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江西采茶戏--在曲折中生存与发展
——记武宁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在曲折中生存与发展在曲折中生存与发展——记武宁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摘要]商洛花鼓是商洛戏剧中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在市场经济和转企改制背景下,演出市场遭遇冷落,地方剧团由于硬件设施和条件的简陋,演员结构欠合理及后备梯队的缺乏等因素都使戏剧发展受阻,面临生存危机。分析和研究其生存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对于地方戏剧的振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商洛地方戏剧生存现状发展举措研究“南山顶上一株茶,阳鸟未啼先发芽,今年姐妹双双采,明年姐妹适谁家。”这朴素甜美的采茶戏唱词,曾在武宁大地上红极一时,上了些年纪的人们至今记忆犹新。然而武宁采茶戏在面临两次绝好发展机遇时,却离人们越来越远。为此,有人痛心,有人疾呼……随着2008年武宁采茶戏成功申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武宁采茶戏又渐渐向人们靠近了。曾受欢迎的武宁采茶戏武宁采茶戏是武宁县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品,被誉为县粹,与赣北民间戏曲存在密切的联系,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两百多年以来,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精心锤炼,武宁采茶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表演体系,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我省四大地方戏之一。习称“武宁茶戏”,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武宁城乡广为流传,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武宁采茶戏最早起源于“茶歌”(即“采茶调”),由“采茶歌”演变而成,俗称“茶戏”。武宁采茶戏的音乐唱腔极其丰富,有九板十八腔之说,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山区交通的阻隔和语言的差异,形成了两种流派,即上河派和下河派。以武宁老县城为中心,出西门的澧溪、船滩、甫田、石门、清江、石渡、罗溪等地区为上河派,长于做工。出东门的鲁溪、横路、官莲、巾口、泉口、大洞等地区为下河派,侧重于唱功,唱腔婉转,流畅动听,多演文戏。武宁采茶戏内容丰富,极具研究价值。武宁采茶戏艺人多有建树,其中最突出的是下河派名旦夏考秀,在中南海演出采茶戏时,曾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武宁采茶戏旧时只用锣鼓伴奏,鼓点有短槌、长槌、五锤、六锤、八锤。解放后开始加入丝弦及笛子,唢呐等乐器伴奏;其表演艺术自成体系,贴近生活,有着自己的一套程式,这些程式与京剧或其他剧种相比虽然显得原始、古老,但不乏独特的个性特点。如旦角举手不超眉,坐必架腿;走台步手拿手帕自然摆动,走一步膝盖稍向前倾,台步有慢步、快步、蹉步、跑步,坐下时双手将衣后摆向上一掀,然后坐下,很贴近生活。采茶戏唱本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武宁采茶戏至今保留的剧目有大本57本,小戏100余出。这些剧目多属文戏,绝大多数为民间传统题材。解放后,挖掘记录了大小传统戏90余个。整理改编上演了《姑嫂摘茶》、《杨驼子讨亲》、《金印配》、《红梅》、《三女图》等等。而其实,武宁采茶戏不仅是江西省四大地方戏之一,它还与黄梅戏同为“姐妹戏”,历史悠远。流传至今的剧本有九十余大本及一百多个折子戏,著名的剧本有《杨驼讨亲》、《姑嫂摘茶》、《一把锁匙》等。196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武宁采茶戏的唱片。山乡小戏演到了武汉、上海、南京、长沙、杭州等大城市的舞台,许多媒体对武宁采茶戏都进行了相关报道。困境与演出不景气的原因分析当时采茶戏的风靡盛况可略见一斑。遭遇冷落的地方戏剧生存现状然而,如今的武宁采茶戏却面临着戏场冷场、艺人流散等尴尬局面。小时候,经常有采茶戏下乡演出,场场座无虚席,而今,采茶戏下乡演出的次数少了,而且观众人气也大不如从前。我觉得,武宁采茶戏如今面临如此状况,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内在因素有:一、采茶戏的组织队伍数量和素质达不到应有要求。武宁采茶戏曾于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组建剧团,但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不告而终。采茶戏得不到有组织性、有自觉性的传承和发展,一些优秀艺人也纷纷流散,当今,虽说一些热衷于茶戏的老艺人自发组织了一些民间业余采茶剧团,但始终没有一个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正规性的剧团。正因为如此,采茶剧团的势力也在随之消减,后备青年采茶演员的挖掘和选培工作也一直搁浅。据悉,目前我县的采茶艺人严重偏老龄化,年龄区间40多岁到80多岁。演员青黄不接,采茶戏将得不到传承。武宁采茶戏虽已成功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的传承和发展状况却不得不令人担忧。二、武宁采茶戏的继承与创新面临困境。由于我县采茶戏的命运历程,能将之保持现状已属不易,何谈发展?武宁县采茶戏现在仍保持老式唱腔和演员装扮,剧目内容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采茶戏它是根植于农村民间现实生活实景应运而生的,也应适时推陈出新。不同于京剧,无论是从自身艺术价值还是社会认可度来看都无法与作为国粹的京剧相比。京剧,它有着弥久不衰的经典剧情和艺术内涵。此外,武宁采茶戏遭遇的外在待遇状况也不佳。从剧团解散到现在,无论是从政策还是从资金上都未曾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专业剧团无力组建,后备演员无力选培,业余民间剧团没有固定的集会、办公、演出场地。马斯洛需要层次原理告诉我们,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需求就将会被忽视。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何以让一个势单力薄的民间业余地方戏剧演出团体跻身和发展?地方戏剧的发展思路与措施武宁采茶戏作为一个地方剧种,是地方文化的代表,地方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没有文化积淀的民族在内心是漂泊的,没有文化底蕴的的土壤和民众是没有韧性根基的,文化给人的精神蕴藉力量不可估量。地方文化对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几千年以前的的儒家思想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如今,儒家的“和”理念被广泛用于国内、国际的交流舞台。所以说,武宁采茶戏的现在的这种岌岌可危的局面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要积极扭转、改变当前这窘迫的境况,对此,我针对上述原因做了一些思考。首先,创造良好的外在生存、发展条件。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当然是毋庸置疑的。相关分管部门要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协助组建一支专业演出剧团;财政政策上有所倾斜,如开办一些无息或低息贷款帮助一些业余剧团暂时走出困境;营造逐渐浓郁的武宁采茶戏热爱氛围,这可以通过媒体、报刊、展板等宣传手段达到。同时,这些更离不开生活在这片土壤上的老百姓的支持,接纳,喜爱和参与。其次,现有的采茶剧团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在政府和民众的帮助下,要齐心协力组建一支专业的采茶剧团,不断充实茶戏艺人队伍,培养新人,提高现有的创作、编排、演出水平。同时,为了不断的顽强自己的生命力,作为一社会自发组织性质的采茶剧团在不能纳入国家正式单位,不能完全寄身于政府和财政政策保护伞下的情况下,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灵活变通,努力创作演出观众喜爱的剧目,打开市场,致力谋求一条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对此,站在文化传播和艺术要素的角度上看,我有一点不成熟的探索。一、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武宁县采茶剧团可以尝试走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道路。2009年6月3日,文化部针对我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发展现状,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和政策。这无疑为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的搭建了良性的政策平台。二、要大胆借鉴各地相似民间剧种成功的发展例子,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存发展能力。当今社会,文化背景宽容、戏剧事业百花齐放,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传统民间剧种的关注视角不断分散、消弱。民间传统戏剧要想不断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赢得更多的观众群,必须紧贴社会发展的步伐,顺应观众的心理需求变化,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形象。东北二人转,家喻户晓。如何从一个民间剧种走向千家万户,正是因为它不断创新的舞台形象和艺术魅力,不断给观众新的艺术欣赏视角。它那一直以来幽默的演员形象和诙谐的舞台道白,不断适应实事的剧情表达,紧紧地抓住了受众的心理。喜剧性的舞台语言,通俗易懂,观众在接受和欣赏的过程中毫无传播障碍,剧情不能堪称阳春白雪,但它却在下里巴人的市场中走了出来。关注受众的心理需求,贴近实现生活,满足受众的感官和心理需要,东北二人转红了。而如今我们的采茶戏民间采茶剧团,50多年来内容与风格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和新意出现,以致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首先是演员舞台道白基本用的方言,别说能让外县人顺利欣赏,在我们这样一个方言繁多的小县城,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晰地听懂演员的唱词。文化传播必须要考虑到受众的条件和因素,不能在接收、理解的环节出现障碍。武宁采茶戏要想真正走出去,必须走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在舞台唱词的语言选择上是否可以另辟蹊径,值得探究。再者,武宁采茶戏的剧情内容已经不再能透视、贴近民众现实生活实景。它源于生活,就必须有跟上生活变幻的步伐的自觉,这样它才有生存下去的源头活水。虽然80年代后,随着采茶班一些民间采茶剧团的成立,创作编排了一些现代采茶戏,如2003年县文化局成立专门组织,抽调戏剧骨干,创作编排的现代采茶戏《梆儿声声》,在国际、国内赛事上还获得了一些殊荣。但这些也无力改变武宁采茶戏大局势。传统节目,如《金钗记》、《葡萄渡》、《荞麦记》、《告钱粮》虽然经典,但作为一地方民间剧种,它的艺术价值有限,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才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艺术必须紧贴生活,二者即使在时空上会有一些独立性,但大致吻合,武宁采茶戏也不例外。因此,现在的武宁采茶戏在剧情内容上要更新。在保留自己特色的前提下,演员装扮,表现方法等也应有相应调整。
本文标题:江西采茶戏--在曲折中生存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1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