。•纸币失去了自发适应货币必要量的性能。28(二)传统货币数量说•所谓“货币数量说”(TheQuantityTheoryofMoney),是指以货币的数量来解释货币的价值或一般物价水平的一种理论。•包括:•弗雪的交易方程式——现金交易说•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29•物价水平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货币数量:1、存量2、流量301、现金交易说费雪交易方程式(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1911,《货币的购买力》)分析的出发点是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认为V=PY/M,由此得出:MV=PT货币需求(PT)被动地决定于货币供给(MV)。(注重制度性因素的影响)V值相对稳定;Y值相对稳定(充分就业);P值取决于M,表示如下:P=MV/Y在给定的P值下,也可以得出M:Md=PY/V312、现金余额说(剑桥学派:马歇尔、庇古):CambridgeEquationM=KPYK①②人们对未来价格水平的预期(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32Md=KPY的理解•K=1/V,则K为V的倒数.•虽然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在结论上是相同的,但在形式上,剑桥理论首次将分析重心集中在货币持有的动机上。•虽然,剑桥的货币持有的比例K仍然为一常数而非函数,但与交易方程式只注重流通速度而忽视行为因素比较,是思想上的重大突破。•庇古本人认为剑桥方程式的优点是能顾及人类意识——即需求原动力的作用。34现金余额说的内涵•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实际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资产,决定的因素有个人的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流动性便利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间保持着一个较稳定的比例关系。35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比较•1.交易说看重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余额说强调货币的持有和货币的财富保存功能。•2.交易说注重货币流通速度以及经济社会等制度因素,余额说重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36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比较•3.两者强调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有所不同:•交易说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再确定货币需求,没有区分真实货币需求与名义货币需求;•余额说认为微观主体要在权衡利弊中决定货币需求,其货币需求是真实货币需求,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价格水平的变动只影响名义货币需求。37共同的缺陷•1.以充分就业的假定前提•2.是一种长期的均衡理论和静态理论•3.假定产量、货币流通速度及货币持有比例不变,处于静止状态,而不深入探讨这些因素的变化过程和原因•4.将利率排除在货币分析之外•5.除了认为货币量变动会直接影响物价同比例变动外,对其他各因素相互间的关系没有深入探讨38(三)凯恩斯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1936年《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形成。1、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LiquidityPreferenceTheory)•货币的总需求决定于流动偏好。•流动偏好是指人们要以货币形式保持其一部分资产的意愿。原因在于三种动机:•1、交易动机(transactionsmotive).•2、预防动机(precautionarymotive)。•3、投机动机(speculativemotive)。40分析持有货币的动机:(1)TransactionMotives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货币需求。时间间隔既定,货币持有量取决于收入的数量→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41(2)PrecautionaryMotives•为应付意外支出或不失去意外的有利购买机会而产生的货币需求。•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是收入的递增函数。42(3)SpeculativeMotives人们对闲置货币余额的需求,是为了在利率变动中进行债券投机,以获取利润。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总之,M=L(Y)+L(r)4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M1表示交易、预防性的货币需求;M2表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r表示市场利率;L1表示M1与Y的函数关系;L2表示M2与r的函数关系。44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说在一种极端情形下,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都希望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45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说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此时,若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的情形,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46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rbYKM2212(1)鲍莫尔的平方根公式(运用最优存货控制技术)结论:即使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也是利率的递减函数。鲍莫尔(W.J.Baumol)通过分析,发现即使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同样是利率的函数,而且同样是利率的递减函数47(2)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观点:•投资者决策的原则是预期效用(而非收益)最大化。因此在资产的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而持有货币和债券等多种资产。•资产的风险既定条件下,利率的上升使对每一既定风险水平的资产预期回报率上升,投资者持有货币的比例就会降低。•证实: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不仅得出了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变动关系的结论,而且还通过人们资产组合的选择和调整行为,解释了货币与其他各种金融资产同时被人们所持有的现象。49(四)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195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发表《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提出新货币数量说。一方面采纳凯恩斯把货币看作是一种资产的核心思想,利用它把传统的货币数量学说改造成为货币需求函数;另一方面基本肯定了传统货币数量说的结论,即M量的变化反映在物价的变动上,M量的变化从长期看只影响总体经济中M部门的名义量,如物价、名义所得等,但不影响实质部门的真实量,如就业、实际利率、生产率等。51•1、总财富货币是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总财富是货币需求的上限。52•2、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人力财富:人们在未来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物质财富人力财富转化受制度制约。人力财富占总财富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越大。533、货币及其它资产的收益•一般:货币的收益为零,而其它资产(股、债、实物资产)均有相应的收益。•其它资产收益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小。•其它资产收益率降低,货币需求将增加。544、其它因素:主观偏好、技术与制度因素等55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f(P,rm,rb,re,(1/P)(dp/dt),W,Y,U)MP:物价水平rm:rbre:股票预期收益率(1/P)(dp/dt):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W:非人力财富/总财富Y:永恒所得U:其它因素56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含义•(1)使用了恒久性收入的概念。•(2)将物价水平与物价变动率考虑在内,确定了预期因素在货币需求理论中的地位。•(3)引进了债券收益率与股票收益率。因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Rb-Rm,Re-Rm,P-Rm这三个差额变得越来越小,所以可以删除掉。•(4)引进了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5)引进了综合变数u。(认为u比较固定)•对货币需求有影响的就剩下了两个因素:预期物价变动率P和人们实
本文标题: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27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