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高校班级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高校班级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杨文欢∗∗1 苏琳21 浙江工商大学 杂志社,浙江 杭州 310018;2 浙江工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æèçöø÷摘 要 个人主义盛行、集体主义淡薄、社会经验匮乏是时下大学生的突出问题之.而班级建设是大学生由家庭、学校走向社会的个重要中转站,是大学生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机制之.论文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研究高校班级建设的影响因素,发现班委、班主任、班级治理规则是影响班级建设的关键要素.为此,在班级建设中应该培育大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慎重组建班委,配备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弘扬院系文化,培育良好的学习氛围,整合班级外部资源.关键词 大学生;班级建设;社会化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4859(2014)03-0259-05 2014年8月,起又起的女大学生回校途中失踪案引起家长和学校的恐慌,也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这是继高校行政化、读书无用论之后,对我国高等教育又次拷问.实际上,时下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高校,这是大转型时代所决定的.此前,舆论聚焦到80后,现在又聚焦到了90后.个人主义盛行、集体主义淡薄、社会经验匮乏是摆在90后大学生面前个真真的事实.但是该事实不能让教育工作者把高等教育的问题都归结为学生,因为大学生正在由家庭、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不应该把大学生与社会孤立起来,打断大学生自然的社会化过程.在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个关键的变量———高校班级建设———被高等教育忽视了、被大学生忽视了.尽管班级有多重界定,但是,集体、团队精神、合作理念、奉献精神等等是班级的核心元素,也是现代社会中个合格公民和健全人格必备的关键要件.高校班级是大学生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机制之.因此,从社会化的角度看,建设优秀高校班级是解决时下大学生屡屡被诟病的有效机制.为此,本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相结合,探求班级建设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班级建设的针对性建议,探索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系列复杂难题.1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本次调查于2014年6月15日到20日实施,调查分为两部分,是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由电脑随机从浙江工商大学抽出13个班级515人,由浙江工商大学甲壳虫协会发放51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3份,回收率为93.79%.二是个案访谈.对所选班级的班长、学委、同学、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老师,以及学生社团干部等22人进行深入访谈.在数据处理上,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回归分析.从调查数据统计看,大二、大三年级的同学分别有237名和246名,分别占总数的49.1%和50.9%,男女分别为163名和320名,分别占总数的33.7%和66.3%.有5个班级被学校评定为优秀班级,8个班级未被评为优秀班级.9522014年第3期(总第75期)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JOURNALOFGUILINUNIVERSITYOFAEROSPACETECHNOLOGY 高校管理∗∗∗基金项目: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社会资本视野下的优秀班集体建设与大学生成长的实证研究»(编号:Xgy13050).作者简介:杨文欢,女,山西大同人.编辑.研究方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2 数据分析该部分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找到影响班级建设的因素.分析主要从班级类型出发,分别找影响班级建设的共同因素和不同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调查结果.2.1 班级类型根据“你们班是否被学校评为优秀班”和“你认为你们班是否是优秀班”两个变量的“是”、“否”、“优秀”、“般”和“不好”的回答,可以把全部调查样本分为六种类型的班级(详见表1).但是,从数据分布看,只有三种类型的班级有统计分析的意义,即“既被评为优秀班又认为自己是优秀班(简称为优秀班)”、“未被评为优秀班但认为自己是优秀班(简称为准优秀班)”和“既未被评为优秀班也不认为自己是优秀班(简称为差班)”,它们所占规模分别为145、158和124人,三者分别占到总样本的30.02%、32.71%和25.67%,三者共占总样本的88.41%.表1:六种不同类型的班级你认为你们班是否为优秀班优秀般般不好合计你们班是否被评为优秀班是145342181否15812411293合计30315813474 2.2 影响班级建设共同因素为找到影响所有类型班级建设的般因素,研究分别采取两个步骤,是全样本统计分析,二是分别考察不同类型班级,然后找到它们之间的共性.表2、表3的第2列是对所有样本的分析,表2、表3的第3、4列分别是对优秀班和差班的分析.表2:班级建设影响因素分析(一)所有样本优秀班差班很大般般不好说N很大般般不好说N很大般般不好说N1.第个班主任35.853.810.448049.046.24.814517.969.9121232.现在的班主任30.457.612.148144.148.37.614516.365.9181233.辅导员44.446.98.748244.148.37.614541.149.29.71244.班委60.535.63.948377.221.41.414533.957.38.91245.课外活动52.842.05.248359.340.7014540.350.88.91246.学习氛围59.336.73.948269.730.3014542.750.07.31247.专业学习氛围49.149.11.921462.236.71.19023.567.68.8348.参加社团活动39.054.26.832348.946.84.39430.661.28.285表3:班级建设影响因素分析(二)所有样本优秀班差班是否N是否N是否N专业课老师经常指导科研40.259.832362.137.99528.671.484经常和老师交流学习心得20.179.932324.275.89520.080.085课上经常回答问题19.880.232321.178.99517.982.184班委起讨论事务77.422.648384.115.914575.824.2124(续表) 0622014年第3期(总第75期)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JOURNALOFGUILINUNIVERSITYOFAEROSPACETECHNOLOGY 杨文欢 苏琳/文 (续表)所有样本优秀班差班是否N是否N是否N班级的事情班长说了算16.183.948313.186.914512.187.9124班级的事情团支书说了算16.183.948310.389.71459.790.3124班级的事情同学说了算63.536.548269.031.014555.644.4124学习上同学之间相互帮助84.615.448291.78.314581.318.7123大家直都参加班级活动65.734.321375.624.49054.545.533经常和高年级同学交流39.360.721444.455.69029.470.634经常和低年级同学交流27.872.230230.869.29121.878.278 从全样本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2.1 班委、班级同学是影响班级建设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表2、表3的第2列不难发现,“班委起讨论事务”(77.4%)、“学习上同学之间相互帮助”(84.6%)、“大家直都参加班级活动”(65.7%)、“班级的事情同学说了算”(63.5%)等所占比重均超过60%.2.2.2 班主任、辅导员并不是影响班级建设的最重要因素在班级建设上,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影响力明显小于班委和班级同学的影响力.而且,与辅导员相比,在班级建设上,班主任的影响力要小.譬如,第个班主任和现在的班主任对班级建设有很大影响的仅占35.8%和30.4%,而辅导员的影响则占到44.4%.2.2.3 班级合作的治理规则都是影响班级建设的关键因素其中,团日活动、春秋季班级旅行、班级学期总结大会等课外活动(52.8%)、参加各类学生社团(39%),班级学习氛围(59.3%)和院系学习氛围(49.1%)都是影响班级建设的重要因素.这些活动并不是个班级,也不是两个班委能够组织起来的,而且班级的事情并不是班长和团支书说了算(16.1%和16.1%),而是学校、院系长期形成的班级治理文化和治理规则影响的结果.班级再通过课外活动、学生社团、所有同学共同参与解决班级事务等形式,进步强化了合作性的班级治理规则.2.2.4 学生社交网络单一而稀疏从调查数据看,与班级内部同学交往相比,学生与班级之外的同学、教师等交往较少、网络也比较单.与高年级同学和低年级同学较为频繁的交往(39.3%和27.8%)并不多,与专业课教师的交往更低(20.1%)、课堂上经常回答问题的同学也仅占19.8%.在班级建设上,学生单调而稀疏的网络不利于班级建设.当然,也有个别同学在校外从事兼职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并未对班级建设产生实质性影响.2.3 不同类别的班级建设的影响因素的差异为找到班级建设影响因素,分析的第二个步骤是考察并比较优秀班和差班两类班级的影响因素.从表2、表3的第3、第4栏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3.1 不同类型班级的班委影响力差异显著,班级同学之间的影响力则相对较小优秀班与差班相比,班委的影响力有显著差异,优秀班的同学认为班委在班级建设中发挥很大作用的比重是差班的1.28倍.而同学对班级建设的影响力差异较小,比如在学习上经常相互帮助、参加社团活动对班级建设的影响力,优秀班与差班相差10.4和18.3个百分点.2.3.2 不同类型班级班主任的影响力差异显著,辅导员的影响力则无太大差异班主任的影响力在不同类型的班级差别非常显著,优秀班认为班主任有很大影响力的占到62.1%,而差班仅占28.6%;在此基础上,第个班主任的影响力(优秀班和差班分别为49.0%、17.9%)大于现在班主任的影响力(优秀班和差班分别为44.1%、16.3%).但是,不同类型班级的辅导员,其影响力相差并不大(优秀班为44.1%、差班为41.1%).1622014年第3期(总第75期)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JOURNALOFGUILINUNIVERSITYOFAEROSPACETECHNOLOGY 杨文欢 苏琳/文2.3.3 班级治理规则差异不明显,学习氛围和课外活动则差异显著在班级治理规则上,优秀班和差班都实行班级自治,在班级事务管理上,班委(优秀班比差班多1个百分点)、团支书(优秀班比差班多0.6个百分点)并不是最终的决定者,而是由同学们起讨论(优秀班比差班多8.3个百分点)、班级事情同学说的算(优秀班比差班多13.4个百分点).但是,优秀班与差班在学习氛围、课外活动以及班级活动方面差异较大,优秀班分别达到69.7%、62.2%、59.3%和75.6%,而差班分别为42.7%、23.5%、40.3%和54.5%.2.3.4 专业课教师对不同类型班级的影响力差异显著,不同类型班级学生的关系网络差异较小在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科研上,优秀班达到62.1%,而差班仅占28.6%.在学生交往上,优秀班与差班也有差异,优秀班比差班更乐于与高年级、低年级同学交流,但是这个差别并不是太大(分别为13.6%和7.6%).2.4 数据分析结果在对样本进行两个步骤分析基础上,比较影响所有班级建设的般影响因素和不同类型班级建设的不同影响因素,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班级建设的所有影响因素如下:2.4.1 班级建设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班委班级是自治组织,班级建设的好坏是班级所有学生努力程度的结果,如果很多学生采取了“搭便车”的行为,班级集体行动就不可能,班级注定是公地悲剧.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部分学生有“搭便车”的行为,但是,大部分学生愿意为班级奉献,为班级服务和提供“俱乐部产品”.尤其是个出色的班委,他们不单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更
本文标题:高校班级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1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