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日本国民一、日本民族的起源二、日本文化的特点三、日本人の国民性一、日本民族的起源1、日本人的祖先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一般认为是欧亚大陆人类迁徙到日本并滞留而形成。对于日本民族的起源,一度存在两种观点:南方说和北方说。南方说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来自中国长江以南;相反,北方说认为中国北方才是日本人的祖先的来源地。而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科学家们现在基本赞同日本祖先来自贝加尔湖畔外蒙古境内。在旧石器时代,日本就已经出现人类的遗迹。到新石器时代(公元前8000-公元前300),出现了绳纹文化,那时的日本人祖先依靠打猎和采集为生。到弥生时代(公元前300-300),大批渡来人由朝鲜半岛到达日本,特别是到关西,以大阪(OSAKA)为界。这些人大多来自中国东北部以及西伯利亚地区。这些人被称为弥生人,他们就是日本民族的祖先。中华民族是日本民族祖先的来源之一。日本民族中绝大多数属于大和民族,大约有1亿多人;其他少数民族中,琉球人主要居住在冲绳地区,而阿依努族则是北海道原住民。日本民族の起源には不明な点が多いが、日本人の乳児の多くの臀部に蒙古斑という青い斑紋があるところからアジア蒙古種に属するといわれる。2、日本人的姓名:明治维新之前,只有日本贵族才有姓氏,平民是没有姓氏的。1868年,由于编造户籍的需要,平民被强制取姓。但是,当时平民阶层文化水平有限,为了方便,地区、住所、职业、动物、植物、身世等成为选择姓氏的依据。随后,在1868年颁布的户籍法中明确规定“子随父姓,妻从夫姓”,进一步规范了日本人的姓氏系统。日本姓氏有12万之多,从一个字到五个字不等。最常见的姓氏是林木、佐藤、田中、山本和渡边等等。日本男子的名字含义多为勇气、诚信等,如郎、夫、雄、男。而女性的名字多为体现女性的柔和、优雅,如「松子」「千代」等及「恵子」「春子」「枝子」「葉子」「江」「美」「芳」等文雅字.據說,女性这个「子」是古時宮廷貴族社會喜好為女子取的名字。昭和時代以後,過半數的女子都是某某「子」。子字的由来:因為平安時代(794-1192)盛行陰陽五行,謂女性是「陰」,「陰」又是「穴」,是四次元的冥府,創造萬物的根源世界。而這個「陰」的方位是「子」,以時間觀念來講,「子」是一天的結束,也是一天的開始。所有嶄新的事物,都是從這個四次元世界創造出的,而「子」的中心存在,正是女子。日本女子的名字排行榜,在明治末年大正初年(1912),第一名是「千代」(ちよ),翌年以後,才讓位給「正子」(まさこ)、「靜子」(しずこ)、「文子」(あやこ)、「幸子」(さちこ)、「久子」(ひさこ)、「和子」(かずこ)等「子」族的。這些「子」持續到昭和末期,昭和55年(1980)開始,榮登排行榜前十位的是「美咲」(みさき)、「惠」(めぐみ)、「愛」(あい)、「彩」(あや)、「舞」(まい)、「瞳」(ひとみ)、「楓」(かえで)、「萌」(もえ)等單字名。其中「愛」連登寶座有八年之久,「美咲」持續了六年之久。中国人口有十二亿,姓氏约有五千个。朝鲜人口有五千万,姓氏只有五百个。日本人口有一亿二千万,姓氏却高达十万个以上。《日本姓氏大辞典》内竟收集了二十九万个姓氏。总数排行第一名的「铃木」,也只占总人口的1.8%而已。日本人的姓氏由来,大多与地理环境,自然景物,历史名人有关.如:「佐藤」一姓源于1千多年前因平叛有功曾受封的贵族腾源秀乡他手下的名将左门卫蔚公清最早被叫做「左藤」后变为「佐藤」.以山区田野之名来取姓「田中」「三木」「青木」,「松下」;「山上」「松冈」「山中」「山内」等;居住河边的取姓为「川上」「渡边」;根据地理方位取姓的有「上方」「土里」「东」「南」「西北」等;按颜色取姓的有「赤」「色」等;按数字演化取姓的有「三井」「四岛」「五腾」「万代」等;按动植物取姓的有「龟田」「查谷」「栗原」;还有一些日本人取姓方法更奇妙.例如,姓「目」的是取自人体器官.取「机」的是取自家具名;姓「锄柄」的取自劳动工具名;还有取自职业、明星的.日本人的姓氏有80%是取自地名.在不同的国家姓名反映的不同的社会关系,在姓名的排列上,西方人是先人名,再父名,最后是家名,从中可见西方人注重的是个人,个人至上.在中国的观念中姓氏代表了家族的徽号,祖先的荣誉,子子孙孙的延续,所以中国的传统是先族名,再辈分,最后是人名,反映出中国人重视的是家族和家庭,日本人的姓氏和我国汉族人姓氏相似,姓在前,名在后.他们的作用都在于以同一称呼将祖先及其子孙都贯穿起来,具有唤起超时代联系感的功效,不同的是,日本人的姓以两个字的居多,最常见者为「鈴木」「佐藤」「田中」「山本」「渡辺」「高橋」「小林」「中村」「伊藤」「斉藤」「加藤」「山田」等姓,也有一个字,三个字的如「赤」「東」「佐々木」还有极少数三个以上的,最长的姓多达8、9个字.按日本人的习惯,一般只称呼姓,不叫名,高岗健一,一般只称高岗.日本家庭成员之间姓名关系是子成父姓妻从父姓,男子入赘从妻姓,不得任意更改.3、家元制家元制是日本特有的社会制度从字面上理解,家元即“家之根本”,但这里的“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庭而是专指有某种特定技艺者的家庭或家族.家元是指那些在传统技艺领域里负责传承正统技艺,管理一个流派事物,发放有关流派技艺许可证,处于本家地位的家庭或家族,以这样的家庭或家族为首,常常可以繁衍出一个庞大的组织.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家元组织主要存在于下述三个领域:1、武家社会.如剑道、弓道、炮术、马术、柔道等2、宗教界.如:神道、佛教、道教以及儒教各派.3、传统的文化技艺领域.如:花道、茶道、画道、歌舞伎、能、日本舞蹈、净琉璃、和歌、古琴、盆景、围棋、象棋等.家元制的权威金字塔构造,不只局限于艺术界,在教育界以带徒弟的方式传授技术,也屡见不鲜.像医学界及其他领域如政治、经济、法律等所有领域都可明显感到家元制的影子在晃动.日本人的人际关系受到家元式的结构支配和规约,而且在这种极其特殊而稳定的人际关系机制的保护和作用下,许多旧的流派和学风都被完好无损地继承下来.人如果一旦被这种金字塔式的结构疏忽,那么他在生活和事业乃至人格上都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家族制度是日本千百年来群居生活的基础.它以氏族、宗教为中心,包括本家、分家、别家构成一个社会最小单位,家族中的家长有极大的权威,管辖整个宗教集团.家族除了财产外,还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墓地和共同的家遵守家规、努力工作、光宗耀祖,为自己的家族争光.二、日本文化的特点1、“中国的卫星文明”(1)文字的产生:汉字对日本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最早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文字是铭文,也就是刻于钟鼎上的文字。公元3世纪时,孔子、孟子等人的著作陆续传入日本。这为日本文字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公元10世纪,日本人通过简化、模仿草书,创造了平假名,又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了片假名。同时,日语也保留了汉字,现代日语中常用的汉字有1945个。(2)儒家的资本主义:公元285年,王仁将《论语》带入了日本。而公元1665年,明朝的朱舜水(1600-1682)由于明朝灭亡而亡命日本,在日本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当时恰逢日本江户时代(或称德川时代,1603-1867),当时的统治者决定利用儒家思想巩固统治,因此鼓励儒家思想的传播,并且修《大日本史》,开日本记史之先河,同时也培养了大批学者。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不仅对日本人的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各种儒家思想传播的痕迹也处处可见。在东京近郊一家名为“后乐寮”的古建筑上,还悬挂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对联。(3)佛教影响深远:早在唐代时,鉴真和尚东渡的事迹就流传甚广。日本奈良(NARA)现存的唐昭提寺就是为了专门纪念鉴真和尚尔建。鉴真在日本大力弘扬佛学思想,是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他不仅传授佛学,还传授百科知识,特别是医药知识。更为有趣的是,鉴真还是日本豆腐之祖。几乎同一时代的日本和尚荣西,也前往唐朝学习禅宗知识,回国后成为日本禅宗的开山祖师。值得一提的是,他从唐朝带回了茶种,荣西为此还专门著有《吃茶养生记》,饮茶之风由寺院传开,荣西也成为了日本茶道之祖。除了茶道,日本在许多方面都讲求一个“道”字。在日本,“道”带有技艺的含义。其他有名的道学包括花道、书道、柔道、棋道等等。(4)留学之风日盛:唐朝时有大量日本人纷纷到中国留学,带回了许多当时世界上的先进知识,也将唐朝的风俗带到了日本。现在日本的鲤鱼节(五月初五)就带有中国古代的一些特有的风俗,在节日当天,每家每户要在门前升起花花绿绿的鲤鱼旗,迎风招展,十分有趣。日本人传统的服饰——和服,更是与唐装非常相似,无论从款式还是花式上,都可以说是对唐装的继承与发展。2、大力移植性:(1)佛教文化的移植:主要是在奈良时期。(2)儒家文化的移植:为了巩固封建统治。(3)欧洲近代文化:明治维新时期,西方法律、医学等知识的传入,巩固了资本主义。(4)战后(1946-1960):日本在战后,将视野再次转向了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借鉴美英俄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化,从而实现了现代化高速发展。虽然日本在很多方面移植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但是又不是照搬和全盘西化。比如佛教,中国的佛教宣扬的是“出世”思想,和尚的戒律十分严格;在日本,僧侣可以结婚,“僧侣”是作为一种职业存在的。又比如说中国的儒家思想以孝为本,尽忠次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而日本人则提倡忠孝一体,而且忠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孝。再比如,欧洲的管理方式讲求个人主义,个人的表现占主导地位;在日本,管理中追求的理念则是团队精神,有时为了保证团队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移植之中有改造,这是日本飞速发展的原因。日本的考察团,每到一处,都是认真聆听,详细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谦虚谨慎一丝不苟的态度给被访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有不少考察团则是借考察之名,行出国旅游之实,3、多元并存性:日本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舶来品,因此也难免会有冲突。比如神道教与佛教之间,还有传统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都多多少少存在矛盾。而这些矛盾在日本的不断发展中一一得到化解。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一直秉承着和魂汉材的态度,不断向中国学习借鉴。日本的长崎对荷兰开放期间,荷兰的自然科学以及基督教义(简称“兰学”)传入。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进入和魂洋材时代,达尔文的进化论及西方哲学纷至沓来。这些文化教义依然与日本传统的神道教与佛教并存。现代日本依然可以看到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有趣现象。在幼年时期,小孩子们在七五三节(11月15日)会在父母的带领下到附近的神社祈福。青年时期举办婚礼的地点,多数是在教堂,青年男女在神父的见证下共结连理。组建家庭之后,家中必然是长幼有序,以忠孝思想持家。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在去世之后,家人会请僧侣前来家中主持道场。人的一生之中会和各种宗教发生关系,这在世界上也是比较罕见的一种文化现象。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这不仅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移植性,更体现了日本民族的实用价值观。日本の国民性自然観亲近自然崇尚和谐日本列岛属于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分明,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对人类的生存来说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日本人,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了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对自然的变化敏锐丰富、充满很高情趣的性格。日本人尊崇自然,主张人和自然的协调、和谐。自然観因此自然本身是神圣的,自然是敬畏和尊崇的对象,不能对其亵渎。另外,由于人与自然万物都是神灵的创造物,“山川草木皆有灵性”,人与自然有着亲缘关系,因此人与自然不是隔绝的,而是可以沟通的,可以通过沟通达到和谐。这是日本人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深层心理。在日本,这种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自然观在日本人的衣食住行中随处都可以体现出来。「和文化」语言文字衣食住文化艺术(茶花和服)宗教家庭、社会人员构成职务危機感“日本丸”与“地球村”由于地理历史的特点,日本人有着很强的封闭意识——“日本丸”意识。即生活在日本列岛这艘大船上的日本人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他们与外界是隔绝的,外部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异质的,在外部环境和“外人”的影响下,“日本丸”时刻都有倾覆的危险。因此,时刻
本文标题:日本民族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1976 .html