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
一和动物交朋友1身边的动物2校园里的动物3动物的家4饲养小动物二动物的生活1动物的食物2动物的身体和运动3给动物找朋友4我们和动物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三动物的本领1小动物本领大2和动物比本领3跟小鱼学潜水4跟小鸟学飞翔四水和空气很重要1水与动物2离不开的空气3认识水和空气4水和空气还有什么用一天气与植物1观察春天的植物2天气现象3观测天气4记录天气变化二植物的生长1植物的种子2栽种植物3植物的身体4是什么在影响植物生长三植物生活的土地1土壤里有什么2土壤中的动物3种在哪种土壤里好4土壤的保护四植物和我们1植物和我们的生活2种植技术的发展3学一点种植技术4我为植物做什么一考察前的准备1方向和位置2学会使用地图3神奇的指南针4选择最快的交通工具二认识更多的生物1考察动物和植物2制作植物标本3各种各样的蘑菇4肉眼看不见的生物三蓝色的地球1多样的岩石2地球上的水3认识我们的地球四陪伴我们的日与月1火红的太阳2阳光下的影子3美丽的月球探秘声光电一奇妙的光1光的来源和传播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凸透镜成像4光与颜色二各种各样的声音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的强弱与高低3声音的传播4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三离不开的电1电和我们的生活2手电筒的秘密3串联与并联4安全用电四神奇的电磁铁1电磁铁的性质2电磁铁的磁力3电磁铁的极性4电磁铁的应用一建筑与形状1建筑物中的形状2什么形状更稳定3谁的承受力大4建桥梁二建筑与材料1认识材料2把声音“藏”起来3把雨水挡住4什么材料保温好5我是建筑设计师三建筑与简单机械1建房用的机械和工具2杠杆是怎样工作的3滑轮和轮轴4齿轮的作用5巧用斜面6制作机械玩具一物质的变化1水的变化2热胀冷缩3溶解与分离4燃烧与灭火5奇妙的变化二生长与变化1植物的生长变化2动物的生长变化3我们的生长变化4遗传与变异三地表的变化1多样的地表形态2自然因素对地表的作用3卵石的形成4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四不平静的地球1地球的内部构造2地震3火山一植物的生命系统1植物的器官和营养2植物怎样吸收和运输水3植物的光合作用4植物是怎样繁殖的5植物体各部分的关系二人体的奥秘1骨骼和肌肉2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3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4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5信息在人体中的传递6人体“机器”三自然界里的水循环1水的三态变化2云和雾的形成3热空气的特点4风的成因5为什么会有雨和雪6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四日地月系统1运动的星球2地球的运动3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4为什么会有月相变化一能量与生活1生活中的能量2能量从哪里来3能源的利用与开发二生物与环境1动物与环境2植物与环境3有趣的食物联系4生物的进化三资源保护与环境危机1濒危的动植物2宝贵的矿产资源3水污染及其防治4空气污染及其防护四无限宇宙1太阳系2仰望星空3探索宇宙身边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初步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观察过的小动物,提出不懂的问题;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所观察的动物的特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认真听他人发言。。2.有好奇心,爱提问,喜欢动物。。3.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外部特征。。教学重点难点:。1.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2.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三、教学过程:。1.图片激趣。出示动物图片,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并对自己喜欢的动物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除了图上的你还喜欢哪些动物?2.新授。认识身边的动物。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乌龟和小鱼是好朋友吗?。蟋蟀的叫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小鸡为什么不会游泳?。壁虎的怎样捉到蚊子的?。蚯蚓喜欢吃什么?。蚂蚁怎样记住回家的路的?。……。学生讨论后回答。。了解动物的名字。把自己认识但叫不出名字的动物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按下列格式,说一说:我认识(。)种动物。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创办动物园。运用自己的动物知识,创办一个动物园。书上有一幅动物园布局图,把各种不干胶动物图案贴上去。。四、总结:。你这节课共认识了多少种动物?课后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动物,并能用文字、图画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爱护动物、不伤害动物。重点:概括小动物的特征。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教学准备:课件——动物图片(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与上一课涉及到的科学概念同为生物单元的二级概念。本课的观察对象是可选择的,蚂蚁、蜗牛都是比较常见、容易捕捉、易于饲养的小动物,选取它们为观察对象,可以将学生头脑中以往的经验充分调动出来,提高认知水平。课文中知道较多,呈现出“扶”的状态,让学生在捉、看、研究中收集证据并做出解释,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从前两课到本课,都注重记录、描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懂得在科学研究中要重视收集证据,因为它们是得出结论的依据。)学生准备:小动物观察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继续研究动物。二、展示学生观察记录表。学生上讲台,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自己的发现。三、概括小动物的共同特征1、谈话:我们仔细观察了蜗牛、蚂蚁和鱼,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3、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4、师生共同总结动物的共同特征。四、给常见的动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21页,提问: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还认识哪些动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3、学生活动。4、学生汇报,交流分类依据。五、总结通过这几课的学习,了解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导学生要关爱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教学反思:(一)、图片激趣,让学生爱学喜欢小动物是小学生的天性,上课一开始,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学生高兴地答到。“那老师给大家看几种动物的图片,如果你认识它们,就请你亲切地呼喊它们的名字!动物图片一幅一幅出示着,同学们一个一个地亲切地喊着这些动物的名字。喜欢之情溢于颜表,学生自然而高兴地进人本节课学习情境。(二)、主动收集,汇报、讲述中了解美国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探究。探究性学习正是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让学生经历不断发现、思考、不断进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高度的发挥。课堂中我让学生们展示着自己观察的小动物的记录;述说着自己了解的小动物。通过学生对小动物记录的展示及动情的描述,使他们进一步掌握了各种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唤起他们对动物的热爱。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动物的家。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各种动物家的形状、构造、材料等特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能根据生活经验或观察情况,提出一些关于动物家的问题;会搜集一些关于动物家的信息;能认真听别人发言;能设计制作出一种帮助动物生活的用品:如鸟巢、鸟食台等。。2.对科学学习感兴趣,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乐于参加帮助动物生活的制作活动,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很好地合作。。3.了解各种动物家的特点,学会一种鸟巢或其它动物生活用品的制作方法。。教学重点:。能仔细观察各种动物家的形状、构造、材料等特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经验或观察情况,提出一些关于动物家的问题;会搜集一些关于动物家的信息;能认真听别人发言;能设计制作出一种帮助动物生活的用品:如鸟巢、鸟食台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课件演示:天黑了,小朋友们都回到了家里。。1.提问:。(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认为你的家哪好呢?。(2)动物们有没有他们的家?。(3)它们的家建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家有什么特色?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关于动物家的问题我实在太想知道了,你们呢?。2.今天我们就谈谈动物家的事情,好吗?。二、新授。1.提出问题。(1)今天我们请来了这些动物:课件出示几种熟悉的小动物。你们知道它们的家分别都在哪吗?。(2)各组讨论。。(3)把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谈话:奇奇和他的朋友对我们讨论的问题也很感兴趣,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看课文。。2.解答问题。1.汇报:。这些小动物的家我们都知道了,那你知道它们的家最有特色的地方分别是什么?。2.师生共同学习研究讨论。。3.教师小结:很多动物搭建的家都非常的有特色,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去听听。。。3.课件:听奇奇讲故事。。三、活动。1.写一首关于家的诗。让学生以诗的形式,描述自己知道了哪些动物的家,表达爱护小动物,帮助动物,人类和动物和睦相处等情感。。2.让学生选择一种动物,帮它们安个家。。四、总结。孩子们,我们这节课结束了,从课文中我们又学到了不少的关于动物的知识,使我们更了解,更喜爱这些小动物。。饲养小动物教学目标。1.会按要求做材料渗水的对比实验,在实验中能正确观察和比较实验现象,用正确的方法和简洁的语言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2.对科学学习感兴趣,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乐于参加关于动物家的讨论,在布置动物的家、制作信息发布栏等活动中能与同学很好地合作。。3.了解人工饲养动物的生活,学会一种动物的饲养方法。。教学过程:。教学重点:。会按要求做材料渗水的对比实验,在实验中能正确观察和比较实验现象。。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和简洁的语言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有没有养过?你是怎么养的呢?能告诉大家吗?。二、新授。1.了解家养动物的生活。引导学生有序回忆课文中那几种家养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通过课件演示,大致了解人工饲养动物的过程、方法和环境,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子。。2.选择一种动物饲养。小动物们这么可爱,你们想不想养一只啊?。让学生自由讨论喜欢什么动物,怎样才能把喜欢的动物养好。。教师在让学生饲养之前详细讲解每组的动物的习性,特点及其大致喜欢什么食物。。将有同样喜好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组养一只喜欢的动物。。3.布置小动物的家。各小组通过资料的搜集或咨询老师等把养的小动物布置一个温暖的家。。4.制作信息发布栏。教师把信息发布栏制作好,一个组做一个,做好以后,挂在墙上,小组成员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新发现,问题等发布到上面。。三、拓展。1.你养的是什么?它对人类有什么贡献?。2.你喜欢它吗?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介绍它的繁殖方式?。3.你怎样才能让它生活得愉快舒适?。四、小结。通过饲养小动物,我们了解了小动物的习性,特点,也使我们更喜欢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了。动物的食物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动物的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某些动物齿和爪的特点.。(3)能推断不同种类动物的齿和爪对它们捕食有什么好处.。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意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落实到行动上.。3、科学知识目标:。1.能自己的话说出草食、肉食、杂食动物的概念.。2.能根据动物的某种器官的结构特点推断出其食性.。3.能分别说出在自然条件下各类动物在什么环境中取食。。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STSE)。能根据动物的食性,制定出保护各类动物的措施。。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研究不同动物需要不同食物,并按食性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动物一些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是如何相适应的、生活习性又是如何适应生活环境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明确观察任务:观察有哪些动物?都在在干什么?1、课件:播放动物捕食视频,学生观察。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不同动物和它们的食物。3、教师: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的食物是不一样的。引出课题:动物的食物。。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活动一:动物的食性1、教师提问:我们还认识那些动物,它们分别以什么作为食物?。学生交流。2、从它们的食物你可以发现什么?学生交流动物的身体和运动教学目标:。1.能用感官仔细观察比较小动物身体外形及运动时的样子;会用搜集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能用文字和图画作观察实验记录;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结果、实验现象和搜集来的资料信息;尝试提出问题、根据兴趣和能否进行研究筛选问题;初步尝试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2.有好奇心,爱提问,喜
本文标题:人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83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