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四年级语文课课练31.一幅名画的诞生班级姓名一、给划线字注音涅瓦河()别墅()蠕动()褴褛()()乱蓬蓬()赤裸()铁铸()诞生()二、形近字组词诞()纤()褴()野()挺()奸()槛()墅()三、写出近、反义词1、近义词破烂()注视()凝重()歌颂()2、晴朗()肮脏()凝重()粗壮()课后练习:四、句子练习1.啊,她们打扮得多么漂亮啊!!写具体:2.帐篷里热得象蒸笼。缩写:3.他因为会骑自行车,所以会开汽车。(修改病句)五、读课文填空:1.列宾的素描册中有,有,还有。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从构思到完成,列宾一共用了的时间,在这幅画里,他描绘了,歌颂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3、课文第三节中写“豪华的别墅”的目的是。4、回答问题:《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什么会成为一幅名画?六、写话(不少于80字)结合课文观察《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学习课文第一节的写法,仔细观察书上的两幅图,或自己熟悉的一幅画或一张照片写一写。四年级语文课课练33.苏武牧羊班级姓名一、给多音字组词。降jiàng()喝hē()背bēi()xiáng()hè()bèi()二、选择正确的义项。“使”有以下几个意思:①派遣,支使。②使用。③奉使命办事的人。1.“出使”的“使”应选________2.“使节”的“使”应选________3.“好使”的“使”应选________4.“使唤”的“使”应选________三、按要求改写句子。1.苏武手持旌节,天天想念着祖国。(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到苏武含泪坐在车上,怀里紧揣着那支脱光了毛的旌节,人们没有一个不感动,没有一个不落泪的。(改成肯定句)四、阅读理解为了使苏武屈服,匈奴王又生一计,他召见苏武,指着一群羊冷笑说:“哪天生出小羊羔,就哪天放你回国。”说完派人把苏武押到千里之外的北海边去牧羊。苏武查点羊群,见全是公羊,就明白了一切。但他心坚如铁,毫不动摇。北海边野草遍地,没有人烟,唯一和苏武作伴的,就是那支旌节。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上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苏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那支旌节,无论白天放羊,晚上睡觉总不离手。他经常仰望着南飞的大雁,屈指计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举着旌节回到祖国。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按要求写词语心坚如铁3.把下面划线的部分换成一个恰当的词语。(1)野草遍地,没有人烟。()(2)不把……放在心上。()4、理解内容(1)概括选文第二节的主要内容:(2)照划线句的样子写句子我们在东方绿舟开展的活动可丰富了。5、写话:苏武回到京城时,成千上万的人出来迎接。来迎接的有哪些人?他们会说些什么?(要求用上不同的对话形式,写三句话。)四年级语文课课练34、笛声班级姓名一、组词胭()茧()啼()慕()烟()蛮()蹄()墓()二、解释词语若有所失:莫逆之交:三、阅读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嘹亮、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聂守信不由得出神了。每天日落时分,住在隔壁的老木匠做完了一天的活儿,就坐在作坊一角,用那双全是厚茧的手,拿起笛子呜呜地吹响。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于是在木工间门口,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脸庞,满脸渴慕的神情,一双聪颖发亮的眼睛,似乎正在寻找童话中的秘密。孩子看见:在灰暗的小作坊里,在堆积如山的刨花、木屑和碎木料中间,夕阳的余辉照亮一个满头霜雪的老人,照亮他那一支因为年长日久变了色的笛子。就是这支细细的毫不起眼的笛子,当它吹奏起来的时候,忽然变得像魔笛一般神奇。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呵!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一只能歌唱的小鸟。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就也怎样歌唱。啊,要是能学会吹奏笛子该有多好!1、积累词语颜色:胭脂红声音:嘹亮2、照样子写表示时间的短句傍晚——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清晨——深夜——3、句子练习(1)正确抄写文中划线句(2)照样子写句子: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
本文标题:四年级语文课课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9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