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考地理复习的备考策略与方法(共37张ppt)
文综地理高三复习的备考策略与方法2012年9月22日华南师大附中:程玉华•2012年高考文综地理题的特点及启发•高三地理复习策略与方法•选择题、综合题的答题技巧与训练•学生自我复习梳理的指导一、文综高考地理题的特点及启发•注重知识的覆盖和章节比例的分配,人文地理比重大;•测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考查,•注重读图表能力的考查(8、7、7)•体现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时代性强;试题特点:太阳风对导航设备的影响,使用GIS技术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人口问题;交通模式与城市化,临港新城与工业新区的发展等二、高三地理复习策略与方法•广州市“一模”前:一轮复习•“一模”-“二模”:专题复习•“二模”-“三模”:专题、热点、综合题训练•“三模”后:学生的自我梳理复习(一)时间安排(二)复习策略及建议•策略一轮复习•全面系统、夯实基础、测重主干、培养能力•讲练结合•讲测结合•测评结合•测谈结合•习惯养成•总结调整•问问题的习惯•自我诊断的习惯•纠错的习惯•归纳的习惯•考试的习惯•答题顺序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答题规范的养成习惯•建议增补:•第一章:太阳的周日视动与日影指向;光照图的综合判读•第二章: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影响气候的因素和全球主要的气候类型;•第三章:海水的温度、盐度•第四章:板块构造学说;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形成的侵蚀和堆积地貌;必修一必修二•第一章: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的人口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三种类型特征、成因有未来增长趋势;•第二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第三章: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五章: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必修三•重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做适当的分析问题能力的迁移:区或背景条件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掌握解决问题的措施:二轮的专题复习•构建各单元知识网络,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强化网络中的主干和重点,注重总结提升,•围绕重点和主干强化训练,提升能力;•根据考纲,合理设置专题,使知识系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牢记地理规律和原理;•指导思想:•专题设置:•地球仪和地图;•等值线图的判读和应用•地方时、区时计算和日期变更•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专题•水循环与海水运动专题•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自然灾害专题•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规划专题•区位理论专题•地理信息技术专题•区域环境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专题•中国地理总论•开展培优补差工作:周次内容负责人第二周周二7、8节二道综合题(农业、河流开发)程玉华第三周周二7、8节经验交流一道综合题(交通、人口、城市)(卫星发谢条件、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程玉华第四周周二7、8节二道综合题训练(生态、环境)程玉华第五周周二7、8节二道综合题训练(交通、资源开发、调配)程玉华第六周周二7、8节系统梳理、理查缺补漏(易混淆概念)程玉华(综合性强、创新性强、开放性强、区位分析)培优:补差:查缺补漏(1)综合题答题策略指导(2)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提练归纳(3)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梳理等。三、选择题、综合题答题技巧与训练•选择题:审题干审选项审图解题好方法:排除法•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区域图,读后回答10-11题。•10.城市①、②、③的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0100千米①②③国道高速公路铁路县级及以上城市11.经过③城市的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是•A.沿线河网密布B.沿线冰川广布•C.沿线地势起伏大D.沿线多沙漠保温练习一审图审选项审题干•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10~11题。•11.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审图2010年广东省高考题策略与方法•向合理的时间安排争分•向准确的审题争分•向完整的信息提取争分•向准确规范的表达争分•综合题:向准确和规范的表达争分•综合题一般设问可以分成三类:•1、填空题•2、简答题•3、开放性试题(1)填充式填空:基础性、唯一性绝对准确(地理名词、概念),不多字漏字(2)简答式填空:结合材料和教材原理合理和准确分析的结果,简明扼要表达1.填空题的类型(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6分)(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4分)(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内流河,判断理由是该河流消失于沙漠中,最终不与海洋相通。(6分)(2)图11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久远;深度1.6米处是湖沼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湿润,理由是该地当时是湖泊、沼泽,现在是沙漠。(10分)•(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和处,水深大于5m的是和•处。(4分)•(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和。(4分)•(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6分)(1)乙丁甲丙(2)旱地建筑用地(3)临江濒海、位于郊区技术与高素质人才•2.简答题•要点序号化、条理化•先主后次•语言专业化(地理术语、关键词)•先图表信息,后储备存量•注重因果,形成知识链条(就事论理)•杜绝只进行现象分析而无原理的归纳,用地理现象解释地理现象。•材料二重点开发区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人口集聚和经济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简要分析甲区成为重点开发区的有利条件。(10分)•水资源较丰富,环境承载力较强(2分)•绿洲农业发达(2分)•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2分)•“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便利(2分)•城市化(工业化)基础好(2分)•人口集聚•(答对其中四点即可,其它答案合理可给分)•简答题解题思路原因(自然、人为)条件(有利、不利)影响(正面、负面)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措施(生物、工程、技术)效益(经济、社会、环境)……看考题找差距常见简答题类型一、特征描述型二、成因分析型三、分布规律描述型四、区位分析型五、比较内容型六、解决措施型七、分析评价型特征描述型①地形特征②气候特征③河流特征④人口迁移特征⑤城市化特征⑥农业生产特征⑦工业生产特征⑧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成因分析型①自然地理要素成因分析②自然灾害、生态问题的综合成因分析③地理事物时空特点的成因分析分布规律描述型从总体上看把握“点”、“线”、“面”的哪种分布趋势。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区位分析型从自然、社会、经济三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对于工业、农业、城市、商业、交通区位等问题,应从自然和人文等方面分析比较内容型从内容上可分为对比型(异中求同:不同性质或性质相反的概念进行比较)和类比型(同中求异:同一性质的概念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再从共性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从个性中分析其相异的原因。解决措施型首先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分析评价型一是要根据题目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问题二是要从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四、自我复习阶段的指导•(1)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该做的题已经做了,该讲的已经讲了,缺少的是学生自我归纳整理。•(2)强调自我整理阶段最重要的是做好综合题的归类整理。如何归类,老师要给出具体的指导,大致分成七大类,如区位类、成因类、措施类、评价类、分布规律类、特征描述类、比较内容类。学生重新书写归纳,虽然辛苦,但受益菲浅,达到温故知新的作用。•(3)展示交流已做好归类整理的笔记,推动归纳整理工作进行。凡是做了归类整理的学生,问答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掌握得更加娴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也使他们信心满满走向考场。像蔡玉同学都是很好的例子,她在自我复习阶段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做好归纳整理,并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在高考中她的文综成绩是239分,对她来说已是不错的成绩。•适当的保温训练五、考前复习建议这是高考的最后冲刺了,此时要注意精力的调适,要把最好的状态调整到高考期间,使自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运动来放松大脑,缓解紧张和疲惫,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3•1.用好复习资料、查漏补缺:笔记归纳、专题资料、考纲考点、地理图册、课本•2.减法原则,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删减只剩骨架、关注地理概念、地理要素及相互关系•3.作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树立必胜的信心,保证睡眠24六、考试注意事项•时间安排:•每科平均50分•循序渐进,渐入佳境•心态调整•积极的心理暗示,沉着冷静,淡定自若•平时的心态去考试•熟题不轻敌,看全题目•易题大家易,我不大意,难题大家难,我不畏难•认真审题:舍得花时间审题•默读,边读边画,没懂再读一便(三动)•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中国积温图•中国干湿度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河流、湖泊(二)强化空间定位—识记六张中国图三张世界图•世界气候类型图•世界洋流分布图•板块构造图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必要的载体。•中国地理作为试题的背景•中国地理很少作为问题的本身•当然是一些跟中国地理空间定位有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地理特征的我国著名的山河名川、地形区或热点区域(如图们江开发)等,高考时作为问题的出现,作为中国人时是无可厚非的。中国区域定位和中国区域特征把握分析关注中国几个生态环境问题:•东北地区:湿地与森林•西北地区:荒漠化•西南地区:石漠化•华北地区:盐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怎样区分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成因分类表现形式自然灾害天文灾害太阳活动异常(黑子、耀斑等)、陨星冲击、彗星撞击、电磁异爆、粒子流冲击等气象灾害干旱、洪涝、暴风雪、冰雹、酷热、寒潮、雷电、干热风、低温冷害、冻雨等水文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崩塌、雪崩等生物灾害生态突变、物种灭绝、森林火灾、虫灾、鼠害等环境问题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淡定走向考场、从容做答,获得好成绩!最后时刻,拼的不是知识,是心态!科学统筹、合理计划;从容自如,保持常态31四、学生自我复习梳理的指导•做好高考前夕的收口工作,推动学生自我复习阶段的归纳整理工作,树立起考前必胜信心•(1)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该做的题已经做了,该讲的已经讲了,缺少的是学生自我归纳整理。•(2)强调自我整理阶段最重要的是做好综合题的归类整理。如何归类,老师要给出具体的指导,大致分成七大类,如区位类、成因类、措施类、评价类、分布规律类、特征描述类、比较内容类。学生重新书写归纳,虽然辛苦,但受益菲浅,达到温故知新的作用。•(3)展示交流已做好归类整理的笔记,推动归纳整理工作进行。凡是做了归类整理的学生,问答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掌握得更加娴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也使他们信心满满走向考场。像蔡玉同学都是很好的例子,她在自我复习阶段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做好归纳整理,并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在高考中她的文综成绩是239分,对她来说已是不错的成绩。••需要改进的是:近一年的复习给我们的启示是:(1)一模前的复习,无论是授课还是套题训练,都应该关注基础,不必急于提升,过早的提升,易造成基础打不实,没有扎实的基础提升是不牢固的。(2)督导、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复习的备考策略与方法(共37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0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