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生生物学复习资料
精品文档.绪论1、水生生物学:阐明有关生活在水中生物生命活动的各种规律,并探讨其控制利用的学科,包括形态、分类、生态和生理四大部分。2、浮游生物:是一类不能主动地作远距离水平移动的生物,大多体形微小,通常肉眼看不见。它们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很弱,一般不能逆水前进,只能依靠水流、波浪或水的循环流动而移动。3、自游生物:(游泳生物)是形状较大、游泳能力很强、能主动地做远距离游泳的生物,也能逆流自由行动。第一篇:水生植物第一章:藻类的概述1、藻类(特征):是一群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植物体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的低等植物,又叫孢子植物、叶状体植物。2、水华:有些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3、赤潮:有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形成赤潮。4、蛋白核:是隐藻.绿藻等藻类中常有的细胞器,通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组成,有的则无鞘。蛋白核与淀粉形成有关,因而又称为淀粉核。5、囊壳:是某些藻类具有的特殊的细胞壁状的构造,无纤维质,但常有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其形状与原生质体的形状不一致,原生质体可在其中自由移动。6、接合生殖:是静配子接合,即静配同配生殖,它由两个成熟的细胞发生接合管相结合或由原来的部分细胞壁相结合,在接合处的细胞壁溶化,两个细胞或一个细胞的内含物,通过此溶化处在接合管中或进入一个细胞中相接合而成合子。(绿藻门接合藻纲特有)7、同配生殖:指形态上和生理上均相同的两个配子相结合的生殖方式。8、异配生殖:异配的两个配子在形态和结构上不同,大的1个较不活动,为雌配子,小的一个较活动,为雄配子。9、卵配生殖:卵与精子相结合的生殖方式,卵配结合的两个配子在形态上差异明显,大的不动为卵,小的游动为精子。大多在专门的精子囊和卵子囊中形成。10、藻类的生殖方式:(一)营养生殖:单细胞是细胞分裂,群体和多细胞是断裂生殖。(二)无性繁殖:①动孢子:细胞裸露,有鞭毛,能运动。②不动孢子:有细胞壁,无鞭毛,不能运动。③似亲孢子:在形态结构上和母细胞相似的不动孢子。④厚壁孢子。(三)有性生殖:①同配生殖;②异配生殖;③卵配生殖;④接合生殖。11、藻类分类:蓝藻、硅藻、黄藻、金藻、甲藻、隐藻、轮藻、裸藻、绿藻、红藻、褐藻。其中轮藻门、褐藻门和红藻门是大型藻类。12、生活在海洋中的硅藻、甲藻及蓝藻的浮游种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海洋牧草。淡水浮游藻类中种类最多的是蓝藻门、硅藻门和绿藻门。13、藻类细胞形态、构造及分类依据:形态:球形、椭圆形、圆盘形、卵圆形、多角形、三角形、圆筒形、纤维形、棒形和弓形等。构造:由原生质体组成。原生质体包含细胞质和细胞核等主要部分,细胞外围有细胞壁。分类依据:细胞有无色素体,具有何种色素和贮存物质,细胞壁的形态,植物体的形态,是否具有鞭毛及鞭毛的数量。14、藻类在养殖上的重要意义:①可供人类食用药用的藻类:海带、紫菜、螺旋藻等;②大型藻类既是鱼类的饵料,又是鱼类极好的产卵、避难场所;③有些藻类能引起赤潮、水华,给水产养殖、水体生态平衡及人类的食品和饮水卫精品文档.生及工业用水带来影响;④藻类死亡后沉积水底,形成有机淤泥,是很好的肥源;⑤许多藻类还是工业原料。15、赤潮的危害:(附:易产生水华或赤潮的藻类:蓝藻、甲藻、金藻和硅藻)①赤潮使海水缺氧;②堵塞动物的呼吸器官,妨碍呼吸导致生物窒息;③某些能分泌毒素,毒害生物。第二章:蓝藻1、湖靛:微囊藻大量滋生时,形成砂絮状消化,使水色呈灰绿色,当形成强烈水华时,常被风浪吹涌堆集在一起,好像在水面盖上一层厚厚的油漆,称之为湖靛。2、假空泡:又称伪空泡,是某些蓝藻细胞内特有的气泡。在显微镜下呈黑色、红色或紫色的不规则形,具有蛋白质膜,能透过空气,但不能透水,内含氮等混合气体并可与水中溶解气体保持动态。平衡。3、异形胞:是丝状蓝藻产生的一种帖营养细胞特化而来并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该细胞壁较厚,圆形,色淡,成熟的异形胞是透明的。主要参与固氮作用。4、厚壁孢子:藻类在生活环境不良时,营养细胞的细胞壁直接增厚,成为厚壁孢子,等到生活条件适宜时,再行繁殖。5、段殖体:又称藻殖段,是由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胶质隔片或由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藻丝分段。6、蓝藻的主要特征:①藻体大多呈兰色,蓝绿色;②无色素体,无细胞核,无鞭毛,没有有性生殖;③细胞壁由两层组成:内层纤维质,外层果胶质。单细胞群体的细胞壁具有胶被,丝状体群体的细胞壁具有胶鞘,而且细胞壁上含有黏质缩氨肽;④细胞内具有色素、液泡、伪空泡和蓝藻淀粉;⑤藻体有单细胞,丝状体,群体;⑥丝状体的种类有藻殖段、异形胞和厚壁孢子等构造。7、蓝藻的生态分布、意义及分类依据:分布:①分布广泛,出现在各种水体;②水生种多喜生在有机质丰富的碱性水体;③喜温暖,阳光充足的季节;④在水表层和近岸处多。意义:①水华与富营养化;②固氮与施肥;③水质的指标生物:泥生颤藻;④食用:发菜、螺旋藻;⑤饵料。分类依据:厚壁孢子的有无、着生位置是种类鉴定的依据之一。8、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束毛藻。9、细菌和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两者细胞结构的差异:相同点:①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都是黏质缩氨肽;②都没有真核而只有原核;③没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④没有色素体,线粒体和内质网,能适应高温。不同点:①蓝藻没有鞭毛;②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素a;③蓝藻内具有内囊体和藻胆素;④蓝藻光合作用放氧。10、螺旋藻属的种类营养丰富,是人类迄今发现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生物。第三章:硅藻1、壳缝:是羽纹硅藻细胞壁上的一个重要结构,壳面中部或偏于一侧具有一条纵向的无纹平滑区称为中轴区,在壳面沿纵轴有一条裂缝即为壳缝又称纵沟。菱形藻等壳缝呈管状,称为管壳缝。2、间生带:在壳套与相连带之间,即壳面和相连带之间的次级相连带。它具有加强细胞壁的作用。3、隔片:具间生带的细胞壁,有的向细胞腔内伸展成片状,称隔片。隔片有增强细胞壁的作用。4、假壳缝:有的种类没有壳缝,仅有较窄的中轴区,称假壳缝。5、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程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称为复大孢子。精品文档.6、硅藻的主要特征及细胞壁结构:主要特征:①多数为单细胞;②细胞壁富含硅质,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且细胞壁上有花纹等构造;③原生质体包含细胞质和细胞核两部分,细胞内有色素,贮存物质主要是油滴。细胞壁结构:硅藻门细胞壁富含硅质,硅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细胞壁无色,透明。底栖种类的细胞壁较厚,浮游种类的壁较薄。细胞壁构造像一个盒子,套在外面的较大的为上壳,套在里面的较小的为下壳。7、硅藻的生殖:①营养生殖硅藻最为普遍的一种生殖方式。原生质略增大,继而核分裂,色素体等原生质体一分为二,细胞上下壳分开,形成两个新细胞。②复大孢子藻类多次分裂之后个体逐渐变小,到一定程度小细胞不再分裂,形成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其形成方式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种。③小孢子多见于中心藻类的一种繁殖方式。细胞核和原生质多次分裂形成大小不等的孢子,每个包子上都具有鞭毛,长成后群逸出,然后相互结合为合子进而萌发成新个体。④休眠孢子细胞分裂后原生质收缩到中央产生厚壁,在上下壳形成突起和棘刺,当环境有利时恢复原形态。8、分类:根据壳的形状和花纹排列方式,硅藻分两个纲: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9、硅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海洋有机物的主要生产者之一;②是海洋动物及其幼体的直接或间接饵料;③硅藻死亡后的硅质外壳,大量沉积在海底,形成硅藻土;④化石硅藻对石油勘探、地层鉴定及对古地理的研究有参考价值。第四章:甲藻1、甲片式:表示甲藻纤维质小班嵌合而成的细胞壁上下甲板的数目、形状和排列方式的式子。2、甲藻的主要特征:①大多数为单细胞,有鞭毛,有背腹之分,背腹扁平或左右侧扁;②细胞裸露或具有纤维素细胞壁;③多数种类具有纵沟或纵横沟;④细胞核一个,大而明显。3、甲藻纲根据细胞壁组成和鞭毛着生位置,分为两个亚纲,即横列甲藻亚纲和纵裂甲藻亚纲。横列甲藻亚纲中种类多,包括翅甲藻目、裸甲藻目和多甲藻目,分布广也最重要的是多甲藻目。4、甲藻特征色素:甲藻素和多甲藻素。5、甲藻的生态分布及意义:①分布十分广泛;②是海洋小型浮游动物的重要饵料;③真蓝裸藻是鲢鳙的优质饵料,有“奶油面包”之称;④有些甲藻是形成赤潮的主要生物,对渔业危害很大;⑤甲藻是间核生物,是原核向真核生物进化的中介型,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参考资料。第五章:绿藻1、鞭毛藻类:金藻、甲藻、隐藻、绿藻和裸藻中的具有鞭毛的种类合称为鞭毛藻类。2、绿藻的主要特征:①呈绿色,绝大数都有细胞壁,内层纤维素,外层果胶质;②细胞核一个,具核仁和核膜;③细胞内有色素体,贮存物质为淀粉;④常具有两条顶生等长的鞭毛,一般具有2个伸缩泡,具有眼点1个;⑤有营养生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3、绿藻根据藻体形态构造和生殖的差异,分为绿藻纲和接合藻纲。4、藻体形态:单细胞类型、群体类型、胶群体类型、丝状体类型、膜状体类型、异丝体类型和管状体类型。5、绿藻的生态分布及意义:精品文档.①种类繁多,分布极广,多数分布于淡水中;②浮游藻类如小球藻属是海产经济动物幼体的重要饵料,淡水绿藻是鱼池浮游生物的主要成分,住在作为滤食性鱼类等的饵料,鱼池生物环境等方面起着积极地作用;③有些种类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④在水体净化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有一定意义;⑤有些种类如刚毛藻水网藻等在管理不善的养殖池塘大量发生,可直接对鱼苗等养殖动物造成“天罗地网”般缠绕而死。第六章:裸藻、隐藻、金藻及黄藻1、副淀粉:副淀粉是植物经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的同化产物。是一光亮带白色而不透明的物体,但是它多半是比较大形而且是环状中空或棒状或椭圆形或或球形。2、裸藻和隐藻是肥水和好水的标志。3、裸藻的主要特征、生态分布及意义:主要特征:①藻细胞裸露,无细胞壁,细胞壁外层特化为表质;②贮存物质为副淀粉,有的种类也有脂肪。生态分布及意义:①主要分布于淡水水体;②大量繁殖可形成绿色膜状、血红色膜状水华或褐色云彩状水华;③是肥水好水的标志;④在污水处理中有重要作用;⑤既是生物环境又是滤食性鱼类的直接饵料。4、隐藻的主要特征及生态分布:主要特征:①隐藻为单细胞,是重要的鞭毛藻类;②细胞常很小,大部分种类细胞不具纤维素的细胞壁;③细胞外有一层周质体,柔软而坚固;④具有伸缩泡,贮存物质为淀粉。生态分布:①分布广泛,淡水、海水均有分布;②喜有机物和氮丰富的水体。5、金藻的主要特征、生态分布及意义:主要特征:①金藻细胞裸露或在表质上有硅质化鳞片,无细胞壁;②色素中含有金藻素;③鞭毛基部具有1-2个伸缩泡;④运动的单细胞为纵分裂,群体为群体断裂,不能运动的产生动孢子,有的可产生静孢子。生态分布及意义:①多数在淡水;②多在透明度大的,水温较低的中下层;③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水体中,多在寒冷的早春和晚秋出现;④作为经济动物人工育苗期间重要的饵料来源;⑤金藻的大量繁殖可形成赤潮水华给渔业带来危害。6、黄藻的主要特征及生态分布:主要特征:①胞壁主要成分为果胶化合物;②大部分分布于淡水;③贮存物质为油脂及白糖素。生态分布:①多数种类水生;②多淡水,少数海水或半盐水;③固着生活或漂浮水面;④喜半永久性或永久性的软水。第七章:水生维管束植物1、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茎叶等部位都具有维管束构造,统称为维管束植物。2、背腹异面叶:浮游植物漂浮在水面的与空气接触的叶具有陆生植物的构造,与水接触的具有水生植物的构造,此种现象称为背腹异面叶现象。3、异叶现象: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态叶的现象称为异叶现象。4、叶变态:叶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变化的现象5、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类群:①挺水植物:根生在泥土中,植株的上部或叶挺出水面,当旱季水位降低时,全株的大部分挺立空气精品文档.中,多数分布在湖泊沿岸浅水中。荸荠;②浮
本文标题: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生生物学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69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