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浙江省东阳中学课程建设方案
1/30浙江省东阳中学课程建设方案第一部分学校情况分析一、学校简介浙江省东阳中学,建于1912年,校园坐落于原清代东白书院旧址(现老市府吴宁台东侧)。初名“东阳县立中学校”,为四年旧制中学。1922年改为三年新制初中。1927年2月更名为“浙江省东阳县立初级中学”,开始兼招女生。1929年9月易名为“东阳县立中学”。1938年秋至1945年8月,因日军入侵,学校曾辗转湖沧、华店、西坞、雅坑、石门、高宅等地办学,1945年2月于高宅祠堂招收高中学生,成为完全中学。1945年秋抗战胜利,迁回县城。因原校园被入侵日军所设马路分割而无法办学,设高中部于吴祠堂(今大寺下北),设初中部于卢宅。1946年,出售东白书院校园,另选新安寺校址办学。1949年8月,全校搬入新安寺校园(现东阳城区新安街75号)。1949年9月东阳简师并入。1955年3月更名为“浙江省东阳中学”。1955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学。1960年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浙江医科大学附中。198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停办初中。1995年被评为首批14所省一级重点中学之一。2002年秋江北校区建成,招收高一新生20个班。2003年8月,全校整体搬至学士北路江北校园(东阳城区学士北路1号)。百年来,东阳中学秉承“求实求真,惟善惟新”的校训,形成了“扎实朴素”的校风、“严谨诚挚”的教风和“发奋刻苦”的学风。学校被授予中华百年名校、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劳模集体、浙江省先进学校、浙江省先进党组织、浙江省创先争优先进党组织、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先进学校图书馆、浙江省绿化模范单位、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浙江省教科研先进学校、浙江省示范实验室、浙江省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名校600家”。东阳中学百年办学,培养学生近35000人。校友中,有院士10人、博士500多人、教授5000余人,更多校友成为知名实业家、党政军领导和各行各业国家建设人才。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教育宗师、科学泰斗”、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中共“三大”代表、北伐名将金佛庄,台湾《联合报》系创始人、著名2/30实业家王惕吾,原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将军黄柏富,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韦思琪,中科院院士李正武、王伏雄、金玉玕,工程院院士徐更光、潘德炉,作家戈基、鲁光,江南笛王赵松庭,著名青年科学家、“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获得者、“中科院最年轻院士”潘建伟,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度CCTV十大经济人物”获得者、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等均为东中校友杰出代表。东阳中学,现校园占地近40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设48个高中班,在校学生2300名,教职工200余名,先后有特级教师13名,其中在职在岗特级教师6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名,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省劳动模范、省地级名师及名师培养人选、省市教坛新秀等40余名。学校被赞誉为“中华百年名校”、“江南名校”、“桃李源”、“人才的摇篮”。二、办学特色——以科学教育见长的教学特色形成了“必修课分层、选修课拓展、注重实效性、增强趣味性”的科学教育模式,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多样化选修课程建设知识拓展类六所试点学校之一,科学教育质量一直处于全省高位水平;近十年来,学校的理科高考一本率在全省前六名,有4375名理科类考生考入重点大学,列浙中地区所有学校第一,数理化等学科有1961人次在省级以上获奖,全国一等奖22人。学校有一批“教学水平高、教育思想新、成就动机强”的理科教学的教师,数理化教师中先后有9位被评为特级教师,2位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34位被评为浙江省金华市教坛新秀或获金华市优质课一等奖。东中校友中的科技人才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在全国各中学中是少见的,有院士10人、理工类博士近500多人、教授近5000人。从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教育宗师、科学泰斗”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中国环流器一号”主要设计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李正武,到中国科学院最年轻院士、首位获“国际量子通信奖”的华人物理学家潘建伟,中美联合招收物理学博士生考试全国第一名的杜权,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徐浩新,中国科技大学最年轻的教授陆朝阳等,35000名校友中从事理工农医科类居多。——具有东中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3/30形成“学校确立规划提出目标,部门制订阶段计划、提出评价指标、实施过程和终端考核,年级组管理运作”的三层高效管理模式;建立教学质量跟踪监控体系,实施阶段性教学质量会诊制度,提高教学过程管理效果。利用“读书沙龙”形式,重视案例研究,实施校本教研,分层培养教师,推进“名师培养123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文化内涵提升工程”,继承以“以校为家”、“送教下班”、“作业不过夜”、“阅卷不过日”等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以生为本”“关注细节”等现代教育和社会文化营养,融合形成以“敬业爱生、大气宽容、团队协作、每做必优”的校园教师主流文化。——以健美操为主体的体育教学特色东阳中学是浙江省健美操体育特色学校、浙江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以群体性的健美操活动为基础,对健美操有兴趣、有素质的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训练。学校自编的健美操在大课间活动进行“每日一操”,坚持数十年“晨跑”制度。近几年来,东阳中学健美操比赛均为金华市第一名,在全省健美操比赛中有三次获得省第二名。——以德育课程化为主体的活动课特色将“一月一主题”、“时事热点论坛”、“班团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红五月活动”、“文化艺术节”、“每日一歌”为主要内容的德育课程化。学校创新的“自主开放实验室”、“品味周末”活动逐步形成学校活动课的特色,曾在《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教育信息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三、现状分析东阳中学办学层次为普通平行文(理)科班、中澳班(合作办学)、理科创新教学实验班。一直来开足开齐上好所有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设置底线,包括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健康、专题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状况,初步形成了“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努力减缓思维坡度,尽力降低作业难度,增加师生互动频度”的“四度法”新课教学原则。概括了“留有空间、适度回头、滚动前进”的复习课教学“三策略”。同时教师对必修课进行校4/30本化开发,基本形成了“不加难度、不赶进度、关注过程、总结提高”的必修课教学特色。我校有着深厚的选修课程建设经验和基础。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校就较好地建立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三大版块课程体系,开设了限定选修课和自主选修课,特别是在学科竞赛等积累了一定课程建设和选修课教学经验。自2000年以来,我校在体育、技术、艺术等学科实行走班分层教学。自2006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又在自选模块教学中实行了选课走班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近二年来,拓展了职业技术类、兴趣特长类的选课走班教学。2011年,我校被确定为浙江省普通高中多样化选修课程建设试点学校,是全省6所知识拓展类试点学校之一。这些工作,为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创建特色示范高中奠定了基础。当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主要表现为:结合学生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缺乏顶层设计,不能充分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需要;开设课程缺乏纵向层级,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待提升,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必修课程校本化开发的广度、深度、多样性方面明显不足;校本选修课程质量有待提高,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力度不够,精品课程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利用校外资源开设职业技能课程刚刚开始;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及能力水平与新课程的要求尚有差距。——硬件条件。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设施能完全满足学校教育、行政班教学和师生生活需要。但是,从全体学生选课走班来要求,选修课教室数量不足,机动教室(实验楼、图书馆)离教学楼空间距离偏远,给选课走班带来一定困难。从教育信息化发展来要求,硬件设备需要更新和提升。——教师情况。50周岁以上教师比例偏高,年轻教师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不强,中青年骨干教师享受传统教育中成功体验,影响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成就动机。绩效工资平均主义导向,较大程度影响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动性。5/30——学生情况。新生来源于东阳市范围,按统招、定向、择校生三大块录取,录取成绩位列东阳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的前15%。生源范围限定,特别是拔尖资优生源不多。现有的高中招生体制的缺陷,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方法呆板,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在全省领先金华市领头。高中毕业生98%以上就读国内高校,其中1%—2%进入清华北大,75%左右进入一本,另有各10人左右进入体育艺术类院校和国外大学就读。毕业学生出口通道单一。——组班模式。行政班为主组班模式,大部分教师适应这种组班模式的教学。选课走班教学在高考科目没有实质性推进。90年代后期曾在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必修分层走班教学,由于教师安排、教学评价、学生管理等问题,试验一届学生后暂停。——教学评价。以行政班级为单元,建立了百分制和等第制相结合的必修课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机制。学生学业成绩总体评价按期末、期中、平时学习情况以4:3:3进行总体评价。选修课教学评价缺乏有效性手段,必修课教学评价对学生促进功能不强。第二部分课程建设战略一、学校办学理念以“个性化、校本化、信息化、国际化”为特色的现代教育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围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这一中心工作,坚持“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充分发展”的学生培养理念,在继续保持传统科学教育优势和学校管理特色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近几年形成的体育、德育教育校本化特色培育,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促进教育向个性化发展,使东阳中学成为一所名符其实的中华名校。二、学生培养目标6/30以“身心健康、品行优良、素养全面、科学见长”为学生培养总体目标。具体而言,我校学生培养的目标列为三个层次:最基本的是每位学生都成为身心健康、品行优良、学业良好的合格公民;在此基础上,为一大批学生能成为品学兼优、具有特长的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高层次是,部分学生能成为德才兼备、善于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学大师、兴业巨匠、治国良才”的卓越后备人才。三、课程建设指导思想1.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以东阳中学校训“求实求真、惟善惟新”为核心,真做教育、做真教育,将整体课程分为“求真课程、求实课程、惟善课程、惟新课程”四大类。2.体现必修选修课程互补性。每一类课程或每一门学科都构成必修和选修共同构成课程体系,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每一类课程(每一门学科)都有后续学习课程,提供学生自主选择。3.体现分层设计基本思想。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全部采用分类分层设计,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自主选择修习相应的层级。选修课程各领域各层级均建立课程群,让学生的选择多样化。4.体现课程建设立体综合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呈现立体化,既可横向拓宽、又可纵向加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开发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四、课程建设遵循原则1.基础性原则——引进和开发的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与和生活经验。2.选择性原则——构建课程结构体系具有足够的选择性,提供学生多样化的自主选择需要。7/303.发展性原则——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学科)都有不同层次的学习课程和后续学习课程,支持学生不断学习提升。4.实践性原则——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设备和教育资源优势,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发展。5.补充性原则——根据学校现有课程,从学生培养目标和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开发现有不足的课程。五、课程开发策略1.移植应用课程移植应用国家必修课程、国家选修课程、大学学科初级课程、应用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网络课程、地方课程。结合学生需求和基础实际,从课程内容的优化、课程配套资源的建设等方面对引进课程进行校本特色的二次化开发。2.重组整合课程为了提高课程开发效率,结合我校原有课程的实际,学校将对原有校本课程进行
本文标题:浙江省东阳中学课程建设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1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