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作为一名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实习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因此,为了自己能够做出完美的设计作品,我们远赴云南进行了民俗采风课程的实习。二、实习内容1.设计元素调研4月14日-4月23日,我对云南地进行哈尼民族调研。我在观察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认识并了解了更多的设计元素以及它们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与文化底蕴,使我对少数民族服装有了一些了解,对我的形象设计有了更好的想法。2.大理地调研2016年4月14日到4月15日我们在大理地采风在大理我们又受到了金花的热情接待。云南的白族主要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在白族,女子被成为“金花”,男子被称为“阿鹏哥”,刺绣是白族人的专长,所以金花们的袖口裤脚都有精巧的刺绣图案.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以前被称为南昭国,是云南历史最为丰富的地方,它有驰名中外的风花雪月。分别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些景物都很好地在头饰上表现出来。然后我们去了著名的洱海,我们登上了一艘颇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游船,准备船游洱海。游船慢慢开动了,向湖中心驶去。极目远眺,远处的群山在云雾的包裹下若隐若现,仿佛一位位身穿白纱的少女在借洱海作镜子梳妆打扮。崇圣寺是佛教圣地,云南的少数民族大都供奉佛教,所以修建得非常雄伟,最高的大雄宝殿就座落在半山腰,大殿后面的山上云雾缭绕,山顶后面也许由于气流的原因,大片大片的云不停的涌现,但不会往高处涌,也不会退下来,一直在山顶上徘徊,光阳偶尔从云的缝隙中穿透,整个崇圣寺就会披上万缕金光,这时的佛教圣地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3.腾冲地调研2016年4月16日到4月18日我们在腾冲地采风腾冲,这座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腾冲热海景区到处都可以看到热泉在呼呼喷涌。世界上有温泉的地方很多,但像腾冲热海这样面积之广、泉眼之多、疗效之好,实属罕见。热海中最典型的是“大滚锅”,它的直径3米多,水深1.5米,水温达97℃,昼夜翻滚沸腾,四季热气蒸腾。珍珠、姊妹、怀胎、鼓鸣、蛤蟆、华裙均是热海著名的温泉群。4.瑞丽、丽江地调研2016年4月19日到4月23日我们在瑞丽、丽江地采风。休息片刻,我们品尝了独特的三道茶。那白族人用来迎宾接客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更令人过嘴难忘。在平和的丽江古城中,人们更喜欢的是慵懒地闲居在古城的民居里,沉浸在东巴文化和纳西古乐的熏陶中。游览了著名的丽江古城,也对纳西族有了一些了解。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丽江,女的叫“胖金妹”,男的叫“胖金哥”.那里的人都是以胖为美、以黑为贵,而且是纯粹的女性社会,男人只用会琴、棋、书、画、吃、烟、酒、茶,其它事情都由女的来做,是很清闲的,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事情都是女人说了算,真是名副其实的“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三、实习总结云南省哈尼族人口163万(2010年年),位居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第二。哈尼族服饰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有100多种不同的款式。适应于梯田农耕劳动,具有共同的刺绣图案、装饰物品和审美色彩,这是哈尼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哈尼族以黑色为美、为庄重、为圣洁,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所以,黑色是哈尼族服饰的主色调。哈尼族服饰上的装饰物品和刺绣图案,实质上都是自己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对祖先英雄业绩的缅怀和记述。哈尼族服饰图案的制作工艺多种多样,有绣饰、贴布、拼接、挑花、钉花边等。绣饰工艺在多种制作手法中最具艺术特征,主要包括挑绣、刺绣、堆绣、锁边等。在哈尼族服饰图案中,挑绣和刺绣运用比较普遍。大多数几何图案都是运用不同的彩色丝线挑绣,并按照一定的秩序整齐排列,用小图案拼接成大图案,或者用大图案套着不同颜色大小图案,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立体感受。贴布工艺是哈尼族普遍运用的图案制作手法,一般用于哈尼族男童的帽子或者妇女用的挎包图案,通过缝制把一个个几何图案和服饰拼接起来,不但能起到加固和装饰的作用,还可以增强人的视觉享受。哈尼族服饰图案基本造型主要以抽象的几何图形和具体的自然图案构成,以反映哈尼族人民独特梯田生活的自然形象,并通过夸张和变形的工艺创作手法,使自然形象简化为适合制作的抽象形象。哈尼族的服饰纹样不像其它少数民族一样丰富多彩,他们喜欢把变化多端的几何图形有秩序的排列,构成节奏鲜明又富有美感的的简单纹样。这次云南的采风,懂得了各民族的服饰风格,感受了各个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了解了他们的文化。我们也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把那些富有特色的东西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中。
本文标题:云南少数民族哈尼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384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