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论文)
商丘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院别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学生姓名成绩指导教师2014年1月商丘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I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利用聪明的头脑不断的改善信息传递的方式,使得信息的传输速率也大大的提升了!发展至今,从原来人们只将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到现在要求其有好的舒适娱乐性,高安全性,更节油性等等,前人通过将信息技术加入到了汽车中,使得这些要求一步步的得到了解决并在我们这一代迅速的发展起来!如今人们更加离不开这些技术给其带来的各种快乐和便利。所以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汽车上智能化、网络化、安全化必然得到大力发展。本文就是通过对汽车上运用到信息技术的模块进行分析解剖,让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在汽车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它对汽车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关键词:汽车;信息技术;重要性;智能化;网络化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II目录前言...................................................11信息技术概况..........................................21.1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状况..............................21.2信息技术概念........................................31.3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42汽车安全系统...........................................62.1安全气囊系统........................................62.2车辆自身安全........................................72.3ABS系统............................................73汽车娱乐系统..........................................83.1车载电视及车载收音机................................83.2车载电话系统........................................83.3汽车导航系统........................................8总结..................................................11参考文献...............................................12商丘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1前言自一个多世纪以前卡尔·本茨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安装了内燃机的汽车以来,世界汽车技术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其中一些技术的进步在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举足轻重,如内燃机、电子点火、全钢车身等,这些技术问题的解决,使汽车从性能到品质都产生飞跃,并对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除了高压缩比发动机以外,就是微处理器的出现。的确,依赖微处理技术,今天的汽车工业可以构成一个由硅片编织的巨大网络,控制汽车上的一切事物,从安全气囊到发动机的运转,从安全性能、燃油经济性到尾气排放控制等等。当前,现代微处理技术不断发展和扩展,并与无线电通讯技术融合渗透,形成应用广泛的车载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21信息技术概况1.1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状况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强劲增长,现代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汽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成为现代科技的载体和结晶。同时消费者也对汽车的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国际汽车市场上,汽车电子化竞争非常激烈,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十分普遍。统计数据表明,在国外著名汽车制造厂商中,每辆汽车平均消耗电子产品费用占整车的30%左右,其中光微处理器多达50多个,越是高档汽车电子化程度越高。汽车电子最显著特征是向控制系统化推进,用传感器、微处理器MPU、执行器、数十甚至上百个电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组成的电控系统,正获得极其广泛的市场。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用电化学替代燃烧学,电子技术的比重将超过机械技术的比重(电子化),系统的运行由控制器群自动控制(智能化),控制群间的网络平台支持系统运行(信息化)采用高效紧凑的模块化设计(集成化和模块化)。世界汽车产业电子化的快速推进,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子化的程度已被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已经形成规模,很多电子产品已具有国际竞争力。如何使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向传统产业渗透,这是我国政府和企业努力奋斗的目标。汽车电子技术与产品的开发正是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一个热点。汽车大量的采用先进电子信息技术,不仅给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必将带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传感器、集成电路、元器件、音视频整机产品和通信网络产品的发展,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亮点,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舒适、安全的驾车、乘车环境,成为融合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的一个新的应用。对于汽车产品来说,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扮演的越来越来重要的角色。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与发展是导致车载信息技术发展的直接因素,汽车商丘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3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和应用可追溯到本世纪初。191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其生产的凯迪拉克轿车上首次安装了电子启动装置,当时一下子就使得该车月销量猛增80%,从此,汽车生产公司和电器生产商就看到了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的巨大市场潜力,并一直努力推动和参与这个市场的发展与扩散。汽车电子技术产品真正大规模的发展还是50年代后的事。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各种仪表信号指示灯、及车载计算机等;80年代末90年代初,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领域再次迅速的扩散,许多原来用于其它领域的控制技术如遥控无钥匙车辆开关系统、燃油动力控制、碰撞传感显示等等技术纷纷在汽车上开始应用。90年代后半期如车辆雷达、车辆智能运输系统、智能行驶控制及声控驾驶操纵系统等复杂技术都在加紧发展中。1.2信息技术概念随着汽车、电脑、信息技术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往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的单一功能正在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将信息技术加载在汽车上逐渐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呢?信息技术(IT即InformationTechnology)就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也许您不满意这个定义,但这的确是一个又简洁、又具体、又系统、又实用的定义。感测技术就是获取信息的技术,通信技术就是传递信息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就是处理信息的技术,而控制技术就是利用信息的技术。因此这个定义不但给出了信息技术的内容,也明确了信息技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的体系,还摆清了感测、通信、计算机、控制这些概念比较明确、领域比较清晰、大众比较有感性认识的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控制这4大技术在信息系统中虽然各司其职,但是从技术要素层次上看,它们又是相互包含、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感测、通信、计算机都离不开控制;感测、计算机、控制也都离不开通信;感测、通信、控制更是离不开计算机。另外,按目前的状况,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控制4大技术的作用并不在相同层次上,计算机技术相对其他3项而言处于较为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因为正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才带动了整个信息技术的高发展速。事实上,在计算机技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4术产生之前,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就已经产生了。但那时这些技术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很多操作还需要人工进行。计算机技术产生以来,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不仅自动化水平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而且通过程序控制实现了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便利、越来越高效的功能和服务。可以说,当前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就是计算机程序控制化。程序控制化的优点是:第一,能够可靠地长期运转。因为一个程序一旦正确地设计完成,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反复执行,完成指定的功能或服务,可靠性远远超过人工。第二,技术进步快。任何复杂的功能强大的程序都是由多个简单的功能单一的程序组成的,程序的不断开发就自然地积累下来,而程序的积累就会直接带来技术的进步。并且,技术更新往往只是软件的更新,花费的成本和代价较小。第三,便于构造大系统。大系统可以被分解为众多的子系统来构造,子系统内部靠内部程序控制,子系统之间靠数据或协议来联系和协调。依靠这种方式,一个覆盖全球的大信息系统也不难建立。正是由于这些优点,计算机技术产生以来,信息技术便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角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实惠,而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只是这其中的一方面。那么什么是车载信息技术呢?车载信息技术通常指无线电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如Internet登录、实时交通信息查询等:现在人们已将车载信息技术的定义做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即将计算机驱动的、与驾驶员和乘客有关联的各种技术(如独立应用导航技术、自适应巡航控制技术)都收入到车载信息技术的范畴之列: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在车辆上主要用于车辆安全系统、网络、通讯、导航系统和移动多媒体系统等方面。虽然当今的信息技术已经给人们带来了不曾奢望的利益,但技术前进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在面向21世纪的技术变革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智能化。1.3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所谓信息技术在汽车及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就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移动通讯网络以及国际网络运输控制协议(TCP/IP)等技术原理,在汽车及交通领域中轻松实现如数据传递、话音通讯、目标跟踪、自商丘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5动报警以及驾乘者获取各种公众信息、实用信息服务的功能;同时可通过与110、120等系统和各类数据库相结合,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当前信息技术在汽车及交通领域中的应用项目相当多,可大致归纳为4个方面,即车辆安全系统,网络、通讯及导航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移动多媒体系统。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62汽车安全系统2.1安全气囊系统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更能体验到行车的乐趣。速度的激情使得行车安全问题加大。安全气囊的出现缓解了这样的危险,它是由折叠好的气囊(安装在方向盘上)、充气器、点火器、氮气固态粒子和相应的线束连接而成的,其中,检测碰撞强度的加速度传感器集成在安全气囊控制器内。工作过程:当碰撞发生时,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发出的加速度信号,识别和判断碰撞的强度,当碰撞强度达到设计条件时,引爆气囊的传感器迅速触动点火器引爆氮气固态粒子,形成迅速膨胀的气袋,以缓冲前排乘客所遭受的冲击力度,主要保护其头部不受伤害。当然不必紧张,传感器会自动计算所受到碰撞的强烈程度,不会因驾驶员操作不当、汽车遇到小的障碍或较轻的碰撞而导致气囊错误起爆。打开原则:轻微的碰撞不会打开安全气囊。一般说来,只有在车辆正面一定角度范围内才是打开安全气囊的有效碰撞范围,后碰、侧碰、翻转都不会引发安全气囊打开。如:桑塔纳2000升级版在车身正面左右各30度以内受到重创时才会打开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打开的必要条件:1.车速一般在50公里/小时以上,但关键因素是碰撞发生时的加速度(在国家鉴定试验中,碰撞瞬时的加速度约为-40g;2.正面行驶;3.碰撞物体:刚性墙壁或障碍物;4.打开时间:在碰撞发生后的几十毫秒内;5.碰撞物体的刚性:车辆以50公里时速撞向墙壁和撞向沙堆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50公里/小时只是相对速度,只有当实际碰撞满足条件时,安全气囊才会自动打开。需要强调的是,系好安全带是安全气囊发挥保护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上面资料的介绍,由电脑进行计算碰撞强度然后控制安全气囊打开从而保护乘员安全。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70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