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一课《保护美好的环境》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自觉性和责任感。2、接触多种技术表现形式,感受美术的多样性,结合欣赏展开联想,并能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对主题内容进行简单的评述。3、学习、观察、感受、评述艺术作品的题材内容、造型、色彩及主题思想。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口头表达的方式进行评述。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播放广西桂林山水风光的录象片,展示一组柳州山水图片,让学生欣赏。2、让学生说一说观后的感受。青山秀水,城中有画,画里有城。3、教师做小结后引出课题。4、欣赏课本图片,共同探讨以下问题:为什么桂林山水这么美,你可以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桂林的美。那我们柳州呢?有什么美丽的自然风光。大自然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地球与人类的关系。5、教师把收集到的一些有关环境被污染和破坏的图片给学生看,让学生对环境污染及其产生的后果有直接的认知。6、针对的“保护”与“美好”提出问题给学生进行思考,或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指保护哪些东西?人类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你打算怎样做?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捡拾垃圾,宣传环保。7、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让学生欣赏后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画面表现的内容和学生自己的理解及感受。8、学生作业: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把心中所想表现出来。9、教师小结。鼓励创意新颖的同学。结合思想教育:我们要把环保当作自己的责任。第二课《我们的校园》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行为的文明也是一种表现。如何合理地规划和布置我们的学习环境,使之更加文明美丽。学会如何用美术技能表现校园美丽的环境并用绘画作品点缀我们的校园。教学重点:感受校园环境的美丽,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把我们的校园画出来。教学难点:画面的组织与构图。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2、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由保护大自然夫人环境引出课题:我们的校园。3、请学生想一想都学过哪些赞美学校的课文,读读或背背课文的片断。4、欣赏课本上的图片,然后想想刚才的课文片断,结合我们的校园,夸夸校园美丽的地方。5、请学生分析一下,校园的这些地方为什么美丽。6、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我们怎样做才是文明的行为,我们怎样做校园才会更美丽。7、学生动手绘画,结合想像,画一幅表现校园美丽风景的作品。8、展示作品,教师讲评、小结。第三课《狮子舞》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了解狮子舞的造型特点,感受狮子舞的美感,感受祖国文化,体验合作,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舞狮子的场景技能目标:狮子的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知识目标:学习表现狮子动态的方法,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狮子的形、色、动态之美,训练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各种狮子舞的造型形象的造型美。2、上一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对舞狮子的造型进行了观察和了解,你去了吗?3、揭示课题:《狮子舞》出示课题,分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学会合作学习。猜谜激趣,教师出一条狮子谜语,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教师出示狮子舞图片,提问:这和不同之处。教师引导学生从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来说说。学生在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感受狮子舞的快乐、兴奋、热闹。渗透热爱民族文化教育。学习新知(激发学生对各种狮子造型的联想。4、学生作业、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合作、生生互评、生生自评。尝试运用语言描述狮子的造型特征。5、运用新知,再次动手实践。(对狮子造型加以联想,提示:以狮子与舞狮人为立体,使画面形成中心构图的样式,可在狮子周围添画环境与人物)6、学生分组尝试表演狮子舞。展示作品。第四课《斗牛赛马真热闹》课时:1课时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的半立体的制作,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学会集体创作命题作品,动物竞赛的场面表现。技能目标:掌握折纸动物的制作技巧,设计制作半立体的马和牛的造型。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自学制作方法,探究动物的半立体造型制作,培养学生的保护动物的意识及创新精神与设计意识,让学生感受创造美的乐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制作方法,探究动物的半立体造型制作。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小动物,快快来,说说笑笑乐开怀。手拉手,好朋友,蹦蹦跳跳一起走。”欣赏:让学生认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纸条能做出如此漂亮的人物与动物来。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材质结合起来制作出来的工艺品是如此的漂亮。2、思考:同桌互相讲述课前收集的动物竞赛的趣闻、相关知识。思考:不同形状的纸条,如何才能进行巧妙的运用。个别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数名学生演示赛马的激烈场景。思考:不同形状的纸条,如何才能进行巧妙的运用。3、探究纸造型“赛马”的制作过程。提出问题是、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学习经验与成果。4、(1)、分组活动:制作完成后,在本组内,说一说自己创作的小故事。(2)、做游戏: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开展“动物赛跑”活动。5、分析动物的特征,结合动物竞赛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渗透。思考: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五课《机器人》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材质,掌握制作机器人的设计、制作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技能目标:学会给机器人命名,与其他同学交流设计构思。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发挥想像,自主选择各种媒材设计机器人,机器人的个性特征是否明显,设计或制作手法是否具有创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挥想像,自主选择各种媒材设计机器人。教学难点:机器人的个性特征是否明显,设计或制作手法是否具有创意。教学过程:1、师生共同玩游戏。通过谈话,把学生带入机器人故事的情境中去。2、分组讨论分析机器人的功能、用途、外形特征,讨论机器人可以为我们做什么。通过游戏体验,启发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出示机器人的图片或玩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析机器人的功能、用途、外形特征,探究学习的方式学习。3、进一步分组讨论、思考有关机器人的故事和传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关于机器人的知识。4、学生作业:分析身边的材料,进行绘画表现与工艺制作方法的选择。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互相启发。从机器人的类型、功能入手发挥想像,要求构思新颖。5、采用自主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启发,交流创作感受。第六课《未来生活》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启发学生想像思维,开发创造能力,创作出一幅关于“未来生活”这个主题的想像画的创作。技能目标:启发学生想像思维,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画面的组织及涂色的方法。知识目标: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奋斗。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想像思维,开发创造能力,创作出一幅关于未来的想像画。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教学过程:1、师生一起唱歌谣,做手指操“一双小小手,十个巧指头,1、2、3、4、5、5、4、3、2、1,团结又合作,样样都会做。现在来画画,看谁画得好。”2、启发引导学生讨论。“未来生活”故事要怎样才能编得更完美。3、同桌互相讲述课前收集的“未来生活”故事的趣闻、相关知识。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并上台编故事。4、举行小竞赛“看谁想象最丰富”:创作出一幅关于未来的想像画。引导学生对“未来生活”故事要怎样才能编得更完美进行想象和描绘添画。5、全班同学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评、互评,并进行展示。第七课〈〈亲爱的爸爸〉〉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通过回忆把熟悉的人物描画出来,培养学生对父亲的热爱。2、了解同学的形象特征,掌握人物的基本绘画技巧。3、学习用绘画的形式生动再现爸爸的形象,通过人物形态、神态的传神描画,增进父子之间的友情。教学重点:学习用绘画的形式生动再现爸爸的形象。教学难点:人物形态、神态的传神描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亲爱的小朋友:通过回忆,向同学说说自己的父亲。通过观察,互相说一说,介绍一下自己的父亲。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父亲特点。1、提问:有什么不同之处。教师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回忆把父亲从形态、神态等基本特征来说一说。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父亲特点。3、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父亲特点。三、动手画一画,自己的父亲1、让学生能进一步加深自己对父亲的观察。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并对自己父亲周围的环境,做适当的补充。2、动手画一画,自己的父亲四、分组讨论:如何用线条表现自己和同学的父亲特征。引导学生用线条表现自己和同学的父亲特征。五、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动手画一画,自己的父亲。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动手画一画,自己的父亲,并填色。六、说说自己的作品,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本课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到了什么。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第八课奖杯与奖章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奖杯和奖章,初步掌握奖杯和奖章的制作方法,了解奖杯和奖章的含义和作用。2、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设计立体、半立体、平面的奖杯或奖章,培养学生的创造、设计、造型、制作、组合、想象的能力。3、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积极上进的品质。教学重点:学会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并美化奖杯或奖章,将奖杯颁发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独特新颖的奖杯。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认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纸条、将彩泥、泥团团能做出如此漂亮的奖杯与奖章来。2、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材质结合起来制作出来的工艺品是如此的漂亮。3、小组活动:欣赏二、分组讨论:1、同桌互相讲述课前收集的奖杯与奖章的趣闻、相关知识。2、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独特新颖的奖杯。思考:如何才能材料进行巧妙的运用。个别学生汇报交流结果。三、动手试一试分组进行制作,并组合成故事。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学会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并美化奖杯或奖章。四、分析指导1、探究造型,学会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并美化奖杯或奖章的制作过程。提出问题是、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学习经验与成果。2、请完成动物竞赛任务的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演示、讲述纸马的制作方法与步骤。五、游戏1、分组活动:制作完成后,在本组内,说一说自己创作的小故事。2、做游戏: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开展将奖杯颁发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六、评价交流学生自我评价分析奖杯与奖章的特征,结合奖杯与奖章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渗透。第九课多功能的衣服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设计新颖和实用的服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2、运用绘画的方式,设计一件多功能的服装。学会给多功能的衣服命名,与其他同学交流设计构思,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作的持久兴趣。3、引导学生发挥想像,自主选择各种媒材设计多功能的衣服,多功能的衣服的个性特征是否明显,设计或制作手法是否具有创意。教学重点:运用绘画的方式,设计一件多功能的服装。教学难点:如何设计新颖和实用的服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对多功能的衣服的个性特征,设计或制作手法是否具有创意去感知多功能的衣服。2、通过谈话,把学生带入多功能的衣服故事的情境中去。二、分析讨论1、分析多功能的衣服的功能、用途、外形特征,探究学习的方式学习。2、讨论多功能的衣服可以为我们做什么。分析多功能的衣服的功能、用途、外形特征,探究学习的方式学习。三、感知体验,合作探究。1、小组同学感知体验,合作探究,共同寻找制作方法,将学过的色彩的冷暖搭配,色彩的渐变知识,溶入制作当中。2、学生联想、讨论共同感知体验,合作探究,寻找多种制作方法,将学过的色彩的冷暖搭配,色彩的渐变知识,溶入制作当中四、完成作业1、学生作业:分析身边的材料,进行绘画表现与工艺制作方法的选择。用剪贴方法表现,并彩绘面部、手部细节特征。2、引导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发挥想像,激发创新思维。五、评价交流1、在课堂上开展“国际多功能的衣服展览”活动。进一步评价与交流,2、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评述,鼓励学生把自己做好的多功能的衣服送给亲朋好友,并说一句祝福的话。3、教师小结学生设计制作的多功能的衣服的造型新颖程度、色彩搭配、材质运用、功能、
本文标题: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5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