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讲中国人文地理概况一、辽阔的疆域1.位置优越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海陆位置:东临,背靠,海陆兼备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中纬度地区热带太平洋亚欧大陆960万平方千米300万平方千米3.陆上疆域(1)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端:图中的①为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最东端:图中的②为。最南端:图中的③为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最西端:图中的④为。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曾母暗沙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2)我国的陆上邻国东亚:图中的B,M。北亚:图中的A。中亚:图中的C,D,E。西亚:图中的N。南亚:图中的G,H,I,F。东南亚:图中的J,K,L。4.美丽富饶的海岸:我国最大的盐场是,最大的渔场是。蒙古朝鲜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坦吉克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缅甸老挝越南长芦盐场舟山渔场1.省级行政单位:目前有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2.位置和范围二、34个省级行政区23542序号简称省会①长春②内蒙古③西宁④陕或秦⑤太原⑥湘⑦昆明⑧闽吉呼和浩特青西安晋长沙云或滇福州三、众多的人口1.人口数量: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占世界人口。2.人口政策:是我国政府的基本国策。3.人口分布:不均。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大,此线以西人口密度小。12.95亿1/5以上实行计划生育黑河—腾冲四、多民族的大家庭1.56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2.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3.分布(1)状况: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以和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和。(2)特点:、。壮族一律平等东部中部西南西北东北大杂居小聚居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地区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地区林业的天然林区,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牧区、牧区、牧区和牧区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东北和西南东南部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平原、河谷和绿洲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1)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2)油料作物:两大生产区为、。(3)糖料作物:分布特点为“”。(4)棉花:三大棉区为、和。南稻北麦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南甘北甜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六、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工业的空间分布(1)京广、京沪、京哈铁路沿线:以为主要工业中心。(2)黄河流域:以开发为主的工业带。(3)长江沿线:以、、、为工业中心。(4)沿海地区:由四大工业基地、经济特区和城市组成。沿线城市能源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沿海开放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分布特点:。(2)地区差异地区发展条件特点沿海地区智力资源、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型产业内地和工业基础与军工密切相关的产业大分散、小集中技术力量侧重科技园区贸易导向优势资源七、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1)南北铁路干线:图中的①线;②线;③线;④线;⑤同蒲线—太焦线—线;⑥宝成线—线。(2)东西铁路干线:图中的⑦—线;⑧北疆线—线—线;⑨线—线—线—线;⑩线—线。京哈京沪京九京广焦柳成昆京包线包兰兰新陇海沪杭浙赣湘黔贵昆兰青青藏我国的人口分布、人口问题及其对策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1)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发展农业条件整体良好;(2)北方适宜发展旱田农业,但常受春旱影响;(3)南方用水充足,适宜发展水田农业,但也受伏旱天气影响;(4)西北内陆干旱少雨,但可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5)青藏高原则可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如下图所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对比分析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不同,呈现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辽中南工业基地①丰富的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②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①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①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③适当限制某些能耗大、当地缺乏原料资源的工业的发展京津塘工业基地①丰富的煤、铁、石油、盐等资源;②统一的电网;③便利的铁路、公路和近海运输;④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①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①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②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沪宁杭工业基地①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②技术力量雄厚;③统一的电网;④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①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②水、陆运输便利①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②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①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②加强区内各城市的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强规划与管理中国农业的发展(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卷)根据表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省(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耕地面积(万公顷)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木材总蓄积量(亿立方米)①34.3532.51865.815.8②53.51539.1727.915.0③51.9542.4404.40.4④31.1361.0184.62.0(1)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A.川、黑、苏、陇B.苏、川、陇、黑C.黑、川、陇、苏D.陇、黑、川、苏(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解析】四川农业大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山区森林茂密;黑龙江地广人稀,耕地广阔,降水较多,湿地面积大,森林广布于小兴安岭等山区;江苏经济发达,城市化速度快,平原地形为主,木材蓄积小;甘肃地处内陆,水资源贫乏,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某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乡村人口比重之和为1,据此可推知D项说法正确。④省为甘肃,该省北部主要为河西走廊地区,该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祁连山的冰雪融水。【答案】(1)A(2)D(3)D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主要包括:①地理位置优越;②资源配置良好;③交通运输方便;④劳动力、技术、历史条件好;⑤农业基础稳固等。1.(2009年广东模拟)读下表(表中①、②、③、④代表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东北低产区和南方高产区等我国四类商品粮基地),回答下列问题。商品粮基地类型①②③④占全国四类商品粮基地的比重(%)耕地面积40.176.8223.4329.58农业人口19.914.728.546.89粮食商品率35.227.219.629.0积温(℃)2000~3400200~45004200~45004500~8000年降水量(mm)400~500<250850~10001000~1900(1)关于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我国各类商品粮基地的排列正确的是()A.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南方高产区B.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南方高产区C.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D.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2)④地比①地粮食商品率低的原因是()A.④地粮食总产量比①地少B.④地粮食单产不如①地高C.④地人均耕地小于①地D.④地复种指数低于①地【解析】从表中的人口和耕地的比重可知。东北低产区耕地面积最大,南方高产区人口最多。由于①地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大于④地,所以④地比①地粮食商品率低。【答案】(1)A(2)C工农业的发展(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卷)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项,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材料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解析】(1)通过图像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准确判定该图为我国中部地区长江中游一带。(2)从小冬作文中的形象描述可以分析出下山途中所遇降雨为对流雨——来之快去也快。(3)根据甲山脉沿纬线延伸,且纬度在25°N南北两侧,当属我国最南一列东西向山脉——南岭。由于地处南方,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侵蚀;历经多次岩浆活动,其表现出的地理现象应为岩浆岩或金属矿产的多样。(4)南北两处“地上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不同,应从各自的河流特征和所处的自然环境分析。(5)东汽从十堰迁出的原因,是其孤居深山其区位的不利因素多于有利因素。乙地为武汉,地处平原、水陆交通便捷不难得出有利的区位条件。【答案】(1)箭头指向左,在图内大致呈水平状(2)庐山对流多发生在夏秋季午后(3)流水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4)成因不同: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治理措施差异:长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5)十堰位于秦巴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远离市场;位于山谷地区,工业集聚、协作条件欠缺。因而,工业区位条件差。武汉(乙地)位于长江与京广铁路交会处,水陆交通发达,联系市场方便;武汉(乙地)地处江汉平原,工业用地、用水充足,农产富饶,劳动力资源丰富;武汉(乙地)位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近钢铁产地,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武汉(乙地)临葛洲坝、三峡电站,能源供应充足。因而,武汉(乙地)工业区位条件优越。地理分布图的解读程序如下2.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下图是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江苏南北经济存在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中地区包括长江沿线的扬州、泰州和南通三市,这里经济发展与苏北相比,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北地区农业所占比重较大,简要评价苏北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年来苏南部分产业逐渐向苏北转移,简要分析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区域发展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苏南经济总量多于苏中和苏北;苏南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于苏中和苏北(2)滨江、靠近苏南和上海发达地区(3)地形平
本文标题: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5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