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复习思考1、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E《神农本草经》2、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A《针灸大成》B《十一脉灸经》C《脉书》D《甄权针经》E《针灸甲乙经》3、《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专著,成书于东汉末年,其作者是()A.扁鹊B.张仲景C.王叔和D.葛洪4、在中医基本理论中,整个人体的组织器官以何为中心()A、经络B、六腑C、五脏D、气血津液5、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6、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7、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天人相应B、整体观念C、阴阳五行D、审因论治E、辨证论治8、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A.对阴阳气血失调临床表现的概括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鉴别概括C.对疾病表现症状的综合概括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概括E.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9、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A.病种B.病名C.症状D.体征E.证候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胡任飞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学习内容及要求【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之间的关系(阴阳学说基本内容)【熟悉】阴阳的特性【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大家对阴阳有何认识?与阴、阳相关的城市:洛阳咸阳贵阳淮阴汤阴江阴与阴、阳相关的成语:阴差阳错阳奉阴违阴阳怪气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一)阴阳的概念一种世界观——一种哲学思想“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地震阴阳学说引起许多国外学者的兴趣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的尊师玻尔曾提出著名的互补观念•1937年访问中国时震惊地发现其并协原理(互补原理)竟然在中国古代早有先河•他亲自为自己的家族设计的族徽,把太极图作为核心,象征“互补”“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类万物之情。”——《易经》《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的本义何为阴?何为阳?阴阳最初涵义:——日光的向背“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吕氏春秋》阴阳阴北贵阳江阴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天地昼夜水火(二)阴阳的基本内涵凡是具有推动、温热、兴奋等作用的功能和物质属于阳凡是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功能和物质属于阴引入中医学领域(三)阴阳的特性•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规定性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对立制约(二)互根互用(三)消长平衡(四)相互转化(一)对立制约•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兴奋与抑制•寒热不两立,水火不相容对立即相反(二)互根互用•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存在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单独存在无阳就无所谓阴,无阴就无所谓阳无昼就无所谓夜,无夜就无所谓昼无春夏就无所谓秋冬,无秋冬就无所谓春夏(三)消长平衡减少和增长(四)相互转化•渐变-寒暑交替,昼夜转换急性发热性疾病高烧持续不退突然体温下降,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突变复习思考1、.从秋到冬的气候变化属于()A阴消阳长B阳消阴长C阴阳均长D阴阳均消E以上都不是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特性A普遍性B相对性C规定性D普遍性3、“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体现阴阳的()特性A普遍性B相对性C规定性D普遍性4、阴阳的概念是(A.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B.代表白昼和黑夜C、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D.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5、下列哪种情况不能A.寒与热B.动与静C.上升和外出D.表与里6、不宜区分其阴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A脏与腑B气与血C上与下D左与右E标与本7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D.平衡的8A.晦暗的B.内在的C.静止的D.轻清的9、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阳()A.滋润B.抑制C.凝聚D.收敛E.推动10、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A.制约和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D.相互转化11、某些急性热病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脚厥冷,脉微软绝等症象,这种现象用阴阳学说解释就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12、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A.孤阴不生,孤阳不长B.阴平阳秘,精神乃治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相关性阳阴部位上部下部体表体内背腹背部腹部四肢外侧内侧筋骨皮肤皮肤筋骨经络阳经阴经内脏六腑五脏五脏心肺肝脾肾《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2.解释人体生理功能人的生长发育,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平衡的结果《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四八······五八······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八八······“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黄帝内经》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黄帝内经》:“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阴阳证指病变表现为: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火热炽烈,阴液耗伤等病证阴证指病变表现为:阳气不足,机能低下,阴气偏盛,寒象明显等病证望面色红赤,躁动不安,舌红,苔黄燥或黑燥望面色苍白或暗淡,神情萎顿,倦怠少语,舌淡胖,苔白润闻语声重浊,呼吸粗大,或有痰壅气喘闻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息短促问恶热,心烦,渴喜冷饮,腹胀满痛,便秘,小便短赤等问畏寒喜暖,口淡不渴,腹中冷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切皮肤灼热,腹部硬满拒按,脉数有力切四肢清冷,腹软喜按,脉沉弱微细无力阴阳失调阴盛阴阳偏盛实寒证(阴胜则寒)伤阳兼阳虚(阴胜则阳病)阳盛实热证(阳胜则热)伤阴兼阴虚(阳胜则阴病)阴虚阴阳偏衰虚热证(阴虚则热)不能生阳阳虚(阴损及阳)阳虚虚寒证(阳虚则寒)不能生阴阴虚(阳损及阴)阴不制阳阳不制阴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以阴阳失调,归纳人体病理状态高热面红烦躁舌红脉数恶寒面白冷痛舌淡脉迟阴阳寒热病机示意图010203040506070阴阳平衡阴盛则寒阴虚则热阳盛则热阳虚则寒正常实寒证虚热证实热证虚寒证4.指导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黄帝内经》阴阳色泽声息呼吸症状特点脉象阳鲜明高亢宏亮言多而躁动有力声高气粗热动燥数、浮大、滑阴晦暗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微弱动则气喘寒静湿迟、沉小、涩舌淡白边齿痕面白无华舌红苔黄壮热、面红5.指导疾病的治疗—(1)确定治疗原则“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黄帝内经》补其不足损其有余病证举例•阴偏衰——虚热证——滋阴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阳偏衰——虚寒证——扶阳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应用发挥•“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原理阐释1、阴阳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一方的损耗会累及另一方2、单独应用补阴药或补阳药会有副作用3、例子:左归丸——山茱萸、牛膝、枸杞子、当归、熟地、菟丝子、鹿角胶右归丸——鹿角胶、菟丝子、附子、杜仲、肉桂、枸杞子、山药、山茱萸、熟地5.指导疾病的治疗—(2)归纳药物性能阴阳属性中药的性味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阳温热辛甘(淡)升浮阴寒凉酸苦咸沉降6.指导疾病预防根据体质养生阴阳平和: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偏阳: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偏阴: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原则——“法于阴阳”根据季节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本文标题:2019阴阳学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6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