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10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十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经济空间结构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第一节增长极理论一、增长极的概念(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提出: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内涵: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二)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提出: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1966年内涵: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①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②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便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增长的意思。二、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特征: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快。2.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技术进步率。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市场宽广,有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销售市场。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作用机制:推动型产业可以增加生产的总产出直接贡献区域经济,也可以带动其它产业发展,间接带动区域经济。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就是增长极的作用机制。三、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一)极化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回流效应)扩散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涓滴效应)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形式多种多样。产生极化效应的原因:1、规模经济效应2、聚集经济效应产生扩散效应的原因:1、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2、极化中心的经济“外溢”作用3、政府的调节环京津贫困带(二)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1.极化方式从增长极的数量和分布来看,一个区域可能只有一个极化中心,为单极吸引方式;也可以出现多个极化中心,形成多极吸引方式。从极化现象的地域空间形态来看,有向心式极化、等级极化、波状圈层式极化。①核心式的扩散•最简单的扩散,指从中心向周边作墨渍式的扩散。②等级式的扩散•反映同级城市由于属性相近而更容易扩散的特征。③波状扩散④跳跃式的扩散•由中心点向指定地点的非常规的跳跃式的扩散。2.扩散方式扩散是由极化中心向外围的移动过程。四、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增长极理论是区域开发中不均衡开发理论的一个典型,它强调据点开发、强调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府干预、注重扩散等,对于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理论优点:•增长极理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更加真实。佩鲁认为经济一旦偏离初始均衡,就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除非有外在的反方向力量推动才会回到均衡位置。这一点非常符合地区差异存在的现实。•增长极概念非常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革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对政策制定者很有吸引力。例如,佩鲁认为现代市场充满垄断和不完善,无法自行实现对推进型企业的理性选择和环境管理问题,因此,提出政府应对某些推进型企业进行补贴和规划。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二是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三是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四是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理论反思: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提出: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Friedman)1966年在研究委内瑞拉时,出版了《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也称中心-外围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一、核心-边缘理论内涵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集聚必然在区域中形成一定的核心区,而每一核心区均有其影响区(zoneofinfluence),称边缘区(peripheralregion),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扩散与交流的基本关系和控制与依赖的关系,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内涵:二、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空间相对均衡阶段三、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离散形聚集形扩散形均衡性1、核心区域它包括:国内都会区、区域的中心城市、亚区的中心、地方服务中心四大类。2、边缘区域①向上过渡区②向下过渡区③资源边疆区四、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五、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1.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核心-边缘理论阐明了核心与边缘的联系,发展核心,带动边缘,发展城镇,带动周围乡村。①城镇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乡村是城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重视大城市卫星城镇和农村小城镇的发展;③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④中心城市的工业和一些服务业,要有步骤地主动向外围扩散。2.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①核心区域②向上过渡区③向下过渡区④资源边疆区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有三种形式:一是殖民依附;二是金融依附;三是技术依附。①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内部合作,走向集体自力更生道路。②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以本国资源为基础的产业,且优先考虑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实行经济一体化。③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通过提高原料价格、控制自然资源、保证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产品能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途径,实现国家之间的平等竞争。第三节点—轴开发理论模式一、点—轴开发理论核心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即增长极,轴线即交通干线。点轴理论是在增长极理论和生产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非均衡发展理论。所谓点轴开发就是确定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交通干线作为轴线,对轴线上的若干点(城市)进行重点开发。二、点轴开发模式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大区间、省区间的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点进行重点发展。(一)点轴开发主要内容①确定位置、资源好的交通干线作为重点开发轴;②在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及其发展方向;③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上的等级体系。(二)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1、重点开发轴的选择: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供给有保证的地带。2、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考虑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重点发展的城镇应是地位重要,对发展轴的形成和发展作用大,吸引范围广的城镇。考虑城镇的发展规模。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一般选择规模较大的城市;而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往往选择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城镇。考虑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应根据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在与中心城市相适宜的距离上,选择有较好发展条件的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市。四、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效果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有利于把经济开发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有利于区域开放式地发展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一、理论发展1、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农业圈》理论(1826);2、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同心圆〉法则(1925);3、狄更生和木内信藏的〈城市地域分异三地带〉学说(20世纪50年代以后)。二、圈层结构理论内涵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有机整体。城市作为中心,对周围区域有吸引和辐射功能。城市对区域的作用受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律”法则的制约,这样就必然导致区域形成以建成区为核心的圈层状的空间分布结构。1、内圈层的特征:是完全城市化了的地区,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2、中间圈层的特征:(1)位置上(2)功能上(3)社会文化上(4)空间景观上3、外圈层的特征: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与城市景观有明显差别,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三、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与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有关。使城市圈层扩展出现加速、停滞、稳定等变化状态。•城市圈层扩展的方向性是由于城市张力和外围地区吸引力在各个方向上不均衡造成的。四、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五、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圈层结构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实践广泛应用于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广泛用于城市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研究。圈层结构理论在日本已成为国土综合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发展成为大城市经济圈构造理论及大区域经济圈模式。新北京规划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新城11个,以疏解中心城区的压力。这些新城分别是: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未来将重点发展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通州、顺义和亦庄3个新城。3个新城应成为北京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疏解及新的产业聚集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复习思考题1、增长极的正负效果是怎样产生的?2、结合实际评价点-轴开发模式。3、圈层结构理论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有何应用价值?4、增长极对周围区域有何影响?有哪些方式?5、简述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中各阶段的主要特征。6、分析核心-边缘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内涵及其意义
本文标题:第10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32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