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简评赵云未被刘备重用原因
简评赵云得不到刘备的重用原因西吉县沙沟中学王尚秀赵云简介赵云(公元155年-229年),三国时期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失去父亲,母亲拉扯大。身高八尺,姿颜雄伟,早年在郡衙当差。初平二年,袁绍称冀州牧后,与公孙瓒相争,常山郡人公推赵云为头目,率领大伙去投奔公孙瓒。也在这一年,刘备亦来投奔公孙瓒。刘备对赵云非常亲热,常给以帮助。赵云亦视刘备为长者,为知己,有心相依。经过几年的奔波和反复观察,赵云对公孙瓒的表现明显感到不满意,感到他胸无大志,不识大体,只顾自己,不是可以依靠的主人,便寻机离去。不久,赵云因兄丧请假回家。刘备知道他不会再回来了,依依不舍。赵云告辞时说,我终不会背叛您对我的恩德。建安五年春,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去投袁绍。当时,刘备单身逃出,狼狈不堪。在邺城遇见赵云,与赵云同床眠卧,密派其外出招募队伍数百人,对外皆称刘左将军部曲。从此以后赵云辅佐蜀汉的江山,从此,赵云追随刘备,转战南北,终身不渝。戎马一生直到自己去世;曹操取荆州时,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在万马从中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辅佐攻打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敌众,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在汉中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一、赵云自身原因得不到刘备重用第一个原因赵云不拉帮结派而且为民着想。刘备平定益州时,欲大赏封地,诸将默然,只有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今安居夏业,民心方定,不宜夺之为私赏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刘备只得大喜从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汉的满朝文武得罪尽了。他为官清廉。从刘备,孔明几次欲大赏赵云,赵云不受或分赏诸军,可见赵云为官必然清廉。清官自然就没钱笼络家将,估计他也是蜀汉那些贪官的眼中钉。我在想,若是蜀汉统一天下,一班文官主政的话,恐怕赵云更不好过。第二个原因是赵云不喜好重权在握而指手画脚,投刘备时,是在刘备最危难的时期,根本无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刘备都是寄人篱下,这是的赵云没有嫌弃刘备而是忠心耿耿的跟随刘备。等到刘备请出诸葛亮时,关羽、张飞皆愤愤不平,当诸葛亮吩咐赵云去在博望坡与敌人交手诈败时,他毫无怨言只是领命。第三个原因赵云品性谦逊,性情冷静,善内政,从择定贤主,千难万险,追随不改见忠贞种看出,赵云实有大智慧。若赵云统兵,辅以一智谋之士,我肯定谋士之言他能听得进。这就是她默默无闻忠干一生,不求富贵,不求荣誉,胆敢相照。第四赵云做战英勇,每每身先士卒,长坂坡一人在曹军万马从中就出阿斗,定军山独自一人就黄忠;最难得的是,有大赏又不独自享受,而是分与诸军。这样的人不是帅才那什么样的人才是帅才?我以为他的统兵能力不比关羽差。只是自己不显权贵及鞭挞士卒。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从而不愿统军。二、赵云政治远见与诸葛亮一样且不阿谀奉承刘备。1、刘备与诸葛亮在权力上的内在冲突让赵云做诸葛亮的警卫员谁是谁的人,或者谁(上面、背后)有没有人,大约是一种中国式的说法。中国人是讲“人事”、论关系的,这种人事关系往往游离于体制之外(或曰体制之下),却又往往在暗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似乎三国人物也不例外。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刘备与诸葛亮在权力上是有内在冲突的。刘备作为君主,自然希望手下的人聪明能干,但刘备又不愿让手下的人功高盖主,特别是善于权谋的人。诸葛亮便是让刘备感到矛盾的一位。刘备阵营里,智谋之士稀缺(不像曹操那样,顶级谋士一大群),所以在刘备阵营中,智谋之士的地位就因稀缺变得异常突出,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地位异常突出。而赵云一直留在成都陪诸葛亮没有受到刘备的重用。诸葛亮让刘备头疼,还在于他比刘备年轻二十岁,刘备不仅要考虑他与诸葛亮谁说了算,更头疼将来他那个不成器的阿斗与诸葛亮谁说了算。于是,刘备入蜀其间,似是有意地牢牢控制了“人事权”,不仅大肆破格任用魏延、黄忠等随同入蜀的人,还特别重用法正、李严等原蜀中智士。攻打汉中时,刘备亲自挂帅,法正为主谋、黄忠任主将,诸葛亮只是留在成都看家,同时兼任“后勤部长”。赵云只能陪伴诸葛亮做警卫员。刘备亲手提拔的人,将来一般来说也是阿斗的人,至少不是诸葛亮的人,刘备可以接受他或将来阿斗下面有许多“小山头”,但要尽量避免出现“大山头”。诸葛亮似乎也明白了这一点,来日方长的他选择了韬晦之策,不干出风头的事了。比如法正因受刘备推崇,专横起来,大肆排斥异己,打击报复与其有过节的人,有人向诸葛亮报告,想通过诸葛亮向刘备进言,压一压法正的威风,诸葛亮表了一番法正的功绩,无奈的回避了这个问题(请注意,我不是说刘备把诸葛亮明确列为敌手了,而是说两人是在‘自己人’内部进行着微妙的权谋游戏)当诸葛亮要吊孝时赵云是警卫队长。原因只有一个诸葛亮与赵云在见识上相同。2、赵云忠心耿耿刘备江山却忽视与刘备靠近而凭自己的主张与诸葛亮靠近赵云是刘备创业初期入伙的,有一定“元老”的资格,但赵云一直不是刘备军事上的主力。赵云不被刘备重用,除了本人不会阿谀奉承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刘备的“元老派”中,赵云的资历自然比不得关、张,所以刘备事业前期的大事就要由关、张负责了(关、张中又以关羽之权为重),赵云只是默默无闻的尾刘备效力,但他的政治远见和诸葛亮一样,处处听从诸葛亮的因此刘备把赵云放在身边当卫士长了。虽然刘备的“生意”逐步做大时,要为新加入者提供上进的机会,但赵云仍然留在诸葛亮身边还是没机会。另一方面,刘备要从老家底中提拔人才,一般是为阿斗准备的,所以要提拔年轻的一代(如魏延),赵云与刘备、关、张基本是同一时代的人,所以也就不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了。倒是诸葛亮主政期间,赵云在诸葛亮北伐中“上场”的机会多了些。赵云后来的上场可能有“蜀中无大将”的原因,但我想诸葛亮比较器重赵云,才是主要原因,如果不是赵云此时上了岁数,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实际赵云与诸葛亮走的较近。赵云虽然不是阿谀奉承之人但也不会是个完全甘心平庸的人,从上述诸葛亮先后对赵云的重用来看,赵云有意无意向诸葛亮身边靠靠,或走走门子,都是符合逻辑的。而刘备这个小人则不重用赵云。3、赵云极可能两次充当诸葛亮的代言人所以刘备不能正视赵云赵云的生平中有两个重要的“举措”一是刘备占成都,得益州时,当时众人提议把成都田地分赐给有功的诸将,但只有忠心耿耿的赵云明确提出反对,认为应该让益州人民安居乐业,刘备采纳了赵云的意见;二是孙权袭荆州杀关羽后,刘备要兴兵讨伐孙权,赵云又明确提出反对,认为国贼是姓曹的,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灭曹魏上,这次刘备不听赵云的,结果落了个一败涂地。这两件事均见于《三国志》裴注引的《云别传》,虽算不上正史,但后世读史者一般认为可信度高,由此赵云正直、持重的品格很受后世称赞。先说第一次,刘备入成都,确实有点儿乡下人打进大城市的劲头(像明末的李自成那样)。据说刘备围攻成都时,为了追求“重赏之下有勇夫”的效果,曾向众兵将许诺,“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三国志刘巴传》裴注引《零陵先贤传》)。军队进成都后,“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兵器都不要了,都急着找财宝去了。当时要分城中房产和城外良田的意愿,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产生的。对于这种粗野的行为,最看不惯的应该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文化修养高,心里有更大的事,自然会对贪恋钱财,以至破坏“军民团结”的事反感。赵云可能也看不惯,但诸葛亮的这种感觉应该会更强烈一些。诸葛亮未说而赵云却说了。诸葛亮为什么不亲自“发言”呢?上面不是说了嘛,他要韬光养晦,避免出风头、或与刘备发生正面冲突,如对法正的专橫便采取了避让的态度。赵云则不然。赵云长期担任刘备的卫士长,与刘备私交应该不错(至少是很熟),再加上赵云地位不高、权势不重,说话自然可以随意些,不易引起刘备的猜忌。所以诸葛亮委托赵云发言,是比较合适的。但对于蜀汉的江山社稷是衷心可鉴。大家知道,联吴伐魏是诸葛亮的“专利”。刘备入蜀后,基本上也是按照诸葛亮的这个战略布局的(如关羽伐魏即是如此,关羽没和孙权搞好关系那是他个人的事),不想孙权抄了关羽的后院,让刘备失去了半壁江山,这下诸葛亮联吴伐魏的方针基本上破产了。但从诸葛亮主政后的表现来看,他还是坚持这一战略规划的。也就是说,诸葛亮此时从战略上仍然坚持反对与孙权翻脸,只是眼下吃了大亏,诸葛亮好没面子,就算是在这种军国大事上应该不惜和刘备碰撞一次,也没有底气了。所以只有赵云忠心耿耿的提出联吴伐魏的主张。刘备大败后,诸葛亮痛惜地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法正传》)。此时法正已病故,从诸葛亮的痛惜中看出阻止刘备伐吴仍是他的首选,只是当初他想阻止,却难开口。诸葛亮没开口,地位不高的赵云却“跳出来”发言了,我们从赵云阻止刘备伐吴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赵云强调曹魏为国贼、首敌,正是诸葛亮的一贯思想,只能说明赵云让心怀鬼胎的刘备不能正视赵云,而走到人生尽头,丢失大部分江山,悔之晚矣。才在白帝城托孤时让赵云辅佐那个不争气的阿斗。三、赵云的出生为布衣在封建社会一个人的出生很重要。刘备的招牌就是帝室之胄,大汉皇叔,他的正统身份决定了他必须讲究个人出身,而赵云出身低微,最早只是个义兵头领,这就难登大雅之堂了。仅举一例。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仅仅因为赵云出身布衣,自己兢兢业业一生也没有统军,也没有出人头而默默无闻的使主一生。
本文标题:简评赵云未被刘备重用原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384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